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园文化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以往相比出现了复杂化、难度增加的特征。在新时期,高校应重视建设以下四种形态的校园文化: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题的校园“素质文化”;以师生职业发展为题的校园“和谐文化”;以“文化校园”为题的校园“创新文化”;以发展规划为题的校园“发展文化”。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建设得是否完善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这是“以人为本、和谐育人”教育理念的内涵所在,也是“构建和谐文明校园”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领导之下,由师生共同打造的一个富有浓烈文化气息的学习、成长空间的载体,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初中生身体、心灵的综合发展有着较大作用,对于他们品德的形成与强化也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本文围绕“打造特色校园物质环境”“制定科学规范的校园制度”“创立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以及“开展富有意义的校园活动”四个方面研究了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德育实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校成员尤其是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它主要是通过一种氛围的营造,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一种潜在的隐性教育。积极的校园文化具有陶冶、约束、导向、凝聚、美育等功能,它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教育因素。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型人才的重要条件。校园文化的建设要积极美化校园的物质文化,大力开发校园的制度文化,注重强化校园的精神文化,从而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是崭新事业,关键要做到“五个注重”。对校园文化与校园文明辩证关系的揭示有利于正确理解校园文化发展理论、构筑合理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面临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高校迎来了竞争求发展的新局面,对高校科学定位需要政府的适当调控和市场引导,科学定位应以创建学校特色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文化赋予大学生生不息之生命力,大学赋予文化无穷无尽之繁衍力。因而,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基础上,又被赋予“文化传承创新”的第四大功能。闽江学院校园文化载体的创设,实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学校精神文化培育、行为实践培育、创建良好校园人文环境、校园文化优秀成果、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建设计划,促进了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
校园既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传播文化的场所。作为一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就要为文化的传播摇旗呐喊、倾注精力。一、树立“校园文化”的新风貌校园文化的兴起,预示着教育领域的异军突起,它冲破了课堂教育的世袭领地,给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  相似文献   

8.
薛元朵 《云南教育》2007,(10X):46-47
校园文化建设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从常规管理、打造书香校园到校园文化建设,无疑是一种进步,意味着越来越向教育的纵深发展。然而近年来,不少学校建设校园文化却是在“建”字上大兴土木,以为校园文化是“建”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校成员尤其是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它主要是通过一种氛围的营造.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一种潜在的隐性教育。积极的校园文化具有陶冶、约束、导向、凝聚、美育等功能,它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教育因素。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型人才的重要条件。校园文化的建设要积极美化校园的物质文化,大力开发校园的制度文化,注重强化校园的精神文化.从而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逐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职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育人”,由校园的物质形态所涵盖校园意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存续的客观性、多元的系统性与明确的规范性、鲜明的时代性与创新性,具有导向与启智、育德、激励、约束和美育与使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农雁玲 《广西教育》2022,(33):65-67
本文论述校园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及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实践融合面临的问题,提出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高职思政教育实践路径:根据教学主题设计较具特色的思政教育校园实践活动、整合多种形式的思政教育资源融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系统化搭建“线下+线上”混合式校园实践平台、建立健全体现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思政教育实践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12.
基于职业特征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怎样建设校园文化,事关高职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凸显职业性。校企文化互动是高职校园文化打造职业性特色的实现形式,应该让优秀企业文化在校园“软着陆”,构建体现职业性要求的特色高职校园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审视与重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校园文化是和谐社会文化的子系统,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校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快餐化”、“封闭化”、“体制化”和“平庸化”四大弊病,针对这些问题,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应力主“系统化”、“社会化”、“主体化”、“特色化”。  相似文献   

14.
和谐校园文化是和谐社会文化的子系统,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校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快餐化”、“封闭化”、“体制化”和“平庸化”四大弊病,针对这些问题,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应力主“系统化”、“社会化”、“主体化”、“特色化”。  相似文献   

15.
现在讨论大学的文化本质,是在澄清被遮蔽的本真的教育本质,大学教育应走出“工具化”的误区。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只有变狭窄的“校园文化”为宽广大的“文化校园”,超越工具理性的模式,以人为本,才能建设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校园。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指引着师生素养的发展。福建省厦门市公园小学作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一直致力将“幸福教育”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力争让校园成为温馨幸福的大家庭。通过从“整体架构‘幸福教育’,梳理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彰显‘幸福教育’,落地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实施‘幸福教育’,浸润校园文化建设;师生共情‘幸福教育’,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四个方面,阐述将“幸福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历程,探寻更为理想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7.
陈悦  何祖华 《湖南教育》2000,(14):26-27
近些年来 ,澧县持续增加教育投入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教育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998年被确定为湖南省素质教育实验县 ,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该县在继续抓好“两基”工作的同时 ,把教育工作的重点转到实施三项工程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上 ,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建设校园文化实施“环境育人”工程“两基”验收之后 ,该县着手创建优美的校园文化 ,实施“环境育人”工程。一是美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整洁、优美、高雅、规范的校园物质环境 ,对学生的品德、情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陶冶作用。该县严格按照原国家教委颁布的《…  相似文献   

18.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建立校园文化体系 ,这已是我国普通高校革新人才培养模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大举措和基本经验。然而 ,同属于高等教育文化的自考校园文化 ,由于自学考试没有固定的校园 ,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因此 ,对自考校园文化的研究和建设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自学考试地位的日益提高 ,作用的不断扩大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加强自考校园文化建设已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一、自考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征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在校园中的反映。自考校园文化 ,是指把自学考试作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形…  相似文献   

19.
优秀的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密切,相得益彰。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高“两课”教育效果,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是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凝练校训和学校精神;二是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作用;三是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实施校园文化活动精品计划;四是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校园”要从学校的文化建设入手。其中,客观务实的办学理念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灵魂: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主体;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丰富高雅的静态文化是构建校园文化的窗口。要通过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以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