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4月9日上午9时30分,北京阜城路中学演播厅坐着该校高三同学。他们正在观看一部仅有17分钟的DV摄影短片。内容是产院对一位母亲进行剖宫手术的过程。画面是:手术刀、鲜血、止血钳、忙碌的医护人员,直到小宝宝发出响亮的哭声……短片的名字是《懂你,母亲》。  相似文献   

2.
懂你,母亲     
一部记录剖腹产手术全过程的17分钟的短片,自从2004年3月8日以来,在北京阜城路中学2000多名师生中轮流播放,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而令人不曾想到的是,此片竟出自一名初二学生之手……  相似文献   

3.
凌寒 《家庭与家教》2004,(12):46-47
北京一位刚上初二的男生,假期社会实践中,交上了他的“另类作业”——拍摄了一部17分钟的DV短片,真实再现了医生为一位母亲实施剖腹产手术的整个过程。这部名为《懂你,母亲》的纪录片在他所在的学校播出后,极大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同时也在学生家长中间引发了争论。而且这个消息传出后,全国一百多家学校,争相索要这部片子的光碟……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第五册《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开头第二句说道:“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我认为这个句子有提出来商榷的必要。“我爱……特别是……”这一类句子,我以为后一分句加上的“特别”这个表示程度的副词,是应该在上一句中心意思的基础上,提出更为具体的内容进一步加以突出、强调的,但它仍要承接上一句话的中心意思说下去。即上一句说“我爱……”,下一句则要承接“爱”这个中心说“特别是爱……”象这一句话,上一句说“我爱我母亲”,下一句加上“特别”便应该以“爱母亲”为基础承接这个意思这样说:“特别是爱母亲一生勤劳俭朴(或用“宽厚仁慈”、“坚韧顽强”之类的文字)的高贵品质。”可是课文里的这句话虽然在下一句里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古文教学中,经常会见到“……有……者”结构,不少书中称之为定语后置句,认为“有”字前面的内容是实际上的中心词,“有”和“者”之间的内容才是定语成分。在列入中学中文库的《实用文言语法表解》(蔡镇楚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就举了许多例子加以说明,试选一例: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孟子·公孙丑上》)(按:原书析句符号即如此,下文将改用规定符号)。  相似文献   

6.
美点赏析《母亲》展示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爱:真实、普通、平凡而又感人。母亲是一个典型,是一个农村母亲的典型,农村妇女对丈夫表达爱的独特方式在母亲身上得到了具体、完美的体现。母亲对父亲的爱是通过一件件平凡琐屑的生活小事、一句一句朴实无华的家常话语表现出来的。这些平凡的小事在我们是极熟悉的,但母亲做法却出人意料:给父亲炖豆腐吃,却不给子女吃,并且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分西瓜时,“我们娘儿们三个”吃小的,给爹留大的……这些做法似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给人一种既…  相似文献   

7.
“把爱全都给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伴随着满文军深情的歌声,一群可爱的小精灵在学了美国作家苏珊妮·凯金的《母亲的爱》后,流泻着母爱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妈妈,我懂你     
满文军的一首《懂你》唱遍大江南北。其实,做儿女的有几个真正懂得母亲的呢? 就要开学了,我的书还没有借齐,不禁有点恼怒。疯狂地大喊:“哼!不念了,书都没有,还念什么呀!”姐姐在一边幸灾乐祸地对我笑,还不时添油加醋地说上一句:“不念,我支持。”  相似文献   

9.
距离     
泰戈尔有句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就单单这一句,就很好地阐释了远与近并不是用数字可以形容的,身体上隔得很近,但心灵之间的距离可能遥不可测。《大话西游》里,孙悟空用这句诗,把紫霞骗得神魂颠倒,不清楚这句诗将多少人的心拉近。它不仅可以形容爱情,也同样可以形容亲情。有许多孩子与自己的父母长辈们根本没什么话说。有一则广告拍得很好,是中国电信的广告片,内容是这样的:第一幅画面为两个星球,中间是几米的数字,有两个长箭头分别指着两个星球;第二幅画面为珠穆朗玛峰……最后一幅画…  相似文献   

10.
一、表注释或补充。如: ①你还不知道?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范爱农》)破折号后的内容补充说明句中的“我”②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呐喊〉自序》)  相似文献   

