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戏目的:发展速度、反应和灵活等协调能力。游戏准备:在场地内划一个直径25m的圆。游戏方法:将学生平均分成3个队,命名为“魏、蜀、吴”三国,分别以一路纵队站在圆圈外,第一个同学站在线上,每队指派一人为首领,分别扮演“曹操、刘备、孙权”进行坐镇指  相似文献   

2.
游龙戏水     
<正>游戏准备平整场地一块,标志杆7根(摆放如图,1、3、5、7标志杆与2、4、6标志杆间隔10~40米,2、4、6标志杆相对应地摆放在1、3、5、7标志杆两杆对面的中点),拔河绳4根。游戏方法4组各40名学生单手握拔河绳,前后距离1.5米左右,成纵队在拔河绳两侧间隔站立;裁判员发令后,各组学生一齐出发,分别按图示方向蛇形跑进,A组学生先后绕1、2、3、4、5、6、7标志杆蛇形跑动一周,  相似文献   

3.
《体育师友》2001,(5):47-47
绕杆运球接力 游戏目的:发展灵敏素质,提高运球和控制球能力,熟悉球性。 场地器材准备:画一起点线,从线前10米处开始每间隔2米插1支标枪,共5支,插两行。足球2个,标枪10支。 游戏方法:将游戏者分成两组,各组成纵队面对本组标枪站在起点线。游戏开始,各组排头者运球前进,沿每支标枪绕一圈,绕过最后一支标后直线运球返回,将球交给本组第二个队员,自己站到排尾。依次轮流进行至全组完成,以最先完成的组为胜。 游戏规则:(1)运球绕标枪时不得触及和碰到标  相似文献   

4.
<正>以下是多人呼啦圈游戏的联体版,这些游戏可以从第一个玩到最后一个,中间无任何间断,并且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锻炼。游戏基本队形是学生成三路纵队,分别为1队~3队,人数相等。  相似文献   

5.
<正>游戏一:运兵决战1.游戏准备:画两条相距20米的长线为起点线与前线,学生8人为一组(也可视学生数而调整),成纵队站在起点线上,每队左右间隔不少于3米;在前线上对应各队位置分别画一个十字或标志圈。2.游戏方法:每组前两名学生异侧手互握(仍然是前后站位)组成小火车,小火车只运  相似文献   

6.
踩砖过河     
1、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耐久力,以及灵巧性和协调性。 2、游戏准备画两条相距10m的平行线,一条为起跑线,另一条为终点线,在起跑线前分别放3块砖。 3、游戏方法将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队再分成A、B两组。A、B两组成纵队分别站在两条平行线  相似文献   

7.
一、游戏目的1)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及控制平衡的能力。2)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和顽强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二、游戏准备在平坦的场地上画两个边长为2.5m 长的正方形为“鸭巢”,“鸭巢”的拐角有一条斜线为防线,中间间隔的50cm为河界。三、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分别站在自己的“鸭巢”里。游戏开始,甲乙两队的一部分“鸭子”各自出巢成单脚跳。用推、拉等方式搏斗,也可以直接通过河界。在过河界时甲乙两队守“巢”的“鸭子”百般阻挠,使  相似文献   

8.
突围与伏击     
游戏目的发展速度、反应和灵敏等协调能力,培养学生果断、勇敢拼搏和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游戏准备在场地内划两正方形或长方形加两半圆的城堡若干个。游戏方法将学生平均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每队不少于10人)每两队为一组,分别进入各自城堡。游戏开始,每队学生分别从各自的城堡向外突围(可一人或数人一起突围)。突围、伏击时,被对方推出线外或拉入城堡内,均视为被俘,进入俘虏区。当然,在突围的同时也可把伏击者拉出“城堡”,也视为被俘,进入俘虏区。最后,看哪队在规定时间内全部队员最先突围成功,而被俘虏者少,少者…  相似文献   

9.
一、圆圈追逐游戏目的: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奔跑能力,培养积极进取精神。游戏准备:1.游戏器材:篮球6个。2. 场地:在平整场地上画一个圆,直径的大小按参加人数而定。游戏方法:游戏者在圆圈上站立(面向圆心),左右相距一臂,教师在圆心处站立。6个篮球等距离分发给游  相似文献   

10.
“传电”     
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脚、趾的灵活性及协调性,提高跑、跳、夹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配合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赤足活动,达到对脚的刺激和对脚底的按摩作用,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二、游戏准备胶圈7~10个,干燥、干净的平地15m×15m,鹅卵石100粒或小沙包100袋左右。三、游戏方法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8人(见附图),游戏开始,每队排头队员跑(或跳)到中间场地,将胶圈中的鹅卵石(或小沙包)用脚夹起,返回起点,放入起点胶圈中,第二名队员再出发,依次循环,单位时间内夹的多的队或先完成规定数量的队为胜。四、游戏规则1.不得用手帮忙,…  相似文献   

