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力美术课     
传统的课堂是“大课堂”,踊跃回答问题的往往只有几个学生,而大多数学生是“沉默的羔羊”,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更有少数学生滥竽充数,不懂装懂,甚至人在曹营心在汉,游离于课堂之外。这样的课堂,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相似文献   

2.
课堂是否真正“动”起来,与课堂主体——学生有很大关系,只有学生“动”起来,才是真正“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指课堂教学期间学生长时间、不间断地“动”,大数量地“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要高质量地“动”。长时间是指在课堂教学总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应较大。不间断指的是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出现学生无所事事的“无效”时间,要让学生始终有事可干。要更多地发动学生,要发动更多地学生。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内容就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分析的让学生分析,能让学生判断的就让学生判断,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总结。应尽量多地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这才是真正地“动”,若只有个别同学在课堂上“动”,不论其思维有多大的深度和广度,也不能称为“动”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许学平 《学周刊C版》2011,(6):157-157
我们经常能见到这样的语文课:学生课文还没读上几遍,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讲起来。有的教师干脆自己唱“独角戏”,或任由学生做“群众演员”;有的教师用多媒体“一灌到底”,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会不会接受;有的师生一起进行“才艺展示”,课堂成了表演的舞台……这样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认认真真,但是实际上,这样的课堂语言训练不到位,使教学变质、变形,课堂上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很难看出来。  相似文献   

4.
《宁夏教育》2008,(4):79-79
教学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过程。因而,对课程的评价不能仅看教师的表现,更重要的是看学生的活动。但是,如果把课堂学生的活动只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回答了多少教师提出的问题”,“多少学生参与了课堂讨论”,这样的评价就割裂了学生活动的“量与质”、“形与神”的关系。客观地评价课堂学生的活动应该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形动、心动、神动。  相似文献   

5.
<正>“静慧课堂”是力求以学为本的课堂,提出“让每一个学生真实地经历学习全过程”的课堂愿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在师生、生生互动、互助的交往中,在静听细读、深思静写中,走向思维的深度,探索想象的广度,最终实现发展言语智慧,促进自我成长。这样的“静慧课堂”是“活”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一、要对教师的角色作科学定位。课堂中,教师的理想身份》,是“主持人”和“导游”,他们是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激发者。教师应“主持”课堂,而不应“主宰”课堂;应引导学生自己“游览”,而绝不能代替学生“游览”。二、要确保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活动。在教师的巧妙激发下,学生受疑、质疑、思疑、解疑,思维活动频繁主动、积极活跃。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充分实践:自主地质疑、探讨、交流、积累、延伸,自主地创造,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才能充盈整个课堂。三、要变“圈养”为“放养”。解除学生的束缚,让其自由自在地觅食、成长。因为语文学习本…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词典对“异端”是这样阐释的: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在课堂上。有教师把学生的一些“行为”“意见”也视为“异端”,如学生情不自禁地插话、异想天开地回答、出其不意的行为等等。  相似文献   

8.
课堂是否真正“动”起来,与课堂主体——学生有很大关系,只有学生“动”起来,才是真正“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指课堂教学期间学生长时间、不间断地“动”,大数量地“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要高质量地“动”。长时间是指在课堂教学总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应较大。不间断指的是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出现学生无所事事的“无效”时间,要让学生始终有事可干。要更多地发动学生,要发动更多地学生。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内容就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分析的让学生分析,能让学生判断的就让学生判断,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总结。应尽量多地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这才是真正地“动”,若只有个别同学在课堂上“动”,不论其思维有多大的深度和广度.也不能称为“动”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操作性”教学,是一种“死的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被当作是无生命力的机器,在接受完机械、繁琐的训练之后,还得接受教师强加的评价,这样的课堂禁锢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创造能力,学生的个性、灵气一点一点地被抹杀了。这样死气沉沉的课堂怎样能培养出适应高速发展的时代的创造型人才?因此,我们呼唤作文“生命”课堂。作文“生命”的课堂,是一种有“生命”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活的教学”,它是按照学生的重要天性———探究性、创造性所设计的教学。一、构建作文“生命”课堂的理论基础传统课堂是建立…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总希望学生能还自己一个想要的答案,一旦得手就迫不及待地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而一旦出现偏移或错误,就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回来。绝不允许学生出“格”。在这样的课堂上,几乎看不到错误。实际上。课堂也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因为我们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1.
周伟丽 《语文天地》2010,(12):66-67
课堂,是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是传播人类文化的主要阵地。在课堂里,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某种“文化活动”.感受某种“文化熏陶”。传统的语文课堂是单纯地、机械地教.这样的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的潜在智慧和能力,这与教育的初衷相违背。在新课程  相似文献   

