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薇  朱宇辉 《江苏教育》2008,(14):76-78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是从认数里抽取出来单独设置的,这样的教材编排充分体现了“分与合”这部分内容在本阶段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一册第37页"10的分与合"。苏教版教材设计:整合优化设计:前期教材钻研:教学前,仔细分析教材设计的活动,发现教材给我们提供了这样几个重要的信息:首先,分与合的操作活动方式发生了转变。学生的操作活动已经从具体的实物(如小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P44~45. 教材及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即0~10各数的认识及10以内数的"分"与"合",对"合起来"的意思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将这一经验与加法模型联系起来. 修订后的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了一些变化,在主题图的旁边增加了这样一句表述"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进而得到"3+2=5"这样一个数学模型.很显然,新教材在有意识地渗透模型思想.接着,教材通过变换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模仿、尝试建立模型,强化、丰富对加法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数的"合与分"是学生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合与分的初步认识和10以内数的组成."合与分"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教材(冀教版)在认识了10以内的数,没有学习加、减法之前安排这个单元内容,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是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10以内各数的意义;二是通过"几和几合起来是多少"的操作,为学习加法增加一些教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5.
"合"与"分"反映了人们实践的需要,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最普遍的数学现象之一."合"是对"分"而言的,"分"是对"合"而言的.它们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儿童利用实物或图形在把它们合起来或分开来的过程中想一想、算一算,这有助于儿童数学思维的发展.关于"合"与"分"的操作与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就以下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一、"合"与"分"是儿童发展数学认知的基本操作"合"与"分"是儿童入学前非正式的数学的一个组成成分.入学后,"合"与"分"的操作是儿童理解四则运算的基本心理操作.我们可以把一个数分成若干不相等的部分,反之,也可以把几个不相等的部分合成一个整体.这种心理操作是以一一对应关系作比较的.它可以构成理解加、减、比多、比少等概念的心理表象.这种"合"与"分"反映在数的运算上,就是  相似文献   

6.
吕璀璨 《广西教育》2013,(9):21+23-21,23
2012年9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实行新教材体系。下面笔者就以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分与合》单元新旧教材中例图呈现方式为例,探索新教材中凸显的新理念,试图为教学实践提供有价值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抽象思想,比较了新教师和老教师对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10的分与合"一课教学时对抽象思想的渗透过程。通过比较发现,研读教材、重视引领、凸显数学思想方法等措施可有效帮助学生领悟抽象思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运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材将计算和应用结合编排,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算"与"用"如何兼顾以实现更好的结合;二是如何加强对算理的认知和算法的探究;三是如何用"运算"解决问题.其中"算"与"用"这两个点编排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它们之间合与分的关系,其中,合是为了沟通联系、互相促进;分是为了分散难点、凸显重点.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才能保证二者彼此融合,相得益彰.下面我结合北师大第四版教材一年级下册运算单元谈谈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运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材将计算和应用结合编排,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算"与"用"如何兼顾以实现更好的结合;二是如何加强对算理的认知和算法的探究;三是如何用"运算"解决问题。其中"算"与"用"这两个点编排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它们之间合与分的关系,其中,合是为了沟通联系、互相促进;分是为了分散难点、凸显重点。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才能保证二者彼此融合,相得益彰。下面我结合北师大第四版教材一年级下册运算单元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材出现了"一标多本"的可喜局面.人教版与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是全国范围内使用最广的两套数学教材.作者从教材内容、呈现方式、例题及练习的配置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二者的异同点。认为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及"螺旋式"上升的要求,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则偏重数学学科特点,偏重推理证明,偏重知识效率.  相似文献   

11.
如何改变枯燥单一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快乐且高效地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师应深入思考的课题。在数学教学中,用儿歌法记忆数的分与合,利用"智慧树"整理知识点,利用绘本故事书引导学生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快乐又高效。  相似文献   

12.
必须摆正和改造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在高师院校的重要地位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是高师院校数学教育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学习这门课程,是培养数学师范生,具有从事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数学素质和初步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从国家教委1989年颁发的二年制师专数学专业教学大纲看,其中规定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大纲,难能体现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与重要地位。如果以当今教育改革的要求来衡量,本课程的大纲,十分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从速摆正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的位置。 2 现行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教学大纲与教材存在严重缺点  相似文献   

13.
林艳 《教师》2014,(6):122-122
正6的分与合学生在幼儿园就有接触,但不少孩子只是简单地知道"6可以分成几和几",并不能全面、有序地说出6的分与合的式子。因此,教学中应当立足孩子的认知起点,充分尊重孩子的数学学习现实,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孩子充分观察、比较,逐步渗透"有序"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要求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形成"动手做数学"的思想意识。本文以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动手做数学"的优点及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我国初中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带来帮助。"动手做数学"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即通过研究教材内容和教材目标,再充分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身心特点,合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对"苏大版"与"江苏教育版"数学教材"函数"概念比较研究,从这两种版本数学教材中函数概念这一部分的编写结构、教学目标、呈现方式、例题与习题等方面进行详尽地比较分析,总结教材的各自特色,提出针对新教材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源于教材的数学探究活动的实施策略有:由教师提出问题到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对知识、方法进行类比迁移;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合作交流。源于教材的数学探究资源的选材原则包括趣味性、挑战性和发展性。由此,可以分"典型探究案例"与"探究活动资源"两部分架构"源于教材的数学探究资源库"。  相似文献   

17.
徐东玉  陈喻 《贵州教育》2008,(10):25-2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7页~88页.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出自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大小"单元.这一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与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方案.本单元共分3课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第一册第35页"10的分与合".  相似文献   

19.
纵观人教版一至三年级数学新教材,我们发现教材如今是将"解决问题""数学思考"与"知识技能"以及"情感与态度"并列在一起,分学段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不再独立设置"应用题"。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认识比"是苏教版国标本数学六年级上册内容,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