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很难完成语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小学生的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2.
《学周刊C版》2017,(13):174-175
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小学阶段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必须做到:依托教材,夯实课内积累;拓宽阅读渠道,抓实课外积累;强化背诵,厚实积累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实现语言的积累,获得语文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语言;从阅读中积累语言;在语文活动中积累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积累语言。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语言;从阅读中积累语言;在语文活动中积累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积累语言.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能力,就是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都需要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积累。能否听懂别人的话看懂别人的书,能否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都取决于自身的语言积累。积累语言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可以设想。若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想提高语文能力,完全是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习重在语言积累,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语言积累就是储存语言信息。说和写,需要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信息,  相似文献   

7.
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语言;从阅读中积累语言;在语文活动中积累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积累语言。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语文素质下降的关键,便是缺少语言这"米". 看来,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便是先帮学生找"米".这"米"在何处?在于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由此可见.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可以设想,若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想提高语文能力,完全是空中楼阁.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只有在大量积累、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中,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中要积累语言.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语感在整个语文能力结构中处于基础的核心地位,是语言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其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应主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注重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兴趣;注意课外阅读,增强语感能力;多练多写,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冠良 《广西教育》2011,(26):38-39
随着网络语言和英语等外语的影响,汉语言文字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加强语言训练,提高语文能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语言训练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和前提,重视初中学生的语言训练,指导学生识记祖国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中最为简单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既然如此.语文教学应该从小学低段开始就设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以提高其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因此.我一直努力寻找着打开低段学生语言有效积累的金钥匙.下面将谈谈自己在近几年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2.
语文能力,最简单的表现就是在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完全统一的.无论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无非是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信息,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而成的.能否听懂别人的话,能否在朗读的过程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语言储存作为基础的,思维、审美、鉴赏等一系列心智活动,也无一不是以语言的传递、转换来完成的.由此可见,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可以设想,若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想提高语文能力,完全是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3.
包文质 《现代语文》2005,(11):30-31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学生语文素质下降的关键,便是缺少语言这“米”。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反复传授做饭的方法,学生也铭记于心,并且能对蒸饭、煮饭、炒饭说长道短,但他们仍然是无法做出饭来。看来,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便是先帮学生找“米”。这“米”在何处?在于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由此可见,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可以设想,若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想提高语文能力,完全是空中楼阁。中学语文教学理应将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教师要解放思想,排除顾虑,减少一…  相似文献   

14.
语文能力最简单的表现就是在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能力基础较好的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听懂得别人讲话,在朗读时抓得住文章的要点;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比较吃力,听不懂或抓不住要点。所以,一个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积累语言,提高自身语文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教材中也把积累作为一种方法教给学生。的确,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而自主积累则是学生语言积累的源动力,只有为学生架设起自主积累的桥梁,才能使学生自主、能动地去读书,从而真正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语文素质下降的关键,便是缺少语言这米。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也要求学生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途径,丰富学生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教材中也把积累作为一种方法教给学生.的确,积累是提高语文素质的基础,而自主积累则是学生语言积累的源动力.只有为学生架设起自主积累的桥梁,才能使学生自主、能动地去读书,从而真正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习离不开积累与运用,离开积累的运用是无源之水,离开运用的积累是无本之木.引导学生从小广泛阅读,丰富语言积累,这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内蕴的基础.阅读积累与有效运用结合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没有语言量的积累,难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跃。实践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语文素质下降的关键,便是缺少语言这"米"。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也要求学生"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途径,丰富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