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她曾站在中国乒乓球这座金宇塔的塔尖上,七次世界冠军见证了她作为国球手的辉煌.博雅塔下、未名湖畔,她成了北京大学法学院课堂上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而这次人生的重大转折对于她犹如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变.现在.身为一家乒乓球俱乐部的总经理,她正努力探索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结合的新模式,并甘愿为中国乒乓球事业做一块坚实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王永丽 《乒乓世界》2005,(7):119-119
瞧.这张照片上的一老一少像不像祖孙俩?不.他们非亲非故。这一老是北京通州区仙源乒乓球俱乐部和朝阳区泓子乒乓球俱乐部的总教练马光泓.这一少是她的小队员季耀骏。  相似文献   

3.
吴维远 《新体育》2008,(11):17-18
带着残缺的右臂上阵的金发姑娘娜塔莉娅被称作”乒坛维纳斯”,这位19岁的波兰乒乓球天才少女参加过三届残奥会和一届奥运会,拿到了两块残奥会女单金牌,今年世乒赛团体赛她创造奇迹.掀翻新加坡名将李佳薇。北京奥运上.她成为历史上参加奥运和残奥的乒乓球第一人。在娜塔莉娅的身上,残缺也成为了一种美.生命的坚韧、不屈的心灵恰是对奥运精神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4.
老编与小编     
夏娃 《乒乓世界》2008,(2):141-141
最近几年到全国各地采访乒乓球比赛或者参加活动.我经常被人这样介绍.“这位是《乒乓世界》杂志的主编。”害得我总得更正“是执行主编。主编是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徐寅生。”如果徐主编恰好在场.通常他会补充一句:“夏编,你们叫她‘瞎编’好了。“(冤死了.写了二十多年的乒乓球.我真没瞎编过一句话。天地良心。)  相似文献   

5.
提到管建华,熟悉乒乓球历史的球迷会依稀记得1987年世乒赛那场“让球风波”。正如那段岁月一样,管建华的乒乓人生充满着曲折。为了生活,她曾试图放弃,也选择过离开。辗转过后,乒乓球依然是她生活的重心。如今,女儿管梦圆也成为一名乒乓球选手,延续着她的运动生涯。  相似文献   

6.
宋斐 《乒乓世界》2005,(9):32-34
她并不爱打乒乓球.因为在她看来.自己更适合去做生意.她有着极佳的把握机遇和风险投资的能力;她爱美,以至于一度被认为在八十年代“领导了中国女队的流行潮流”;她战功卓越.征战乒坛十年.四获世乒赛冠军,她的高抛发球和反手推挡几乎成为了标志性的技术动作;她其实很脆弱,“汉城奥运会名单风波”让她不得不找了个理由西去意大利。十年之间与中国乒乓界彻底隔绝;她骨子里非常好胜,在亚平宁半岛上.她当过教练,做过玩具外贸,经营过中餐馆.因为她想证明自己在乒乓球之外的价值;她37岁时,生下了自己的儿子,为了他,她可以放弃一切;在兜了一个大圈子之后,她终于回归到了乒乓球这个圆点上,她放弃了意大利的永久居留权.出任八—乒乓球队代理大队长一职。  相似文献   

7.
感谢乒乓     
《乒乓世界》2008,(11):146-146
Lixiang:从张怡宁第一次打世乒赛开始.我不仅认识了她,也爱上了乒乓球。虽然我球技不高。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乒乓球的热情,每个月底是我最开心的一刻,因为会有一本名叫《乒乓世界》的书陪我分享着国手们的喜怒哀乐。欣赏这些的同时,乒乓球也让我在人生道路上学着刻苦努力,创造属于自己人生的精彩!  相似文献   

8.
曹燕华是一九七三年进我们虹口区业余休校练乒乓球的。当时她只有10岁,学校老师将她推荐来后,我叫她试着打了几下乒乓球。看她动作比较协调、灵活,就把她留了下来。在训练中,我通过不长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曹燕华在乒乓球运动方面很有潜力,她肯动脑子,善于钻研,学动作比别人快,判断力强,主动进攻意识好,与其他队员对打不肯轻易认输,能  相似文献   

9.
杨庆霞 《乒乓世界》2004,(7):i009-i009
我爱听杨影解说乒乓球,一是因为她是乒乓球专业运动员出身,有很深厚的专业造诣;二是她对当前活跃在国际乒坛上的我国和世界各国的乒乓球优秀选手打球的特点十分了解,解说起来有着她独有的优势:三是她头脑清楚,反应敏捷,口才又好,对发生在身边的事物有敏锐的观  相似文献   