12.
让问题充满课堂——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课堂教学较多地强调教师传授知识,强调学生间接经验的获得,是教师“要我学”,而不是学生“我要学”,这样的课堂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显得呆板.如何使课堂“活”起来,是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是从“让问题充满课堂”这一角度来论述如何解决这一课题的.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一言堂的讲授者,而要与时俱进、丰富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建构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唤醒精神以及彰显个性的“诗意”数学课堂,同时在课堂上师生共享经验、情感融合、互动交流,这样使学生在“诗意”的数学课堂里真正“动”起来,并实现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这里的“课堂发展”.是指在课堂中学生认知与能力等方面的良性变化。“发展是硬道理”,课堂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应该可以明晰地看到学生发展的轨迹——越来越好:从不会到会,从肤浅走向深刻,从合格走向优秀。要实现这样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有效引导。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发展就是课堂教学中“教”的价值和使命...  相似文献   

15.
思维是学生课堂听课的主要心理过程。抓住和引导学生思维是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在45分钟中让学生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跟着我的思维走”呢?一、谙悉“剧本”——备教材教师应当认真备课,通研大纲教材,谙熟教材内容,抓住重点难点,对课堂每个教学环节都做到胸有成竹,这样方能熟练驾驭课堂、因材施教。否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改已坚实地走过八个春秋,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课堂不再沉闷。与此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这一角色逐渐黯淡。课堂卜很难再听到教师口吐莲花的点拨,他们甚至在关键时刻“失声”,任由学生盲目肤浅地展开讨论。这样,课堂从传统的教师“满堂灌”滑向学生“满堂闹”,其间的弊端与荒唐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母语如此,英语更是这样。因此,兴趣教学可以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好方法。本文试就此谈点拙见。1.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说好动,接受能力较强,自控能力较弱。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搞课堂“独角戏”、“一言堂”,对学生们进行机械的讲解,简单地把他们当作知识的容器。这样学生始终被动地接受那些在他们眼里枯燥乏味、令人生厌的语法、词汇等,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会逐渐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即使有认真学习的学生,也纯粹是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课堂环境如何,…  相似文献   

18.
“教学是挑起矛盾冲突的艺术”。语文课如果能设置有价值的“冲突”。巧妙地呈现“冲突”,“冲突”呈现后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那么这样的课堂将充满“情智”,这样的教学,将帮助学生以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
未必是好课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以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方式去发现,去掌握知识和体验学习过程。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算得上是“好课”。在这节自然课中,老师为学生设下了一个又一个“圈套”,可是学生却很“机灵”地不往里钻。老师为了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直接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试问,这能算是真正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吗?这样的课能说是“好课”吗?不是!这样的课恰恰是我们课改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假象课堂”,看似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体验过程,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达到课程改革标…  相似文献   

20.
一、开放式阅读教学,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一种教学理念,是在呼唤生成的课堂,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在设计时往往喜欢环环相扣.教师怎么问,如何答;怎样总结,如何过渡,一一设计.为了“完美”地完成既定的教学设计,课堂上师生步步为营,短兵相接,当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卡壳”或“争议”时,就急于把所谓的“标准”答案“抖包袱”给学生,殊不知这是在给自己和学生来了个五花大绑!试想,教师在课堂上还有什么激情、灵感可言?学生有自己的阅读期待、独特体验吗?这样的课堂又能生成些什么呢?在孙建峰老师执教的《钓鱼的启示》中,他对于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