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将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使得历史教育在育人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直接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本文对历史课堂中如何把人格教育落到实处进行了一些有益探讨,以期对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作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学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是避免中学生人格缺陷,促进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历史教育功能全面性、深入性、发展性的体现。因此,历史教学工作者应在中学生人格的形成时期,充分利用历史课程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加强对中学生的人格熏陶,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是避免中学生人格缺陷,促进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历史教学工作者应在中学生人格的形成时期,充分利用历史课程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加强对中学生的人格熏陶,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汤蓉 《考试周刊》2011,(59):151-152
在中学历史道德和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中学生的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人格培养的必要性,健康人格培养方法和存在问题来论述现代教育中中学生道德和人格的形成和培养,得出如下结论:重视道德和人格教育,是青少年健全发展的客观需要;重视学生人格建塑,是现代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正处于生理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培养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使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正处于生理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培养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使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是四化建设和发展的希望,必须具有健康的人格才能担当得起国家赋予对他们的厚望.因此塑造和培养中学生健康人格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学对塑造中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其它学科所无与伦比的优厚条件.本文所阐述的就是作者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一些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历史教学中,为确保青少年学生的素质健康,在教学总渗透人格教学,促进青少年学生人格系统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针对青少年学生现状,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渗透,有目的、有计划对学生施加人格影响,在初中教育中,对于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健全人格教育,提高初中青少年学生的素质,避免中学生人格畸形发展,可以有效促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以下本篇就针对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渗透问题做出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学历史素质教育的角度 ,探讨了历史教育与人格素质形成的关系 ;提出历史教育中培养中学生完美人格的有效方法是 ,突出历史材料应变哲理和人格魅力、突出实践性教学 ;阐述了历史教育培养人格素质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叶生 《考试周刊》2012,(90):105-107
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已成为目前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做出的必然选择。现代体育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运动知识、技能,还要塑造学生的健康体魄:不仅要教会学生健体的方法。还要通过体育活动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教会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践分析中学生的人格现状.探究社会对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归纳出比较切合现代中学生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健康人格标准:探索如何运用体育教育塑造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从中学历史素质教育的角度,探讨了历史教育与人格素质形成的关系;提出历史教育中培养中学生完善人格的有效方法是,突出历史材料应变哲理和人格魅力,突出实践性教学,阐述了历史教育培养人格素质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弘扬民族精神,着力培养中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最主要的是对青少年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义利观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当代的中学生,在父母的溺爱下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并易出现优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和青春期闭锁等现象。历史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利用历史学科教材内容的优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4.
黄彩花 《成才之路》2013,(11):32-32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因此,这个阶段的每一篇文章的教学都具有发人深思的教育意义,如果教育者能充分运用这些优美、深邃的文字,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就能从中学生的意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等多方面帮助中学生塑造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5.
刘杰 《教育教学论坛》2012,(21):192-193
本文探讨健美操对中学生人格的影响,健美操运动以它独具的特色和魅力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是一项有益身心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还可以改善不良的性格,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本文旨在为各院校更好地推广此项运动提供理论依据,重视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形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本文也旨在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观和建立健康、文明和科学的生活方式,为促进健美操逐渐纳入中学生生活方式而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从影响中学生人格的角度来说,健身健美操运动的"人为性"本能性"节奏性"创新性"艺术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使健美操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16.
颜志文 《文教资料》2007,(33):131-132
本文通过对三元区城乡中学生进行有关创造型人格的问卷调查,发现三元区城区的中学生更富有创造性人格,同时,笔者认为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三元区城乡形成二元制社会。在二元制社会下的影响下,大量优秀的历史教师都留在城区。这是导致三元区城区历史教师在历史学科教育素养、创造型人品、"教学技术"等方面均高于农村历史教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健康的人格.不仅是人类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人们充分发展所能达到的一种境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健康的人格,甚至可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常态的人格.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不了解健康人格的形成过程和出现人格障碍的原因,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本文从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和出现人格障碍的原因入手,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不良的家庭教育会给中学生的身心打下深刻的烙印,不利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导致诸多不良行为的发生,给学校教育带来难度。因此,教育干预不良家教形式,提高家长素质,使家庭、学校教育协调一致,共同为中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氛围,有助于阻止不良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健康人格的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主题之一。而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成长期,可塑性强,是培养心理素质、塑造健康人格的黄金时期。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健康的人格,采用什么方法去培养呢?我认为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在培养中学生健康人格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其生命质量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一段时间内独生子女政策等综合因素导致中学生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此外,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性格偏激,容易感情用事,缺乏理性思维,偏激行为现象时有发生,生命教育迫在眉睫。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德育作为承担生命教育的关键课程在开展生命教育、促进中学生健康发展和良好人格形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