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全面描述云南方言"掉"的结构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云南方言"掉"与动词、形容词的组合能力在四个方面强于普通话。云南方言中存在"VC掉O"格式,为云南方言"掉"的语法化补充了新的结构类型。在关注该结构中"了"的语法性质的前提下,讨论了云南方言中的"掉"在不同结构中的语法性质,认为"掉"处在语法化的过程中,但是尚未完全虚化为体标记,存在完成体助词"掉"、唯补词"掉"以及羡余成分"掉"。  相似文献   

2.
从历时角度探求了"专门"词汇化及多元语法化路径和过程,并探讨了其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最初,"专门"连用有两种结构类型:定中结构与述宾结构。到了唐代,"专门"出现了两条演变路径,一是定中结构的"专门"出现在名词前面修饰语的位置上,一是述宾结构的"专门"出现在动词前面状语的位置上。由此,"专门"形成了多元语法化路径。到了宋代及明清时期,"专门"进一步词汇化和语法化,形成了"专门+NP"结构和"专门+VP"结构。到了民国时期,"专门"彻底完成了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专门"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包括语法位置的改变、使用频率和重新分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部分英语方言中出现的某些双情态动词结构中,情态语义发生了分化,获得重新调配:第一情态动词主要承载"推测"意义,主现化程度更加深化;第二情态动词主要传达其他一些"非推测"意义.本文在对其结构特征和情态意义表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语法化的运行机制以及与语法化动因密切联系的"主观化"概念,揭示双情态动词结构语法化倾向。  相似文献   

4.
格语法在深层结构中引入语义格,并提出格框架及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规则,这可视为框架语义学和构式语法的基石.但是格语法自身存在诸多问题,如格定义模糊,格分类界限不清,以及饱受质疑的"一格一用"原则;格语法对语序的限制条件缺乏深入探讨,更是将情态置之其外.  相似文献   

5.
表层语法和深层语法以及语法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是语言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理论。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语法"主要不是指词语的用法,而是指语言活动的一般规则或逻辑。乔姆斯基是从转换生成语法的角度对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进行区分的,语言学家在分析层次语法时认为分析语言结构必须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由此可见,这几种理论对于语言学习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廖俐 《教学随笔》2016,(4):152-153
本文通过历时层面上的研究,探讨趋向动词"起来"语法化的机制、由"起来"构成的"动趋宾"结构中各语法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理清趋向动词"起"以及汉语由"起"和"来"构成的"动趋宾"结构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为汉语"动趋式"结构语序问题共时层面上的研究提供材料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历时层面上的研究,探讨趋向动词"起来"语法化的机制、由"起来"构成的"动趋宾"结构中各语法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理清趋向动词"起"以及汉语由"起"和"来"构成的"动趋宾"结构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为汉语"动趋式"结构语序问题共时层面上的研究提供材料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结构—功能"教学原则的提出及概念,及其在语法点"就"的讲解与操练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思考如何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组织真正对学生有帮助的语法点教学。  相似文献   

9.
罗曼·雅各布森坚信,诗歌必然是"语法的诗歌",诗学必然以研究"诗歌的语法"为中心任务。他通过大量的诗歌语法批评实践证明,在一切诗歌文本中,诗歌语法所遵循的"对等"和"平行"法则是诗歌语法的"深层语法",是主导性的诗性功能在文本中最直观、最丰富的显现,某种程度上它们也成为判断"文学性"的客观标准。这种诗歌语法研究使人们暂时摆脱了对所谓"真理价值"的追问,而引向了对"文学行为"具体化的一种检验,并由此开辟了理解文学本体结构的一条科学化道路,这种语言诗学对于当下文学理论的跨学科建设、纠正文化研究忽视文学本体的弊端等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初艳 《海外英语》2013,(5X):269-271
现代汉语语法中,程度副词不能直接修饰名词,因此"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被视为是不符合传统语法规则的,然而这一结构的使用却逐渐频繁,且成为语言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该文旨在以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将"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看作一个构式,并对其语义及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所"在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而且用法较复杂。关于"所"的词性界定以及对"所"字结构的分析,是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而且学术界对其一直存在分歧。以研究中古汉语语言的重要史料《南齐书》为例,对《南齐书》中"所·动"结构的语法功能、动词结构构成进行全面分析,以期对"所"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尹钟宏  邹仁 《华章》2007,(10):171-172
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得"的虚化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使得我们在对带"得"的结构分析时有了可靠的参照,《五灯会元》中带"得"的结构相当多,语法形式相似,但表示的语法功能、语法意义却有区别,"得"的虚化程度也不一致,下面我们主要对"V 得 (O)"、"V 得 (O) C"等表示结果义的述补结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使用语言的流利程度并不取决于大脑中储存了多少生成语法规则,而取决于储存了多少词块"。词块是指那些兼具词汇和语法特征、有特定话语功能的语言结构;通常由多个词项组成,且整体存储在记忆中,使用时直接提取,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单词掌握情况不好,语法基础薄弱,难以理解句子结构等情况,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联想引申法"和"重复记忆法"解决单词记忆难的问题,采用"长句化短句法"解决语法薄弱导致的翻译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量词"件"的起源和演变,现代汉语中量词"件"的使用两个方面对量词"件"的语法化进行分析。从结构、范围、意义变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量词"件"在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馆陶方言中"着"有五种不同的读音,每种读音的分布和语法意义都不同。本文主要针对馆陶方言中"动词+着"的情况进行分类探讨研究,了解掌握"动词+着"结构随着"着"读音的变化而表达的不同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试探英语"否定转移"的语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I don't think"这类否定转移句式最初所携带的表达礼貌的语用动机,在语言使用的历时性过程中,由于"含义短路"而实现了语用习惯的语法化,主要体现在否定转移的高使用频率、否定转移结构的构块化和主从连词"that"的脱落等三个方面.对"否定转移"语法化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语法本质.  相似文献   

18.
普遍语法(grammatic?generalis)孕育了比较语法(comparatio grammatic?,非亲缘关系),比较语法充实了普遍语法.阿尔斯特(1630)最早在"对比语言学"意义上使用"比较语法",谢贝兰(1774)最早清晰阐明了"普遍语法和比较语法".19世纪,伐特(1801)倡导"比较语言研究";施莱格尔兄弟(1808,1818)提出"语言结构类型";洪堡特(1810,1820,1836)彰显"比较语言研究"或"普通比较语法".20世纪,博杜恩(1902)提出了语言"比较"的三种类型;叶斯柏森(1924)意欲建立"新的比较语法";沃尔夫(1941)明确区分了"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经历了普遍语法视野下的语言结构类型探讨、面向语言教学的语言异同对比、基于文化相对论的语言类型研究,迄今已开枝散叶;而语言类型研究逐步脱离了母体,形成一门新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9.
滇南方言的名词"家",在"NP1+家+NP2"结构中逐步语法化为结构助词,与结构助词"的"在一定的范围内平行并存,但是"NP1+家+NP2"结构受到许多限制,包括对NP1的限制,对NP2的限制,以及对整个结构的限制。这说明结构助词"家"还具有语法化前的一些特征,只具有"的"的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20.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主要体现了人类在语言结构的内在认识,以及人类具有的无限生成句子的能力。它试图找出一种可以描述人类所有语言的模式,以揭示人内在能力中带有普通性和规则性的东西---能够理解和生成新"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能力,即语言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灵活运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深度剖析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义及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能力。本文旨在从语义理解及句型转换方面探究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