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元璋起兵濠州、渡长江、克集庆、定东南、平吴汉、伐中原、略秦晋、征夏滇,节节胜利,统一了全国。这并非朱氏一人之力,也不仅是那些超迈之士奋力战斗之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朱元璋有着一个由一大批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所组成的智囊团,给他制定了以刘邦为榜样,取金陵为根据地的正确战略方针。汉高祖刘邦是以善用人而著称于史的。诚如朱元璋所称道:“汉高自谓不如三杰,而能用之,乃所以为高帝也”(1)。刘邦所以取天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象张良、萧  相似文献   

2.
学者们多认为朱元璋得天下之前重用知识分子,而得天下之后又迫害知识分子.我以为不然,朱元璋在创建和巩固明王朝过程中,始终重用知识分子.摧残杀戮知识分子是封建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产物,与朱元璋个人的品德无多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  相似文献   

4.
明太祖朱元璋以一介“濠梁之民”、“淮右布衣”参加了元末群雄起事的行列,花了十六、七年的功夫,收拾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劲敌,推翻了元王朝,做了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深知“举贤任才,立国之本”的重要性。①他说:“贤才,国之宝也。”②“天下之治,天下之贤共理之。”③建国之初,他根据往古“选贤与能”的“治国之要”,通过荐举、办学、科举三条渠道有计划地选拔和培养大批贤能之士。其  相似文献   

5.
朱元璋与明初三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师──首都是一个政权的政治中心,也是一个政权存在与否的重要标志。朱元璋建明称帝之初,建都南京,设立北京(开封)、中京(凤阳),明朝初年出现了三都。朱元璋选择南京为都城是其以武装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军事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凤阳建立中都也是其在明朝建国之初所采取的重大政治措施;以开封为北京,只是为了北方对元作战而临时设立的指挥中心和补给基地。  相似文献   

6.
文章着重探讨朱元璋历史教育的相关活动:朱元璋重视历史教育的原因、进行历史教育采取的形式以及注重历史教育所产生的作用。朱元璋重视历史教育,对明初政治产生重大影响,有其积极作用;但过分注重历史教育的政治价值,也带来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分子政治地位和社会作用的日益突出,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也日趋活跃,其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也显得更为重要。本仅就知识分子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朱元璋教子     
教育后代、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关系到统治阶级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历代统治者无不将此作为一项长久的战略任务来认真对待。在中国历史上,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巩固一姓皇族的统治,不少封建帝王善于总结统治经验,并运用于教育子女之中,呕心沥血,殚思竭  相似文献   

9.
朱元璋和江南士人的关系及影响。是明初政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重大问题。遗憾的是,学术界对其研究还很薄弱,本文进行初步探讨,不当之处,还望专家学人不吝指正。1.朱元璋于元泰定五年(1328年)生于安徽濠州钟离县(今属凤阳)一个佃户家庭。据其亲撰《皇陵碑》叙述,其祖、父全家渡淮至泗州垦荒,朱元璋兄弟四人生于四县,是  相似文献   

10.
少年朱元璋     
一切的事情都从1328年的那个夜晚开始,农民朱五四的妻子陈氏生下了一个男婴,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朱元璋。大凡皇帝出世,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的怪象记载。  相似文献   

11.
话说朱元璋     
有一段时间,在电视上反复看到这样一则广告:一评书演员抑扬顿挫开讲:“话说朱元璋……”刚说完第一句,下文便是广告词了,听起来饶有趣味。兴致使然,笔者翻开史籍,读起了有关朱元璋的记述,看罢,觉得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还是很有作为的,特别是在惩贪方面,是值得后人借鉴的。朱元璋出身贫贱,亲人早亡,讨过饭,当过和尚,不过他富有远见卓识,有勇有谋,参加起义军后,身经百战,最终夺得天下。他当上皇帝后认识到,要巩固自己的政权,就必须同贪污腐败现象作斗争。一方面,实行教育,并身体力行,每当下面官员进京述职,朱元璋总…  相似文献   