10.
何智丽印象     
在我的乒乓球生涯中.有过三回与何智丽交手的记录一头一回大约是在1985、86年的样子.当时她已是中国国内的顶尖选手我则是无名之辈。那是一次全国比赛的女子单打淘汰赛.5局3胜制:没折腾几下.我就0比3败下阵来。虽然感觉她的球并不刁钻古怪与她打起来很顺手,但她攻守兼备、全凭实力.高我不知多少。  相似文献   

11.
松崎君代,任何对乒乓球稍有兴趣、稍有了解,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中国人,都熟悉这个名字。知道她是日本著名的乒乓球世界冠军,知道她与周恩来总理之间真挚的友情。在谈到中日关系正常化时,松崎君代,代表了友好。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12,(3):139-139
杨柳 杨柳,北京大学乒乓球协会现任会长,作为专业乒乓球运动员曾进过国家队,无奈于时运欠佳,小球改打球、有机改无机,让削球打法的她陷入困境,只能提前退役。虽未能实现小时候的世界冠军梦,她却幸运地成为一名北大学生,深爱着乒乓球的她加入了北大乒协并最终接任会长。在转型的过程中,她认识到,原来在业余圈,  相似文献   

13.
晓晏 《乒乓世界》2000,(2):37-37
历时一年的“乐吉高手”《我爱乒乓球》有奖征文活动日前揭晓获奖名单,参加评选工作的邱钟惠董事长,在审阅了大量题材丰富、故事生动感人的征文后.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和激动.与记者作了如下谈话.并希望将她的感想告诉广大的乒乓球爱好者和读者——  相似文献   

14.
邱钟惠是新中国第一代乒乓球运动员,也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见证人.1961年,在北京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她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坚强的毅力,机智的技巧,战胜了在技术上比她强的对手,为祖国夺取了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从而打破了国际乒坛一直为欧洲和日本选手垄断女子单打盖斯特杯的历史,为中国乒乓球运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王楠     
2000悉尼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中王楠3:2战胜了队友李菊,成为悉尼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也拿到了她的第二枚奥运金牌。更重要的是王楠也是继邓亚萍之后第二个获得“大满贯”的乒乓球女运动员。王楠  相似文献   

16.
焦志敏,一个让人很难忘记的名字,原因有三:其一是她上个世纪80年代辉煌的乒乓球事业;其二是在中韩未建交的情况下,嫁给韩国乒乓球运动员安宰亨;其三是缘于她今天的双重头衔--北京某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国某公司北京分公司老总。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乒乓球历史上,乔红是最为幸运的一个冠军。在她整个运动生涯中,总是福星高照。尽管在人生旅途中,难免有磕磕碰碰,但乔红凭着她天生的乐观,总是从容迈过。她称自己是乒乓球的"傻子",但"傻人傻福",多特蒙德成就了乔红的辉煌。乔红也很容易满足,正是这种  相似文献   

18.
十年一个轮回.2005.世乒赛第三次登陆中国.来到繁华的上海.来到中国乒乓球的故乡。十年了,“乒坛大姐”王楠经历了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从辉煌顶峰到悬崖低谷.从体验乒乓到快乐乒乓.从激情澎湃到成熟稳重.从刚进国家队的小队员到国家队的顶梁柱.楠姐身上一直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执著精神。对乒乓球的热爱使她经历千山万水,走过风风雨雨.直到现在这种超然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张醒 《乒乓世界》2006,(B08):14-14
最近编辑部收到了张醒小朋友的来稿,她是黑龙江女子乒乓球队的一名小队员.今年11岁。来信给小编们带来了快乐和笑声.润滑了我们紧张的工作。本刊将陆续刊登她寄来的“作文”,争取让一位小乒乓球选手的成长历程真实地显现在大家面前。[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福州姑娘林菱出生在一个有着浓厚乒乓球氛围的家庭中,在她出生前,父母就为她规划了人生的发展轨迹,让她注定与乒乓球结下不解之缘。林菱的姨妈和舅舅都是打乒乓球的,而她七岁的时候,叔公成了她的启蒙教练。林菱说,其实刚开始练球时自己并不属于那种看到球就特别兴奋的小孩,如果没有家庭的引导和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