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剧又称为“用耳朵听的戏”,在媒体的变迁中,经历了由兴至衰的演变,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却借媒体融合之势实现了新的发展。当下网络广播剧的兴起,提高了受众听觉体验的交互性和沉浸性,作为一种“伴随性音频”“具身性消费”和“情感性交互”的声音艺术,构造了一种独特的“声音景观”。受众在“听觉转向”过程中获得情感的认同,并在虚拟空间得以延伸,以“具身”代替“身体”,在这一过程中,广播剧不但需要关注“什么声音”,更要关注“如何听”,关注不同人群的“声音需求”;不但需要关注声音景观的建设,更要关注声音景观对于形塑生命、形塑生命共同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感知美。感知美亦称审美感知,是“由感官直接反映审美对象个别特征和整体面貌的审美活动”。如教《听潮》一文时,教师可抓住“听”、“看见”、“腥气”、“咸味”、“粘”等词语让学生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几个角度直接感知海潮的声音美、形态美、气味美,并从中...  相似文献   

3.
“潮”,即是潮水,是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的作用,海洋水面发生的定时涨落现象。而对这一现象,古往今来,许多文人为它作诗著文,均从视觉角度入手,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潮”这个视觉形象,使读者如睹其面,如见其形。而鲁彦的《听潮》,却独辟蹊径,从听觉入手,结合丰富的想象,将“潮”的视觉形象化为优美的听觉形象,全文紧扣“听”字,用美妙的旋律,奏响了震撼人们心灵的伟大乐章。可是,历年来的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对《听潮》的结构均以“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给予划分,把音乐美作为图画美教学,实在有违作者原意。笔者试依…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审美及其教育,似乎集中于“赏析”(欣赏和分析)。“欣赏”是读者身在美之中而不觉其美;“分析”则是身在美之外知其所以为美,并有所批评。既然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和前提,就不能快速走过,而需要一定的“延缓”,使学生能有所沉浸、涵泳。然而,前者还有前提,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儿童诗,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本单元以“秋天”为主题的教学篇目中是举足轻蘑的:没有了听觉上的美感,秋之韵味也将大减;没有诗歌作佐料,秋之意境顿感逊色。在本教案的设计中,我以“美”为基调.以“听”为主线,以“趣”为佐料,以“仿”为桥梁,使学生久久沉浸在浓浓的诗情秋韵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自主渴望.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必须通过听觉感知才能实现其存在的价值。音乐创作、演唱、演奏最终都是为了人的听觉服务的。倾听音乐作为音乐听赏教学的一个环节,在音乐学习中具有广泛而特殊的意义。听赏是以听觉为主要途径的欣赏。虽然音乐听赏教学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教育诉求,但长久以来,音乐听赏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几种误区。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把对话理论引进了语文教学领域,指出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话的过程就是倾听的过程,师生倾听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率。正如王尚文教授所说:“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因而,倾听,可谓是阅读教学的精魂,学会了倾听,可谓是把握了阅读教学的精魂。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倾听。  相似文献   

8.
借用听觉教具:语文、英语、历史、音乐等学科中的声音材料都是听觉教具。这类教具不经修改即可直接使用。但是,我们要意识到听觉应与其它感知觉结合,才能理解、形成概念。听同一段材料。明眼儿童在已有视觉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加工。而盲生没有表象基础,需要时,教师应先通过触觉、视觉为听觉教具的使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听,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听"的价值,发展儿童的倾听能力,让他们在"倾听"中实现与外界的完美沟通。1.倾听自然世界大自然是一部伟大的书,而声音则占据了这部作品的半壁江山。从教学实践上看,许多优秀的教师会把大自然中的声音作为教育教学中的宝贵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从而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敏感,提高学生观察的品质。全国著名语文老师李吉林指出:"认识世界,除了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一种听赏艺术 ,在任何一种音乐活动中 ,都不可能没有听觉的参与 ,可以说听觉是音乐艺术的专利 ,这是其他任何艺术门类无法比拟的。小学音乐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在倾听音乐作品时 ,固然需要运用听觉 ,其他如唱歌、律动、音乐游戏等各项活动也都离不开倾听 ,“听”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前提 ,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听觉最敏锐的时期 ,这一时期学生的听觉发展快 ,可塑性大 ,对他们进行音乐听觉训练 ,可以培养其对各种声音具有敏锐的感觉、细微的辨别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这将会为他们欣赏音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 ,我们应在小学低…  相似文献   

