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超越自卑     
在家说惯闽南话的我,刚进大学时说起普通话来结结巴巴,好多音发不准,老被当成笑料。看着同学们一个个伶牙俐齿,我感到很自卑,甚至有段时间尽量少说话。经过痛苦反思,我觉得如果不想被嘲笑只能改变自己。于是无论何时何地听到广播电视的播音我就跟着念,看到广告牌路牌上的字就小声读,时不时掏出兜里从字典中抄下的拼音笔记对照。水滴石穿,我的普通话水平迅速提高,再也没有人笑我了。  相似文献   

2.
庾信由南入北,屈节仕西魏,再仕北周的经历使他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和耻辱感。这种自卑感、耻辱感又作为创作的巨大动力,使其作品更趋成熟、完美。他由南入北之后抒写的大量乡关之思、亡国之痛的作品,既是其情感、生活巨变的强烈表现,也是其自卑心志的有力反映。  相似文献   

3.
自卑与超越——沈从文创作心理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学角度对沈从文的创作从创作主体到创作实践进行阐释。认为正是沈从文在社会(主要是北京)遭到的拒绝使他产生了自卑心理,形成了初期的感伤/回忆创作模式;在摆脱自卑的重负和与城市搏斗的过程中,他创作了两个相映成趣的文学世界,并形成嘲讽/抒情创作模式;不经意间的成功使自己获得了自尊,达到了生命中的“高峰体验”,进而达到超越自卑的境界,于是,白描/写实创作模式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4.
自卑是人类特有的普遍的心理现象 ,其本质是主体对自身的怀疑和否定。自卑产生的原因在于环境(家庭、学校、社会 )的影响。人们可以根据经验的判断、理性的分析、内在的修炼 ,不断超越自卑。  相似文献   

5.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其著作<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了自卑情结及超越等概念,建构了其自卑与超越理论.在阿德勒看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文章从两个方面探讨阿德勒自卑与超越理论对早期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用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的有关理论来探讨卡夫卡童年的孤独自卑情结对他的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路遥小说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识,这与他的自卑情结和超越自卑所体验到的崇高美具有密切关系。路遥及其作品中的主人公在不屈服于命运、超越自卑追求卓越的求索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其浓郁的悲剧意蕴中折射出无限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8.
根据阿德勒的自卑情结理论,《浮世画家》中小野的一生都在自卑情结的困扰中度过,小野的自卑感表现在多个方面。小野最初的自卑感来源于他成长环境中的父亲的专横和母亲的软弱,更深层次的自卑感来源于小野宣扬的日本军国主义的政治思想的失败。小野试图通过过度追求优越感,逃离现实社会,来缓解自卑感,但这只是加重了自卑情结。最后小野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失,超越了自卑情结,对晚年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相似文献   

9.
从诗词的表层意象可以看出林黛玉自卑无助的一面,但是就其诗词的深层内涵来看,分明感受到林黛玉坚强、勇敢和超脱的一面。这是林黛玉在对人类存在的有限性、孤独感以及生命的终极意义追寻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理解和超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林黛玉是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者。  相似文献   

10.
蓝田 《江西教育》2007,(3):48-48
人格,似乎是一个很学术的名词,但实际上,如果对人格略有所知的话,我们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人格”。一个孩子乐观自信,不怕失败,活跃而有创造力,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具有健康人格。”若一个孩子没有安全感。常常自卑,或常主动攻击他人,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可能有人格障碍。”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他活动有胜任感,  相似文献   

11.
自卑心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卑是人群中常见的一种个体心理现象 ,我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修订版 (CCMD - 2-R ,1994 )没有将自卑障碍单独列出 ,而只将其列为多种心理疾病和身心疾病的伴随障碍 ,因此对自卑的理论研究还不是很深入。目前 ,对自卑的研究多集中在自卑的本质、自卑的心理学机制、自卑的表现方式、自卑在各年龄阶段上的特点等方面 ,对自卑的辅导策略也需加强  相似文献   

12.
先秦时期是积重难返的女性自卑心理产生时期,文章从此时的性别分工、性别差异、性别观念、性别认同入手,对先秦女性自卑心理产生原因进行探析,认为社会性别模式在男女两性进化的轨迹上划开了深深的沟壑,只要女性仍然默认这个模式,女性的附属地位就将永远继续下去,女性自卑心理就会永远存在。  相似文献   

13.
自卑心理是指个人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的轻视自己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体育教学中这种心理的存在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也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本文着重分析体育教学中学生自卑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矫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社会文化--心理的规定性,决定了学生跨入师范院校后必然产生压抑和苦闷,从而形成"师范自卑情结"的雏形,学校机制的弱化,在客观上促使"师范自卑情结"的成形."师范自卑情结"是一种综合症,淡化和削弱它,须从社会文化心理产生的观念进行修正;从"学校机制"的强化、师范生心理障碍的克服和行为方式的引导等角度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早期散文作品在性的苦闷、金钱的困窘和对名誉的诉求三个层面上抒写了他的自卑心态,体现了郁达夫自我抒写的一贯主张,并引发了五四时期对艺术本质和创作主体等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技校生中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与同龄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学生相比较,比例明显超过常量。其超常量的比率应该说与该部分学生所处的学校教育环境是有直接关系。可充分认识这一起常量的特殊群体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技工教育阶段从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三个层面上入手,通过学校教育可及时矫正学生的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17.
自卑这一失衡的心理体验往往导致高职学生厌学、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为探索高职学生产生自卑的原因,对100名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高职生自卑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外部生理特征、家庭因素、学校环境因素、个体某些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8.
汤英 《怀化师专学报》2013,(12):108-109
在《人性的污秽》中罗斯一改往日对犹太美国人的情有独钟,描述了一个受自卑情结困扰的美国黑人悲哀的一生本文根据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以及法农的后殖民理论来分析《人性的污秽》中的主人公科尔曼自卑情结的起源、补偿以及最后陷入身份认同危机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更好地揭示美国社会的污点——种族歧视对有色人种产生的心理折磨,  相似文献   

19.
高职学生自卑心理因素及调适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1月-12月,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运用全国大学院校通用的“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 PI)”,对1000多名高职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查,其中27%的学生表示经常自卑,有43%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自信心。在分析造成高职大学生自卑心理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消除高职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