11.
“长征”     
一、游戏目的 1)发展学生协调、灵敏及速度素质。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 3)运用所学历史知识,使游戏更具有趣味性和新鲜感,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4)培养学生勇于进取、不怕困难的精神。二、场地器材以一组为例。(见附图)  相似文献   

12.
蚂蚁运粮     
一、目的:锻炼学生的四肢、肩带和腰腹力量;发展和提高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以及平衡、自控、空间判断能力;满足学生喜欢模仿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团结拼搏,努力进取的精神。二、场地器材:实心球或小篮球(排球、足球)若干个,标志旗若干面,如附图。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每组6~8人为宜。各组成一路纵队站到起点线后,每组第一人面对端线,两膝弯曲,两手撑地成仰撑姿势,并将实心球放在腹部。听到“出发”的信号后,各组第一人以“脚领先”的仰撑  相似文献   

13.
<正>在初、高中组的广播体操比赛中,笔者将游戏内容融入其中,从而以生动、独特、新颖的入场式受到一致好评,现将编排方法介绍给大家。第一步:在入场时,整体队形为14路纵队×14人:且14路纵队196人再加2位领操员共计198人,站成两路为一组的七组大纵队。第二步:各组两路纵队处在一排的两人,手拉手以跑跳步人场;2拍走一对学生,依次进入中场。第三步:每一组入场的两人拉住双手并举高形成"山洞",后面的学生一个接一个地钻过,钻过去的各组学生立即双手互拉搭起"山洞",以此类推,进行"火车钻山洞  相似文献   

14.
游戏目标(水平三):能与他人共持一球进行单足向前跳,提高腿部力量,共同体验参与跳跃活动的乐趣。游戏准备: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0~15米的平行线,一条为起点线,一条为终点线。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两人为一组,每队一个篮(足、排、纸)球。游戏方法:每队第一组(前面二人)用  相似文献   

15.
<正>一、游戏目标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体会"向后——转"的动作要领,让学生在运动中进行经典文化的学习并接受熏陶,以起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作用。二、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路纵队,每队队员前后距离为一臂。如下图所示,当教师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上,五年级(4)班的同学正在教师带领下进行"钻四门"的体育游戏。该游戏方法是: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后。相距起点20米处,各  相似文献   

17.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培养青少年团结合作、奋力拼搏的抗洪精神。游戏方法:将学生等分4个组,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后,起点到终点相距15m左右,在终点处对应4个组分别站立4名学生("物资接收站")。各组中的学生甲俯卧双臂撑地,学生乙将沙袋("抗洪物资")放在学生甲的肩  相似文献   

18.
游戏目的:通过情景设置,发展学生快速奔跑能力,激发学生保护家园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和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游戏器材:每人两个沙包,两个废矿泉水瓶(瓶内可装些沙子或水)游戏场地:用白灰画两条间隔约15米的平行线,一条做为起跑线、另一条做为“江堤”和折返点,在起跑线后每队每首左侧画一直径约一米的圆,做为“抢险物资存放处”,在“江堤”上用粉笔标出“打桩”和“管涌”的位置,(“”代表打桩处、“”代表管涌)游戏背景:“南方某地,连降大雨、江水暴涨、长江大堤险情不断,广大军民置个人安…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常用体育游戏的再度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游戏是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使体育游戏保持常做常新,必须进行吐故纳新,对构成游戏的一些基本要素进行重新排列与组合,使其显示出新的特点和功能,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一、“老鹰捉小鸡”游戏游戏原创: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4队,各队在指定地点排成一路纵队,每队选派一人做“老鹰”,排头做“母鸡”,其余做“小鸡”,鸡群人数不宜过多,以4~5人为宜。如人数过多,鸡尾来回奔跑范围过大,运动量太大,且鸡群很容易断开,所以最好不要超过5人。选派…  相似文献   

20.
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增强挑战和竞争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克服困难,永不服输的品质。二、场地器材1.长跳绳4根,相互套连,且每根绳首尾结节形成一个“十”字形。沙包20个,小桶4个。2.在操场上划一个半径为8m的圆。场地安排如附图所示。三、游戏方法1.将全班同学平均分4组,且男女搭配,每组各站在半径为8m的圆外。2.第一轮,各组上一名同学,进入圆内,并把绳子套在腰间,背向圆心。教师发令后,奋力前拉,拿到一个沙包后向前面的桶内投掷。四组中有一组投完沙包中止比赛。然后数桶内沙包个数,1个沙包1分,一组全部结束后,以积分多者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