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道的重量     
在近十年来围绕陈寅恪的推崇与传奇当中,他的受业弟子蒋天枢向人们透出一个清癯高瘦、若隐若现的身影。  相似文献   

2.
立华 《大学时代》2006,(4):35-35
章培恒:1954年1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从师蒋天枢,并任教至今。1985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同年任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1996年先后获得复旦大学首席教授、杰出教授称号。章培恒先生师从蒋天枢先生,蒋天枢先生师从陈寅恪。学问一脉相承地好,为人一脉相承地特立独行。  相似文献   

3.
陈寅恪一生钟爱中古史研究,他在史学方面的代表作也都集中在魏晋隋唐时期。但他晚年却用了大部分精力撰写《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两部专著,研究重心放在明清之际两个女子身上。他晚年“著书唯剩颂红妆”的原因主要在于:阐发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移情忘现实之痛苦;抒发兴亡之感;自验学术深浅。  相似文献   

4.
陈寅恪学贯中西,但他不屑于考"证书",连一张文凭都没有。梁启超知道他是匹"千里马",便极力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举荐陈寅恪,最终,清华大学破格聘用这名"高中生"为大学教授。按理说,陈寅恪从此应该对梁启超感恩戴德、言听计从才对,但让人颇感意外的是,陈寅恪和梁启超两人在相处中,丝毫看不出陈寅恪对梁启超的"追  相似文献   

5.
陈寅恪学贯中西,通晓三十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连一张文凭都没有。梁启超知道他是匹"千里马",便极力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举荐陈寅恪。最终,清华大学破格聘用这名"高中生"为大学教授。按理说,陈寅恪从此应该对梁启超感恩戴德才对,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陈寅恪和梁启超两人在相处中,丝毫看不出陈寅  相似文献   

6.
陈寅恪先生是我国名闻中外的历史学家。他一生矻矻于学,多有建树。晚年时虽然目盲肢残,仍坚持学术研究和著述,写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史学著作。他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才思及坚韧的精神,在学林中有口皆碑,成为后代学人的楷模。 陈寅恪生于1890年,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父陈三立是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曾任吏部主事。陈寅恪虽出身宦门之家,却丝毫不染纨绔之习。少年时代在南京家塾就读时,他就发愤求学,以其颖悟的资质受到当地耆宿的交口称誉。  相似文献   

7.
"活到老学到老"最早出自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之口,是他晚年用以自勉的话,现在应该是"终身学习"的代名词了。这句话我早就知道,但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却是在最近两年。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12,(33):64
(2012年8月~2012年9月)1.没有文凭的大师(栏目:"博览")史学大师陈寅恪被人们尊为"教授之教授",而他终生连个"学士"学位都没有。……钱穆是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一生从未上过大学,更未出国留学。通过十年乡教苦读,他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春梦并非了无痕,一代史家陈寅恪感怀身世,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涌上心头,晚年留下《寒柳堂记梦未定稿》,其中有《戊戌政变与先祖先君之关系》一篇,忆及19世纪末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在湖南推动改革、功败垂成的一幕,有无限的感慨。他说:盖先祖以为中  相似文献   

10.
<正>国学大师陈寅恪,博览群书,被誉为是"盖世奇才"、"教授的教授"、"全中国最博学之人",素有"活字典"、"活辞书"之誉。早在柏林大学读书期间,陈寅恪就被人们称为是"读书的种子"。陈寅恪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是同学,二人曾有交往。但从陈留下的诗文中,几乎看不到他与鲁迅的交往经历,倒是鲁迅的日记中对此有记载。陈说,因为鲁迅的名气越来越大,最后以"民族魂"的大旗覆棺盖椁,继而成为"先知先觉"和"全知全觉"的圣人,他怕言及此事,会被国人误认为自己是鲁迅所说的无聊之徒。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陈寅恪从西方学成归国,来到清华大学国学院就职,他和另一名知名学者——以狂狷名世的刘文典在谈及教学事宜时,曾经有一段这样的对话:(对对子)所对不逾十字,已能表现中国语文特性之多方面。其中有与高中卒业应备之国文常识相关者,亦有汉语汉文之特殊优点之所在。这段话表明了陈寅恪对于"对子"的理解。接下来,他论述了四个"对子"的优点: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  相似文献   