11.
一、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有几句很难懂的话:“有念‘人远乎哉……千杯未醉嗬…………。’”这一段,课本注释过于简略。这句原文是“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是《论语·述而》中的句子。由于当时在三味书屋里读书的儿童们并不理解孔子所说的话的意思,所以没有把句读念清楚。应当这样断句:“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大意是:仁德难道距离我们很遥远吗?我想要仁德,这仁德就来了。”  相似文献   

12.
课堂电话     
辛老师花了大半节课和学生们讨论一篇名叫《母亲》的短文,然后他布置了一项课堂作业——“请拿出纸来写一句或一段话给我们的父母,以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要求是这句话必须在父母面前能够说出来……能做到吗?”“能!”学生们齐声答道。五分钟后,“我找同学读一下你写的话……A  相似文献   

13.
笑话乐翻天     
它懂谚语吗等小军到同学家玩。到门口时,一条狗不停地向他狂吠,小军被吓得不敢动。这时,他的同学从屋里迎出来“:快进来呀,别怕!我这条狗只是瞎叫,不咬人的。你没听‘过吠狗不咬人’这句谚语吗?”小军赶忙说“:是有这样一句谚语,可是……你这条狗……它懂老这施句的谚语儿吗子?学”习成绩很差,就好结伙将来当将军它懂谚语吗快乐碰碰船打架。一天,老施把儿子叫到身边,气愤地说“:老师打电话给我,说你又在学校结伙打架了。你不好好读书,尽去打架惹祸。这样下去的话,将来你能干什么?“”爸爸,我早就想过了,将来当将军。”一小学生走进一家杂货…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课本将该句译成“这不是你的过错吗?”此译句有两个问题。首先,将“无乃……与”对译成“不是……吗”这种强烈的反问语气,不符合师生开始交谈时的实际情境。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以“恐怕……吧”译“无乃……与”,全句译为“恐怕要责备你吧”,明明有所肯定,偏偏以揣测语气出之,委婉曲致,甚是贴切。  相似文献   

15.
这个板书把读懂一篇课文的基本要求及《古井》一文的章法熔之于一炉,突出了本组训练的重点。教学中,讲读第一自然段时,抓住“古井象一位温情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一句,提出:“课文为什么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拎出下文(二至五自然段);讲读第六自然段时,抓住“故乡的古井啊,不仅……还……”一句,提出:“古井用什么来陶冶乡亲们的品格,为什么说古井‘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以综合、概  相似文献   

16.
美丽的画面     
我是一名自闭症患者,与普通人不同,我们自闭症患者缺乏抽象思维能力,所以我们一般用画面与声音思考。当别人对我说“爱”这个词时,我就会在脑海里搜索,随即脑海里就会集合一系列这样的画面:一只怀着小马驹的母马、电影《爱情故事》那一个个熟悉的镜头,或者是耳边响起甲壳虫乐队一首歌中的那句“爱、爱、爱……”。  相似文献   

17.
“循循善诱比指责更好”“教育孩子不能自卑,也不能自负”“母亲不是天才,但可以成为天才的母亲”……这一句句直白而又富哲理的话语都是普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真切理解,这些家长都是黄浦区市南中学家长学校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18.
勉励     
“你会,而且做得很好。”这是一句母亲勉励我的话。母亲曾经告诉我,我学走路的时候,摇摇摆摆地要跌倒,而且不肯再走。她在旁边说了一句:“你会走哇!走得真好!”于是我就一溜歪斜地走着,从屋子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没有跌倒。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我一步步地走上去。母亲在旁边不停地说:“你会,你会读书,读得多好哇!”于是我没有停顿,也不跌倒,走上前去。如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想起母亲的这句“你会,而且做得很好”,我就勇往直前去完成。勉励!美@魏讷  相似文献   

19.
正《秋天的怀念》教学即将接近尾声。我问学生:你可读懂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可读懂了作者?读懂了他的怀念?学生真诚的眼神告诉我他们的感动。懂了,就请你把这种内心的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我打出了一张PPT:随文写话。请你结合课文内容,根据下面的句  相似文献   

20.
代词“你”一般是指单数第二人称,表示对对方的称呼。可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你”字远远超出这一范围,有不少灵活的用法。下面就联系小学语文教材,说说“你”的几种用法。一、表示泛指任何人。(1)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为人民服务》)(2)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爬山虎的脚》)这两句里的“你”都不指特定的哪一个人,没有固定明确的对象,是泛指任何人。二、与“我”配合使用,构成“你……,我……”的格式,表示人很多,相当于“大家”。(1)“这样大的西瓜真少有哇!”战士们你一句我一句地称赞。(《西瓜兄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