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创造力开发”作为一门新型科学已普遍被世界各地所采用  “创造力开发”是研究人们在科学技术、艺术及其它领域中的创造活动,探索其过程、特点、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也是以人类创造活动、创造过程、创造思维、创造环境、创造人格及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精神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它的基本原理是: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通过教育、训练、实践活动的开展而被激发出来而且不断地得到升华和提高。从这个意义讲,“创造力开发”又是一门重新塑造人的科学。它起源于美国,奠基人是奥斯本。  在美国,“创…  相似文献   

2.
创造教育是本世记三四十年代发轫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它大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明创造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教育;二是创造训练,指面向名类人员,主要以提高他们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三是创造教育,指普通教育中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目标的教育运动。美国“创造工程之父”奥斯本在其名著《创造性想象》中指出:“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正是人们依靠创造力实现的辉煌成就构成的。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作为动物,人类之所以得以继续、生存,毫无疑问是依靠想象力;作为人类,人们也正是依赖想象力才能征服世界。”人类的历史就是创造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创造教育学是在创造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它是创造学的学科分支.创造学,是以创造发明为对象,主要研究人类创造的能力、创造发明过程及其发展规律,总结创造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索创造发明的方法,研究创造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创造发明的环境,开发新的创造功能.而创造教育学则主要研究人的创造力的培养.所谓创造力,是人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主要是指能产生新设想的创造思维能力和能产生新成果的创造技能.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前者是科学家、发明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力.他们的新  相似文献   

4.
有人预测二十一世纪将是“创造世纪”,这是因为国际竟争将是国家、人群间的创造力竟争。最近美国《幸福》杂志3月30日一期文章报道,日本掀起新的创造运动。另外法国《费加罗》杂志2月28日文章,在评论日本的“人类新领域研究计划”时,也认为“日本具有独特而深刻的创造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需要具有“高创造力”的大批“创造人才”才能在各个领域开创新局面。同时,创造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得到培养和提高的。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创造教育。美国是最早开展创造力开发的国  相似文献   

5.
浅谈“反刍法”中创造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廖艳琼日本大名鼎鼎的创造学家高桥浩说:今后的时代将是一个“产品”加“智慧”的时代,有无创造力将成为兴办事业成败的关键。可以预见:丰富多彩的创造性科学活动,将在21世纪成为人类的主要活动。21世纪,将是一个创造的...  相似文献   

6.
创造,是人类的最高智慧。只有创造,人类才能不断进步。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因为在未来的新世纪,没有创造力,就只能在别人后面爬行,甚至失去生存的权利。”这就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以适应未来竞争的需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在上海创立了育才学校,曾设立了“育才创造奖金”,发表了《创造宣言》: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可见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力是人类普遍的心理能力,儿童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8.
试论BRAINSTORM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BRAINSTORM法的原则与特点 BRAINSTORM法(译为急骤性联想,集思广益法、智力激励法等,以下简称为BS法)是由现代创造学的奠基人美国的奥斯本倡导的一种创造技法。它以“取消批判、鼓励任意自由思考、追求数量、力求组合和改进”为原则,让参与者充分自由地、不受批评地发表意见,提出创意和设想,通过相互启发可激发灵感,填补知识空隙,但不允许个别交谈、相互暗示或默契配合,其目的是充分“解放”创造力,以集思广益的方式在短时问内进行积极迅速的联想连锁反应,是世界上得到普遍推广的培养创造力的技法。BRAINSTORM法最初被应用于发明创造、技术开发等领域,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教育改革的热潮中,心理学家曾以它来启发大学生的创造思维.并取得实效。可见,BRAINSTORM法完全可以被引用到教学中来。本文就BS法的特点、英语教学的原则以及两者结合的可能性,试探讨在中学或中专英语教学中运用BS法的形式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那么,作为现代教育,如何挖掘每一个孩子蕴藏着的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才能使他们成为创造之人呢?作为班主任,应注意选择好每一个“创造之地”,把握好每一个“创造之时”,来造就一个“创造之人”。因此,德育过程要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学生参与阅读教学过程首先是思维的参与,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思维活动,不能视为有效参与,因此阅读教学应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一、高度重视创造思维培养。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教师只有把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尽量培养出来,才实现了“照料人的心魄”这一教育的永恒使命,培养出的人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因此,语文阅读教学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首先加强对学生形象思维训练。所谓形象思维是用表象…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少年儿童创造力开发学校是运用新型教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事儿童创造力的早期开发,优化少年儿童素质的课余实验教学单位。它的办学宗旨是以“三个面向”、“三个创造”为指针,按照创造型人才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要求,训练、培养学生,使他们初步学会创造思维,掌握创造技法,养成创造品质,具备创造意识,让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的继续教育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忽视创造力的开发。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创造,为此,知识教育与创造教育缺一不可。更新知识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开发创造力才能推动历史前进。一个人既要拥有知识的容量,更要具有创造的能量,只有在创造能量的激发下,知识才能产生更大的力量。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缺少创造教育的含量,如果继续教育再不抓创造力开发,将造成无可挽回的智慧损失,人类智慧的损失与浪费比自然资源的损失与浪费危害更大。我们必须通过继  相似文献   

