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学界对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土地问题处理的不同方式问题,一直存在较大分歧.笔者不同意英国方式是革命保守而法国方式是革命彻底的标志的观点.文章指出:两种不同方式是两国各自经济、政治关系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英国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而法国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却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延缓了社会经济的进步;资产阶级代表着先进的生产方式,从历史的阶段性看问题,他们的阶级利益体现了当时社会前进的方向,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因此,只能以资产阶级而不是以农民的利益得到多大程度的满足来作为衡量英法革命是否彻底的尺度;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保守性和彻底性,主要表现在上层建筑方面.  相似文献   

2.
英国在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过程中,围绕着土地问题出现了两条绝然不同的道路:一条是农民要求彻底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另一条是以牺牲农民为特色的将封建土地所有制直接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两条道路一直进行着尖锐的斗争。研究这一问题对于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就是指十七、十八世纪欧美发生的那些埋葬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其中,以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最典型。马克思认为,这两次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在这两次革命中获得了胜利;然而,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因此,“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决定欧洲历史发展进程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就资产阶级革命的类型来说,程度虽有不同,但是却都具有欧洲的规模和世界的意义。“欧洲社会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之所以能够实现,基本上是由于两次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即英国和法国的革命开始的”马克思在总结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时写道:“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他指出:“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州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在这两次革命中获得了胜利;然而,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资产阶级所有制对封建所有制的胜利……”因而,它们不仅为欧州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还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尽管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由于这两次革命发生的地点、时间和条件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它们还有许多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拟就此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5.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问题是我国史学界分歧较大的一个问题。以往对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问题的探讨,大多是从革命的形式、革命摧毁封建主义的程度以及革命对于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从现代化的角度探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定性问题,通过分析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治、经济和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较法国更为彻底。从现代化的角度探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保守与彻底,可以帮助我们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启示,更好地为社会转型积极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1789—1794年法国革命是继17世纪英国革命和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的一次更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彻底的重要表现就是废除了农民的一切封建义务,摧毁封建立地所有制,从而使法国在革命后农民的小土地所有制普遍建立起来。而这一特点,强烈影响着后来法国经济的各个方面。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接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①同样如此,法国革命的土地政策的产生决非偶然,它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由其革命的…  相似文献   

7.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革命。革命的目的是要在英国确立资产阶级政权,使它适合于已经产生并且得到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盟是这个革命的领导者;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是这个革命的主力。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保证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为什么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是革命的领导者?为什么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是革命的主力?这就要看一看革命前英国的阶级关系和透过这阶级关系反映出来的斗争形势。英国资产阶级的起源英国的资产阶级起源很  相似文献   

8.
十七世纪中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十八世纪末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都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们在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打击封建教会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促进英法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只是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对封建教会的土地法令进行简略论述,并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其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守性"的几点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守性”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对新贵族与资产阶级因同质而结盟,革命前以清教运动为特色的舆论准备,革命中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以及最终确立资本主义政体之一的君主立宪制等方面作深层次的探讨,认为这些方面都适合英国国情,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很好地完成了革命的任务,保守性之说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一些人认为英国以圈地运动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只是有利于新贵族和资产阶级,而给农民带来了灾难;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土地法既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废除了一切封建义务,又使农民得到土地。因此,英国的这种做法与法国相比,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其实,英国采取圈地运动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符合当时英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历史的选择,并不存在保守性。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建立资本主义的农场和牧场,是由英国的经济结构造成的。14、15世纪以来,英国传统手工业制呢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工场手工业中最X发达的部门…  相似文献   

11.
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封建制度,确立了资产阶阶的统治。它用民主的方式基本上解决了革命的中心问题——土地问题,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研究这个问题,可以明确地理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特点。一革命前,法国还是一个封建的农业国家。在全国人口约二千五百万中,农民有二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史学界关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的问题讨论中,出现了一些分歧。一是认为十八世纪末的法国革命比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彻底,英国革命具有保守性;二是认为英国革命同法国革命一样彻底,不具有保守性;三是认为英国革命比法国大革命更彻底。分歧的产生主要是对于衡量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标准的理解不一致:1,衡量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的标准主要是看摧毁封建制度、解放生产力的程度,还是看革命后生产力发展的迅速与规模?怎样理解革命与生产、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如何评价英法两国革命的时候,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守而法国大革命彻底,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英国革命更加彻底。本文从革命出发点,指导思想以及历史发展等方面来比较分析英法两场革命。  相似文献   

14.
法国大革命中 ,1793年 6月 ,雅各宾派执政后 ,颁布土地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小块土地所有制 ,从而改变了农民对社会其他阶级的关系。由于给予农民实际利益的是资产阶级而不是无产阶级 ,加之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致使农民阶级在之后的法国政局演变中 ,始终站在资产阶级一边 ,不能与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进行斗争 ,这给法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三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影响及局限性英国、美国、法国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生是以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推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封建制度的暴力行动和斗争。这三次革命是人类历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重要里程碑。马克思曾经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作出评价说:“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在两次革命中获得了胜利;然而,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这两次革命不仅仅三映了它们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已在…  相似文献   

16.
在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起过非常重大的作用。如果没有这种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就不能有革命形势的到来;农民如果不积极参加革命,革命的胜利也就难以想象。因此,在讲授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史时,除了阐明城市人民运动外,也要分析农民运动及其在革命中的作用,否则,就不能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史。革命前的法国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虽然已经成熟,可是它还没有成为法国社会生  相似文献   

17.
赵士祥 《历史学习》2003,(11):18-19
17、18世纪英、法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经济特征和社会矛盾的客观规律给革命带来了一些不成熟、不完善的特点,加之革命的爆发时间较早,故而称之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有哪些共性的特点与规律呢?1.英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体现了大资产阶级执领先进世界潮流的历史特征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生产方式,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中占主导地位。当时手工工场一般都由商人开办,并受商业资本控制。随着手工工场的发展,商人的上层即大富商集团逐渐演…  相似文献   

1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历史的开端,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来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寻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世界近代史是以法国革命为开端世界近代史以法兰西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是因为法兰西资产阶级革命澈底地摧毁了封建制度所加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限制,正式确立了以资产阶级为支配阶级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法国大革命之前,在中古封建社会解体的过程中,也曾有两次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一是十六世纪发生的尼德兰革命(一五六七——一五八一),另一是十七世纪发生的英国革命(一六四一——一六六○,一六八八)。所以不以尼德兰革命或英国革命为世界近代史开端为原因,不仅在其范围、规模及影响不如法国革命之大,且在其封於封建制度的摧毁不如法国革命进行得澈底。  相似文献   

20.
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并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后独掌政权。英国资产阶级化地主掌控政权期间,在维护本阶级利益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要求,不自觉地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导致英国率先爆发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把工业资产阶级推向前台,他们经过几次社会改革终于取代资产阶级化地主而成为当权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