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70面,对“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教学时,教师一般根据课本提出的演示实验进行如下教学: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初二物理新教材把“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由选学内容改为必学。由于此规律特别抽象,必须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总结概括出来。因此,做好演示实验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课本所采用的方法是:把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中部,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拉活塞使筒内空气体积变化,使空气对堵在注射器小孔的手产生“推斥”、“吸引”的感觉,来说明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实验操作中发现此实验装置可见度小,直观性不强。若作为演示实验,不能使每一位同学对压强随体积变化有感性认识。为此,对本实验进行了改进。1实验装置(图…  相似文献   

3.
教材中关于“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的演示实验是:把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中部,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拉活塞使筒内空气体积变化,对堵在注射器小孔上的手产生“推斥”、“吸引”的感觉,来说明压强跟体  相似文献   

4.
初二物理第十一章第四节--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引入了这样的演示实验:采用改变封闭在注射器里一定质量的气体的体积,根据手指的感觉判断压强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初二物理第十一章第四节———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引入了这样的演示实验 :采用改变封闭在注射器里一定质量的气体的体积 ,根据手指的感觉判断压强的大小。由于做这个实验 ,压强的变化不是很大 ,人的感觉也不是十分灵敏 ,很难比较出压强的大小。为此作了如下的改进 :1 改进部分将“手指的感觉如何 ?”改为“松开右手 ,观察活塞如何运动 ?”2 实验观察以压缩气体的情况为例 ,教师实验 ,学生观察。3 现象活塞向外运动。4 分析向筒内压活塞使筒内空气体积缩小 ,松手前 ,活塞不动时的受力情况 :F内 + f =F外 +F压 松手后 ,活塞向外…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中有关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的演示实验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十二章第九节"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间的关系"中,教材给出了如图l所示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十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第九节(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间的关系)中,为了让学生获得"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教材给出了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高泽 《物理教学探讨》2003,21(5):16-16,19
初中物理九义教材第十一章《气体压强跟体积关系》一书,旧教材属选学内容,新教材属必学。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九义教材第十一章<气体压强跟体积关系>一书,旧教材属选学内容,新教材属必学.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在推导出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后指出:“液体的压强只跟深度和密度有关系,跟液体的重量、体积等都没有关系”.课本紧接着又写道:“根据这些结论,一根细长的水柱对底面的压强,可以大大超过一大盆水对盆底的压强”.课本还介绍了1648年帕斯卡曾经表演过的一个著名的实验,生动的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也僵化了一些学生的思想,不少人认为:要使少量 的水产生很大的压强,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竖直的细长管才能实现.此种思想在初中一旦形成,就会根深蒂固,这可以从我们对高三  相似文献   

11.
科技小制作     
吹气球 1.制作原理: 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2.制作材料: 塑料瓶(矿泉水瓶等)、气球。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物理上册第九章第二节中,有一个演示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气体的压强跟体积成反比的实验。实验使用了比重大的水银,效果比较明显。但是,水银有毒,实验中稍不小心水银极易洒落出来,不安全,且水银价格也比较贵。目前,许多学校没有采用这个实验。有些教师想到用水柱来代替水银柱,由于水的比重是水银比重的1/13.6,要产生同样大小的压强差,水柱的高度是水银柱高度的13.6倍,而在实验中,B管的高度变化一般只在2米左右,  相似文献   

13.
玻意耳定律指出: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跟它的体积成反比。其数学表达式为pV=恒量。气体的等温变化也可用图线来表示。用直角坐标系的横、纵轴分别代表气体的体积V、压强p,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在P-V图上是一条关于直线P=V对称的等轴双曲线,如图1所示。而且气体温度越高对应的双曲线离坐标原点越远。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提出气体的压强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高中物理教材对此进行了讨论。人们很早就知道一定质量的气体,其体积、压强和温度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体积变大时压强就会减小,但压强和体积之间的定量关系直到300多年前才被发现。1661年6月18日,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玻意耳(Robert Boyle1627-1691)公布了他的实验结果——空气是可以压缩的,并且指出这种可压缩的空气体积与加在气  相似文献   

15.
蔡钢  陈珍国 《现代教学》2006,(7):106-110
教学设计思路 在本节课中,我们把《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物理(试验本)第九章B节)这节内容分成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用日常所见的“充气用品”创设情景,用“压缩空气点燃硝化棉实验”引出描述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通过自主研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明确气体的体积、温度与气体压强的概念和国际单位;通过五种典型情形的讨论让学生掌握测量和计算气体压强的多种方法。第二课时利用DIS实验,通过“创设情景、设疑激趣——提出问题、引导猜想——实验探究、得出规律——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误差分析、拓展联想”五个教学环节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本案例描述的是第二课时。  相似文献   

16.
一、大气压强的概念1.知道什么是大气和大气压强2明确大气压强是怎样产生的3,知道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意义4.了解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及实例二、大气压强的测量1.掌握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及方法2掌握常用的大气压强数值的测量方法及测量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及无液气压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3.知道1个标准大气压等于760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4了解并记住气体压强的单位:帕斯卡、标准大气压三、大气压强的变化1.大气压随高度增大而减小2.大气压跟天气的变化有关3.知道沸点随气压变化4常识性的了解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四、…  相似文献   

17.
玻意耳定律指出: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跟它的体积成反比。其数学表达式为pV=恒量。气体的等温变化也可用图线来表示。用直角坐标系的横、纵轴分别代表气体的体积V、压强P,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在P—V图上是一条关于直线P=V对称的等轴双曲线,如图1所示。而且气体温度越高对应的双曲线离坐标原点越远。  相似文献   

18.
第十一章 大气压强 1 教材特点 本章共三节。第一节“大气的压强”,介绍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测定。第二节“大气压的变化”,讲述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气压计、标准大气压值、沸点随气压改变.第三节“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介绍利用大气压抽水的设备。第四节“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为选学内容。与原教材相比,本章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9.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得出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律。 改进实验特点:变观察体系的颜色变化为观察体系的压强或体积的变化。 改进实验装置:借用物理2257—A型气体定规演示器(见右图)。该仪器可将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直接读出。 一、观察压强变化的方法: (一)实验步骤:  相似文献   

20.
[实验目的]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从而粗略地验证玻意耳定律.[实验原理]通过研究封闭在注射器中的一定质量的空气在外界压强变化而温度不变时体积的变化,测出一系列p、V值,计算相应的pV乘积,看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从而验证玻意耳定律.[实验器材]铁架台(带有铁夹);注射器(装有挂钩框架);小橡皮帽,弹簧秤;钧码若干;天平(带砝码);毫米刻度尺,水银气压计(全班共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