13.
创造力研究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开展创造或创造力研究时,需要充分研究与“创造力”密切相关的内容,即研究“具有创造性的人”“创造的本质和过程”“创造出的成果”“影响创造的障碍”“创造力培养的途径”“创造力的提高”六个方面。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科学教材的开发和应用要“基于科学启蒙,基于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艺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成为人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它独特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与情感表达方式,继而有效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在陶艺活动中怎样才能更科学、合理、有效地对幼儿的创造力进行培养,怎样才能进一步把幼儿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都是当前幼儿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的是,解放幼儿的创造力,就必须得解放幼儿的双手,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有机会真正地体会用双手去创造的重要性。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正因如此,陶艺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开展,正好为其创造力的培养开辟了一条便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刘永明 《辽宁教育》2003,(10):55-56
中学生的创造潜力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人类最宝贵的“智慧资源”,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开发,这笔财富将永远处于“潜伏”或“冬眠”状态。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变成“现实”的创造力呢?现代人脑学研究表明,左脑思维逻辑性强,属“硬思维”;右脑思维发散性强,属“软思维”。从目前中学教育的实际来看,学生的思维偏重左脑,右脑得不到充分发展,造成左右脑功能失调,阻碍了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开发“软思维‘功能,使左右脑思维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创设…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 ,创造力并非天才所独有 ,每个智力正常的人都有潜在的创造力。既然如此 ,那么大多数人是可以被“教会”创造的 ,这个任务也就落在了教育的肩上。本文就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谈几点认识。  一、传授知识与训练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  在人类历史上 ,每一项科学发明和创造以及新思想、新思维的产生都是在总结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 ,没有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创造也就无从谈起。牛顿总结其总是富有创造力的原因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个新想法…  相似文献   

17.
张其志 《教育探索》2000,(11):13-14
创造是人的天性。“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 50万年与环境斗争所流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 [1]“是所有人类共同的特征” [2]。因此,每个人都是一个天生的创造者,都拥有潜在的创造才能,但只有通过后天的环境和精心的教育,儿童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开发,创造能力才能得以生长。如果儿童的创造潜能被压抑、被束缚、被埋没,儿童的创造性便会枯萎、凋谢。因此,“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应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和人类” [3]。  我国的近现代教育,可以说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创造、创造力呢?创造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而创造力“是人的知识、技能、智力、智慧及个性、品格的统一和综合”.因此,创造力开发,不仅意味着首创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而且还蕴涵着理性的思考,文明的行为和高尚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2179年8月,祥瑞号名古屋“儆猴”,创造了人类救援史上的新奇迹。22世纪“类人智慧芯片”的研制成功,标志着科学仿生技术的应用开始了新的纪元。从此,大量的类人智慧机器人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机器人有着和人类相同的智商等级,他们任劳任怨地工作着,把人类从繁琐事物里解脱出来,从而生活得更加舒适愉悦。这当然是人类的幸事。然而,就在世人充分享受“类人智慧芯片”技术带来的成果时,一场危险的“猴患”已经拉开了序幕。“猴患”的始作俑者是日本名古屋市的岛田靖二。岛田靖二是22世纪日本著名的生物学家。谁也不会想到,人们庆祝“…  相似文献   

20.
一、创新智慧的培养要求强化哲学教育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创新虽以知识为基础 ,但它的关键却在于智慧。有智慧的人必然拥有特定的知识 ;而有知识的人却未必都有智慧 ;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是智慧而不是知识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决定胜负的也是智慧而不是知识。那么 ,究竟什么是智慧呢 ?在笔者看来 ,驾驭、整合、创造和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 ,就是智慧。人有了智慧 ,才能成为知识的主人 ,才能使学到的知识成为创造力的翅膀。智慧的形成完全是后天培养训练的结果。智慧的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的重点 ,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