11.
"沉静语文"的倡导者许昌良老师认为,语文应当"沉静"下来。沉静语文之"沉"为积累丰富,稳重厚实,浸润积淀,其乐融融;沉静语文之"静"是指像倾听那花开的声音一样,怡然、恬静、泰若,恍若禅定一般。沉静语文是沉实、沉朴、沉稳、沉淀和沉浸的。他极力呼唤:沉静语文应该是厚基的,  相似文献   

12.
声乐艺术是创造声音美的艺术。声音是由听觉器官来感知的,要想获得听觉美,必须要有音响美和声音美。要想让歌唱得美,歌唱者必须以美为再创作的视觉基本点,用美的视觉去表现作品,在表现过程中进行再创造。这样才能从而使人们获得一种美的声音形象。  相似文献   

13.
“听”作为小学生语文学习上的一项基本技能,它不仅仅指生理上的听力,更主要的是指通过听觉器官,由于对语文的注意、感受、思维、反应等一系列的过程而构成的语文听力。加强“听”的基本功的训练,是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4.
<正>VR课程内容早已进入美国各地的学校,例如Nearpod教育科技公司已经打造了超过100个VR课程,为美国数万所学校提供服务,课程包括“火星之旅”“大金字塔”“美国历史地标之旅”等探索体验内容,以及众多历史、数字公民、代数、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内容。有人认为,高度沉浸的学习内容融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具身体验要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和理解关键概念。  相似文献   

15.
设计意图《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儿童诗,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本单元以“秋天”为主题的教学篇目中是举足轻重的:没有了听觉上的美感,秋之韵味也将大减;没有诗歌作佐料,秋之意境顿感逊色。在本教案的设计中,我以“美”为基调,以“听”为主线,以“趣”为佐料,以“仿”为桥梁,使学生久久沉浸在浓浓的诗情秋韵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自主渴望。教学流程一、以诗导入,酝酿诗情1.师引导学生配乐朗诵诗歌《秋天的色彩》,感受秋天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季节。本班学生程炜馨作诗《秋天的色彩》:秋天是绿色的,松树拿出细…  相似文献   

16.
时常在有关的报刊上看到关于音乐评论对“看音乐会”这种说法指责嘲笑的文字,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声音只能被听觉感官感知而不能被视觉感官所感知,因而只能听而不能看。目前这个道理也为绝人多数人普遍认同,然而道理并非真理。这种论点实质.卜混淆了音乐与声音的本质区别。如果只是作为一种时间存在,声音确实只能听而不可见。但在概念的内涵上,音乐并非等同于声音,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网络的优势,不仅可以弥补传统语文教学手段的单一和不足,而且通过和互联网提供的图像、声音、文字等直观元素的有效结合,可以形成视觉、听觉、感觉等全方位的感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领略到语文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已逐渐成为语文老师的共识和普遍追求,一些“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正逐步消失。众所周知,我们只有确保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参与到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引导他们去体验、发现、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体悟到作者的情感和文本意蕴之美,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才能使“语文味”向语言深处漫溢。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音乐新课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即“倾听能力”。美国著名音乐家艾伦科普栏曾说:“你要理解音乐,就没有比倾听更重要的了。”“倾听”属于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狭义的倾听是指凭助听觉器官接受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广义的倾听还包括文字交流等方式。“倾听”不是简单地用耳朵来听,它也是一门艺术,“倾听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进而得以提高的,从小培养音乐的“倾听能力”,它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欣赏音乐、体验音乐和创造音乐以及掌握表现音乐的技能技巧等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何有意识地、科学地、系统地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需要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多年来,我在学习和教学中总结出了一点经验,想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文学作品向有注重文气流畅的优良传统,而文气的流畅,与语言的音乐性是密不可分的。早在魏晋南北朝,刘勰就以为理想的作品,当是“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文心雕龙·总述》)。其中听觉之美即指语言的音乐美。文学语言娱情悦性的功能除了靠形象性来体现外,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声音来体现的。语言借助语音这个物质外壳来表情达意,欣赏者则通过语言的流动过程(朗读或默读)而接受形象,又通过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