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训练成效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训练理念的创新,而训练结构与训练实施则是训练理念得以实现的载体。竞走是对技术有特殊要求的田径运动,技术是竞走的生命。运用观察、调查、文献调研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从竞走技术的规范性、实效性及经济性要求入手,在建构优秀竞走运动员技术训练结构的同时,提出优秀竞走运动员技术能力训练时应以根源性训练要素为主,常规性训练手段为辅的技术训练新理念。  相似文献   

2.
中国女子竞走运动员准备期的训练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对中国女子竞走运动员在准备期如何科学地采用和调整有氧耐力训练和混氧训练进行研究,对目前我国女子竞走的训练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芳 《青海体育科技》2009,(1):60-60,65
本文通过对少年竞走运动员实施心理索质训练的探讨,提出了对竞走运动员施加心理影响和提高心理耐力的方法和途径,以达到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高原训练对女子竞走运动员循环与呼吸机能的影响.通过仪器测试及对比分析可见,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多指标广泛得到明显提高,表明高原训练对提高女子竞走运动员的循环,呼吸系统的机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4周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对青少年竞走运动员肺活量、肌酸激酶(CK)、尿素(BU)、血红蛋白(HB)和运动成绩的影响.方法:14名男性竞走运动员平均分为两组,A组周一、周二、周四和周五下午采取HIIT,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120w全力蹬骑,运动时间为30s,控制心率在90%~100%最大心率(HRmax),组间休息3min,共进行8组.B组周一、周二、周四和周五下午均采取70%~80%HRmax的竞走耐力训练.A、B两组其他时间训练内容完全相同,主要为技战术训练和力量训练等.结果:经过4周高强度间歇性训练,A组运动员的肺活量、10km竞走成绩均显著高于B组,A组的BU水平显著低于B组,HB和CK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4周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可有效提高竞走运动员心肺功能,降低BU,提高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6.
我国男女20km竞走面临的形势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子竞走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后.我国运动员陈跃玲在第25届奥运会上夺得女子10km竞走金牌.李春秀获得铜牌:第26届奥运会.王妍获得10km竞走铜牌:第27届奥运会.王丽萍夺取女子20km竞走金牌。刘宏宇1995年以1h27min30创造了20km竞走世界最好成绩,也是1999年世界杯竞走比赛、世锦赛女子20km竞走的双冠王。王妍在九运会上以1h26min22创造了女子20km竞走的亚洲纪录等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男子竞走成绩提高较快.先后获得世锦赛第8(李明才)、第4(黎则文).第25届奥运会第5名(陈少果)。  相似文献   

7.
安徽竞走运动员吕秀芝是近几年崛起的新秀。2012年3月在国际竞走挑战赛暨奥运选拔赛上,以1h27min 1s的优异成绩夺得女子20km青年组冠军,同时获得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2008年6月吕秀芝开始业余竞走训练,2010年6月入选国家队,2011年9月在宝鸡举办的全国竞走锦标赛上,以1h29min50s的成绩获得女子20km竞走冠军,成为我国竞走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和意大利竞走运动员小周期训练特征及训练计划的比较分析,认为达米拉诺教练员的训练计划体现了明显的小周期特征;中国运动员在训练量上要低于意大利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要把技术训练和能力训练、身体训练结合起来.在竞走项目中,专项力量训练是核心,大运动量的有氧耐力训练是基础,周期理论与板块理论并不冲突,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优秀竞走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训练监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走是一项长距离的耐力性项目,和其他周期性体能类运动项目一样,高原训练已经成为竞走项目综合训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江苏省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为期4周高原训练的跟踪监控,分析与研究其训练特点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从科研角度做出总结,以期为今后的高原训练提供参考,积累经验,使竞走项目的高原训练更加专业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科学》2014,(5):114-120
本研究以国家男子20km竞走队运动员相对成功的训练-比赛周期的实际训练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析了竞走作业距离的结构控制、作业成绩控制、作业强度的描述与计算,以及竞走作业负荷过程控制。从数理角度解析竞走训练工作的实际问题,为经验式掌控竞走训练负荷过程正题和促进科学化转变。提出了以发展竞技能力为导向的作业距离控制结构、作业成绩的目标倒推法、作业强度的描述与应用方法,以及作业过程的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11.