12.
朱元璋肃贪     
朱元璋肃贪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不久便下诏:“凡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户部官员趁每年收核地方财政收支之机勾结地方官吏,虚报支出数额,损公肥私,朱元璋即诏令将各地主衙门管印信的长官全部处死,副官各打一百棍充军边疆,成为轰动一时的“空印案”。...  相似文献   

13.
朱元璋上当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一天趁四下无人时,在金銮殿上大发感慨:"当初因生活所迫,我只不过想沿江掳些财物而已,谁知今日竟当上了皇帝!"语出之后,抬头却见梁上有一油漆工正在工作。他急命其下来,准备灭口。怎奈油漆工对这一言九鼎的圣谕竟置若罔闻,仍在不紧不慢地干着手中的活,直到朱元璋大声斥责,才慌忙下地。油漆工跪在朱元璋的面前,诚惶诚恐地说:"  相似文献   

14.
宋濂从元末以文名扬天下,自与朱元璋相知相遇后,便以帝师身份辅佐朱元璋夺取天下,治理国家,教育皇子。然而,宋濂与朱元璋在议孔与政治上的分歧,使得二者愈离愈远。终于,朱元璋借胡惟庸案之机,促成了宋濂的悲剧晚年。宋、朱之矛盾,实则也是明初专制皇权下君臣关系日趋冰冷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在元末农民战争中,朱元璋利用淮西集团的力量,登上了明代皇帝宝座。当政权取得之后又千方百计打击、迫害淮西集团。这种政治思想和态度,实质上是狭隘的农民思想和封建专制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朱元璋教子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带兵打仗和治理国家方面都有一套,对子女教育也抓得很紧。他出生在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没读过什么书,后来进寺庙当小和尚时,才算识了几个字。他的文化多半是在后期戎马生涯中学得的,因此对没有文化知识的苦楚,有特别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家教世界》2013,(Z1):21
提起朱元璋,人们肯定首先会想到他是大明王朝的缔造者。其实,这位明太祖不仅上得朝堂,而且还下得厨房。如今,我们身边的许多饮食都与这位皇帝有关。比如,朱元璋曾亲自发明了一种饮料,就是我们在夏天喜欢喝也经常喝的"酸梅汤"。元朝末年,朱元璋曾是个卖乌梅的小商贩,那时瘟疫横行,朱元璋也不幸被感染了,一病不起。当他挣扎着去库房取乌梅时,忽然闻到了乌梅的阵阵酸气,马上就感觉精神振作了许多。  相似文献   

18.
恤民思想是朱元璋统治思想的重要方面,其特点是以民为本,以农为重,其目的在于安民、富民,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的增收。  相似文献   

19.
陈友谅和朱元璋是同一时代两个对立的历史人物,正因为朱元璋在政治角逐中是胜利者,他翦灭了群雄,建立起大明帝国,从而有人把他标榜为反元的英雄,奉献上农民起义领袖的桂冠,他的一切行动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反之,陈友谅作为兼并战争的失败者,不仅不承认他是反对蒙汉地主阶级统治的俊杰,而且还视之为“野心家”。这毁誉之间,颇有点成者王,败者寇的色彩,实在是有失公允。陈友谅与朱元璋的斗争就其实质来说是封建割据势力的斗争,然而,从反元斗争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20.
朱元璋与宋濂名份上虽为君臣,学识上却实为师徒,宋濂传授的儒学思想和文章之道对朱元璋的治国理念和文学修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他的辅佐之下,朱元璋得以凭借帝王之尊引领元末明初文风的嬗变。事实上,朱元璋欣赏的是宋濂的儒家学识,并不看中他的文学才华,但在长期的君臣文学交往中,又深受宋濂文学思想和文法的影响。基于儒家文学观念的共识,朱元璋一再提升、褒奖宋濂,从而奠定他"开国文臣之首"的文坛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