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标明确指出:各个阶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朗读对于阅读教学至关重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人们理解课文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文质兼美,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才能入情入境,在脑海中活灵活现地再现文本,达到阅读教学目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的朗读呢?以下我从低中高三个学段谈谈我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美育,是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和小学语文也是紧密联系存一起的。从某种角度上讲,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过程,语文教材除了所具有的艺术美外,形式美、自然美和社会美都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3.
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融入进去,从中感受美、体会美、创造美、表达美。将语文中的情和意自然、准确、生动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体会文的美,喜欢美的文。  相似文献   

4.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5.
透过审美的眼睛看,语文就是一个充满美丽色彩的世界。通过审美的心灵感受,语文就是富含精神食粮的无尽宝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带给学生艺术美的熏陶、情感美的宣泄。小学生只有置身于充满美的世界里,才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对美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感受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材中入选的课文.无论是内容、结构还是语言、意境.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都是美的结晶。就课文内容而言.有的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那一张张美的画面就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教材:有的刻画了人物的心灵美,借助课文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陶冶.儿童稚嫩的心灵会感到一种震撼,对心灵美的认识就从这里开始;  相似文献   

7.
王红霞 《快乐阅读》2011,(17):40-41
语文课如从审美的观点来观察,它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如用美的心灵来感受,则是一个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无穷尽的宝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还能帮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做到让学生发现语文中的美。文章以统编版小学语文的教学为例,从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开展审美教学及应该如何开展语文审美教学两个问题展开讨论,简单地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10.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以学生的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为基础,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学生思想的正确与完善,情感的真挚与缜密。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情感有效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从审美能力出发,创设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此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文知识是一片温厚富有滋养的土壤,具有育美启智潜力,是语文教学及研究界理应引起重视的研究课题。在语文教材中大部分篇目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篇,具有极为丰富的美学内容,为我们进行审美启智,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以统编版小学语文的教学为例,从童话审美教学的定义及现状展开讨论,分析在小学语文童话课堂中使用审美教学时应遵循的原则及可利用的策略,以童话为载体,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求,让学生能在美的氛围中得到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的双重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习回归审美,改变“不学”、“苦学”,催生“乐学”状态。本文从唤起审美直觉,启发审美想象,激起情感共鸣,激励审美创造四方面对语文审美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它既是语文学习的手段,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要注重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因素,渗透思想教育,促进小学生情感的建立和形成。一、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强调情感。小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有以下一些途径: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恰当地运用移植;丰富学生的情感;创设特定的情境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 体验;运用语言的感染力,体味教材的优美形象。  相似文献   

17.
《教师》2017,(8)
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牵情入境,引导学生从感知情境角度出发,对古诗词意境进行深度挖掘,以形成多重情感共鸣。教师要优化古诗词朗读形式、创新多元教学情境、升级课堂训练体系,有效激活学生情感思维,形成情境感知力量,全面提升学生古诗词学习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文学是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其审美意义的呈现是通过话语形式才得以完成的,由此决定了文学具有话语蕴藉的属性。所谓的话语蕴藉指的是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余味无穷的语言和意义状况,它表明了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而蕴含着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其中,在具体的层次表现上,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话语蕴藉属性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体现。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录了大量的诗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收入50余首古代诗歌,为我们教学中对作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是富于美感的,通过课文的美感,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语文教材体现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感知与体验,使学生在课文中获得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个美的世界,小学语文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蕴含着许多美感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利用这些美感因素,引导学生品词赏句、反复朗读、欣赏插图、展开想象,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