体能与体能训练的系统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系统论观点对体能与体能训练系统的结构分别从动态和静态的视角进行分析,认为体能系统的框架(静态)结构包括身体素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心理智能4个方面的子系统,而体能训练的运行(动态)结构体系主要是基础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和综合体能训练3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子系统构成,以期对体能与体能训练的系统结构有新的认识,从而给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2.
胥群 《浙江体育科学》2012,(2):10-12,16
运动员培养体制与机制在内涵和外延上各具特性,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或相互替代,因为运动员培养体制是运动员培养机构和运动员培养规范这两个要素的结合体,运动员培养机制是指运动员培养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同时,运动员培养体制与运动员培养机制在诸多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的,二者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上是相关的,结构上是相融的,性质与功能上是互补的。这就要求一方面运动员培养体制与机制的改革要同步进行,不可顾此失彼;另一方面不仅要求运动员培养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相适应,而且运动员学习、训练、竞赛等活动改革、运动员培养体制改革、运动员培养观念改革与运动员培养机制创新应相配套。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水平越来越高,比赛也越来越激烈,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微乎其微,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就要求运动员具备很强的综合实力。但是作为青少年业余训练来说,由于受训练时间、训练场地、教练员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日常训练计划中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实战能力训练等方面的内容占据了绝大多数训练计划,而有关心理训练方面的计划较少甚至于就没安排在训练计划中。结果出现了运动员平时的训练水平较高,在比赛时却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心理出现了变化导致技战术发挥不充分,从而比赛成绩就会不尽人意。尤其是在青少年业余训练中,有关心理训练方面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对青少年心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青少年业余训练中心理训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孙伟  朱辉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365-366
体能训练是竞技体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高质量、高难度动作的物质基础。过去我们一直沿用的是前苏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把体能训练安排在训练课的最后时段,是为了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员体能素质的目的。这种训练方法能否适应现代体操竞争激烈的比赛需要,早已引起体操界人事的关注和思考。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突破了前苏联的模式,在训练课的开始部分和中途也安排了一些体能训练的内容,树立了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和心理训练有机结合的新理念,在方法上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能训练对技术训练的支持作用,并使相关的心理素质得到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之中的"意念"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拳"意念"训练是一种心理活动,"意念"练习引起并加快生理变化,表现为身体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机能能力的变化,这是"意念"的目的所在.它能促进身体健康,通过"意念"练习使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提高,以技巧制敌取胜的应变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6.
在射箭运动中,良好心理素质对于射箭运动员是至关重要的。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心理训练方法中的模拟训练进行研究,指出通过心理训练方法中的模拟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心理训练是现代射击运动训练理论密不可分的整体体系,心理训练越来越受到广大射击教练员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依据心理训练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多年在省射击队训练比赛的实践经验,分析心理训练与射击运动项目的密切关系,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情绪在大赛中发挥最佳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竞技武术套路体能训练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能训练是竞技武术套路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高质量、高难度动作的物质基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突破了前苏联的模式,不仅在训练课的最后时段,而且在训练课的开始部分和中途也安排了一些体能训练的内容;而且树立了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和心理训练有机结合的新理念;在方法上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能训练对技术训练的支持作用,并使相关的心理素质得到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跨栏比赛中,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对比赛成绩的作用和地位尤为突出。本文是通过分析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和意义、跨栏运动比赛的心理特征以及影响心理变化的因素,为青少年跨栏训练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促进青少年跨栏运动员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加科学有效的利用训练资源 ,提高训练质量 ,实现训练目标 ,本文运用协同学的理论 ,系统分析了运动训练的过程、目的、任务 ,又注意到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之间广泛存在着协同与竞争 ,运动员的生理、心理机能变化存在着涨落现象 ,而运动员争取优胜的心态就是训练系统的序参量。针对以上情况和具体的训练实践本人提出一种全新的富有人性的自组织训练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