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作者通过剖析<兰亭集序>汉译英过程,简要阐述了汉英语言差异,以及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民族逐步形成了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文章首先分析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基于这些差异对汉英语句的句型、结构进行了对比与观照,以期对外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特别是英汉互译及英语写作方面能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思维和语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不同思维模式在英语写作中对于词语选择﹑句子结构和语篇构建等方面的表现,指出其对策是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注重读写译结合和语篇教学。  相似文献   

4.
典籍是各民族创造的文明和文化的精髓,典籍的翻译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国际间的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文化图式理论为基础,以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英译为例来探讨中国典籍英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建立《天下》古诗英译汉英平行语料库,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从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式建构和人物事件的再定位等方面探讨了其翻译叙事建构的特点,指出译者既有对目的语境和目的语读者接受度的考虑,也有对源语文化的坚守,试图描绘一个"通而不同"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6.
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而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本论文通过对《兰亭集序》原文与译文的对比,详细阐述了意合与形合的句法差异,并分析了造成汉英两种语言意合形合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诗凝练、含蓄,人称代词通常省略。译者在英译古诗时,由于受英语形合特点的影响.往往不可避免地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出人称以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唐诗《春晓》的四个英译本选用了不同人称所产生的情景联想和抒情效果表明正确理解与再现原诗意境,对确定恰当的译文人称起着决定性作用。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也是古诗翻译的审美评价标准。为了正确理解与再现原诗的意境.我们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全面分析原诗中的价值观念、人生追求以及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和审美情趣.从而确定恰当的英文人称.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呈现出两种偏向:一是注重言,把文言文相关的课程变成古代的汉语课;二是注重文,把文言文当作古代典范类作品来鉴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串讲和翻译,这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现阶段,随着传统文言篇目在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大幅增加,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此,教师可以采纳王荣生教授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由BBC出品的英剧《德伯家的苔丝》,分析了哈代的自然观、女性观,并从时间、季节以及生活场地的变化剖析了该影视剧作品所体现的苔丝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揭示了其对男权社会的控诉以及对女性和自然关注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传承传统文化,传播京剧,本文以言菊朋的代表作品《卧龙吊孝》来研究传统文化的英译,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思维影响语言。汉英思维模式差异不仅导致语言结构的不同,而且影响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形成。受汉民族思维模式支配的我国传统英语教学忽视学习主体,效果不佳。《英语课程标准》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的价值取向,开辟了有效的英语教学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之所以经久不衰,魅力独具,主要缘于作者将西洋奏鸣曲式的三个部分与我国民间流传的梁祝追求自由恋爱的故事中的三个情节完美结合;在表现形式上,通过调式、节奏、织体等方面的高度融合,创作出了这一中西结合的典范作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式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中,以《华夏集》中《长干行》的翻译为例,具体阐释庞德翻译《华夏集》的心理认知过程与图式构建过程,以期对庞德的译文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世外桃源寄托了古今中外文人对于理想世界的情怀,也因其独有的形式美、意象美和音乐美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从古到今,《桃花源记》的英译版本层出不穷,各有千秋。本文试图从功能主义翻译观对于文本类型分类的角度,结合"目的论",对《桃花源记》六个英译本的标题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戏曲是中国文化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戏曲作品英译可以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与发展.在国内戏曲英译与研究力度不够的情况下,戏曲英译势在必行.河北戏曲名剧《胡风汉月》是一部极具地方特色的评剧,李正栓教授对这一戏剧的英译展示了戏曲英译的典型特征.译作展示了戏曲翻译的诗化、乐体性和适切性原则,其中戏剧的念白、唱词和舞台说明的...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的形势下,中西跨文化传播得到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外国电视剧大量涌入我国,给国产电视剧产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其走出国门带来机遇。随着国产作品的出口,我国电视剧人在来自世界各地的意见与建议中坚定前行。2015年,国产电视剧《琅琊榜》在国内播出后,频频引起媒体关注,在海外也获得了不俗成绩。各国观众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也提出了中肯评价。这个现象让人欣慰的同时也引起笔者思考。本文将以电视剧《琅琊榜》为例,浅析国产电视剧在中西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遇到的优势及障碍,相信若众志成城,中国国产电视剧定将更加受到全球人民的追捧与喜爱。  相似文献   

17.
《邯郸记》是中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之一。剧本实际上表达了当时的士大夫知识分子理想的破灭,展现了现世的荒谬和人生的虚无。后代各个文学家和历史学家都给予了《邯郸记》高度评价。本文将针对英译的《邯郸记》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菊英的出嫁》是男性作家王鲁彦短篇小说中的名篇,全篇萦绕着浓重的女性意识。小说以.菊英的母亲作为故事的叙述者,站在女性的立场和角度展开了女性温情的絮语,情感上表露出明显的.女性倾向。在文本中充斥着的女性叙述背后,父亲犹如一个飘荡着的幽灵一直笼罩在整个家庭上空,他在文本中出现得很少,但是一直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家庭中女性的命运。所以它不能算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女性文本,而这又与作家王鲁彦本人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关联翻译理论把翻译看作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汉诗英译的过程,也是译者对原语言的认知推理过程。因此,关联理论能够很好地指导汉诗英译,使译文读者找到原文和译文的最佳关联,以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20.
颜之推与庾信作为由南入北的文学家,其作品中都含有悲叹个人遭遇的感情成分,《观我生赋》、《哀江南赋》更是为众人所知。然而由于两位作者在社会经历、思想境界方面的不同,两篇赋作在风格表现、主题立意和审美效果方面存有较大差异,尤以颜之推对在外族入侵下华夏文化的悲悯情感为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