12.
人名联撷趣     
据说,陈寅恪任教清华大学时,有一次考试出了这么一道小题目:为"孙行者"作对联。他自己的答案是胡适之,结果有位学生对"祖冲之",陈寅恪觉得学生比自己对得更好,赞许有加。十多年前,中央电视台曾以"碧野田间牛得草"为上联征对,联中的碧野是散  相似文献   

13.
史学巨擘陈寅恪对于其自身治学历程与学术理路,生命感慨与世事洞察的不少自述,均散见于为他人著述所做的的序言,以及略征旧籍参证的跋文、"书后"当中.这些文字既是在时原作者"了解之同情"基础上对其作品意义的深入阐发和推许,也是陈寅恪夫子自道以告慰友朋的一种途径.从而成为理解陈氏学术路径、治学精神与人生价值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对收入<陈寅恪集>的数十篇这类文字进行解读,进而讨论陈寅恪的史学方法与史学精神,试图梳理出另一种可能近乎陈寅恪其人及其学说的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素材人物】陈寅恪自幼外出辗转游学13年,不汲汲以求博士文凭,立志形成自己的学术视野,终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应“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陈寅恪做学问的方式不是做卡片,而是在书上随读随记,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但是在“七七事变”后,藏书所剩无几,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寅恪仍撰述了两部不朽的中国古代史学研究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相似文献   

15.
车祎 《中国教师》2014,(21):94-95
<正>金克木先生写过一个集子,叫《书读完了》。书中讲了一则轶事——1912年,年轻的陈寅恪拜访夏曾佑先生,夏先生跟陈寅恪感慨道,自己不会洋文,只会看中国书,结果近来已觉得没有书可读了。陈寅恪当时对夏曾佑先生"书读完了"的感慨十分吃惊,直到几十年后,陈寅恪自己也到无书可读的境界时,终于理解了先生当年的话。但我却简直是一头雾水,书怎么可能读完呢?最初了解金克木和他的这本书,是缘于我们文学院的王向远老师。王老师会给大二本科生开东方文学  相似文献   

16.
余英时的陈寅恪研究是其整个史学研究中的一部分。通过分析余英时对陈寅恪晚年心境的探讨和其在陈寅恪研究中反映出的特点与前后变化,可以从其他视域反映余英时的史学思想与治学路径。  相似文献   

17.
清华大学历史上流传着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举荐陈寅恪的佳话,曹问:"陈寅恪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  相似文献   

18.
陈寅恪54岁时,因为视网膜剥离,眼睛已无法看清外界了。授课之余,他的读书生活完全是"听书生活",特别需要助教。抗战胜利后,陈寅恪在清华园的助手是他的学生王永兴。这是一位勤奋而且任劳任怨的年轻人。当  相似文献   

19.
1942年,国内物价飞涨。胡适听季羡林说陈寅恪一家食不果腹,立刻托季羡林送上3000美元,但陈寅恪坚辞不受,胡适想了一个陈寅恪能接受的办法,他提出将陈先生不需要的书抵扣这3000美元,于是季羡林奉送上3000美元,并替胡适拉回一车书。这车书,胡适捐给了一些社会机构。著名学者陈之藩青年时,胡适先生给了他一张四百美元的支票,资助他到美国留学。陈之藩后来有了钱马上就还给胡先生,还写了一封信致谢。胡适接到信后给陈之藩写了回信:"之藩兄:谢谢你的来信  相似文献   

20.
蒋春霖是道咸年间的著名词人,他经历了中国典型落难文士的一生。在他的词里,梦描写与梦意象占了主体地位。蒋春霖从一个风流富裕的贵公子沦为"文丐"式的漂泊者,境遇的落差引起了他内心无限的凄苦与惆怅,加之他多愁善感的性格,促使他的《水云楼词》也笼罩了一层消沉之气。而这股消沉之气表现为鹿潭词中强烈的"寻梦"倾向。《水云楼词》中梦意象的成功塑造,有助于形成鹿潭"婉约深至"的词风,也更加突显了蒋春霖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