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新诗的“芽儿”──冰心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新诗的“芽儿”──冰心诗论王富仁我在《闻一多诗论》中曾经提出,在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初期,对中国新诗创作贡献最大的有下列几个诗人:胡适、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冯至和冰心。胡适是首先用现代白话文作诗的人,他对中国新诗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胡适...  相似文献   

2.
寿凤玲 《时代教育》2007,(8Z):150-150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一般认为“朦胧诗”是从1978年北岛等人主编的《今天》杂志开始的。当时活跃于《今天》杂志的诗人有舒婷、顾城、扬炼、江河、梁小斌、芒克等。他们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影响,借鉴一些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情绪和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新格律诗理论是新月诗派对于中国现代诗学的杰出贡献。闻一多于1926年5月13日《晨报副刊·诗镌))7号发表的《诗的格律》一文是集新月诗派关于新诗格律的主张之大成的一篇纲领性诗论。这篇诗论提出应当建立新的格律诗的任务,而格律化新诗之美学原则就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三者的结合。加上饶孟侃、徐志摩、朱湘、陈梦家等人先后的阐述与补充,“三美”理论更加细密和具体,成为中国新诗坛上关于诗歌形式问题的完整而富有说服力的美学理论。艺术以束缚为生,而死于自由。新月诗派把“三美”作为艺术信条,并付诸创作…  相似文献   

4.
鲁迅在他的许多杂文、书信中经常有关于新诗建设的精辟见地和批评。在“民七的新诗运动”中。他与新诗的创导者一起,亲自参加新诗的创作实践。在20年代中期,他还写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的一本散文诗集《野草》,本文就鲁迅诗论、诗评、诗作三个方面对中国新诗发展史的影响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艾青既是优秀的诗人,又是杰出的诗论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从事新诗创作的同时,又在新诗美学园地里辛勤地耕耘着。1938年至1939年间,他在衡山、桂林先后写下了《诗论》、《诗人论》、《诗的散文美》、《诗与宣传》、《诗与时代》等精湛的诗论篇章。不久,诗人将这些篇章集成《诗论》一书于1941年9月由桂林三户图书社出版。此后,此书多次再版。被文学史家誉之为“新文学诞生以来,最具创见的一部诗论,直接展示了诗人心灵的深度与广度,特别值得珍贵。”  相似文献   

6.
陶保玺从语言结构入手,来把握诗人的生存体验和艺术想象,从而为诗学建构开辟了新局面,他善于从细处入手,以进入大处乃至深处的论析,成了他特具风采的“独门功夫”,其代表作是新诗诗体学理论专《新诗大千》和近来发展的一系列诗论,尤其是台湾诗人论,这些论很有创意,它将陶保玺的诗学之路引向了大家风范。  相似文献   

7.
从《过去的生命》看周作人的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作人的诗论与他的新诗创作是紧密结合的,《过去的生命》作为周作人的唯一一本新诗集,几乎是他诗论的印证。文章从诗的本质特点,诗的体式,诗的风格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其诗歌创作与诗论的契合。  相似文献   

8.
“五四”前后,胡适最早尝试新诗的理论建设。他的诗论,以诗歌形式革命为根本,以谋求诗体解放为宗旨,开创和奠定了新诗的新传统。文章着重从“诗体大解放”主张对晚清“诗界革命”的超越,“自然音节说”对现代新诗发展的影响两个方面,考察和评价胡适新诗理论的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已经过去了六十年,作为其中最早有成绩的部门的新诗,也有了六十年的历史。可是,对于新诗的开步,至今还是众说纷纭。胡适是新诗的最初倡导者,他的《尝试集》是第一本新诗集,这本来是一个无须争辩的历史事实;胡适关于新诗的主张,也“大体上似乎为‘新青年’诗人所共信”(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论》)。从一九五四年底开始,我们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对胡适反动思想的声势浩大的批判。这场批判毫无疑义是必要的,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这以后,对胡适的诗论和《尝试集》的评价,就走上了全盘否定的道路。借此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纪念的机会,我们试图以历史的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阐述一下《尝试集》的思想内容,和胡适在新诗倡导时期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徐志摩的自由灵魂和其诗论交织在一起,这使他的诗论在具有某种独特性的同时,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概括地说,他的诗论是“完美的形体”和“完美的精神”的结合,大体包括:对“自由”和“真诚”的强调;重视新诗的内在音乐性;增多新诗诗体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诗歌一向以“主情”为主 ,诗论必重其情感。在西方诗歌传统中 ,直到二十世纪初 ,诗与理性思维的对立才开始打破。这就是以艾略特、瓦雪里、里尔克为代表的现代诗人开创的新时代。“五四”白话新诗运动以来 ,较早把感性与理性 ,诗与哲理融合起来的诗人是卞之琳。他在三十年代是既承接“新月派”的艺术追求 ,又带着法国象征主义技巧汇入到“现代诗”运动之中的。他致力于以“现代艺术形式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和感情”的诗歌创作 ,也是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又有西方文化影响的痕迹。他尤其善于从敏锐的感觉出发 ,并以纯熟的技巧 ,将大…  相似文献   

12.
<正>诗歌是诗人内心思想情感的抒写和表达。《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中国是诗的国度,现代诗是中国诗歌史中的重要一员,又称“白话诗”“新诗”。艾青在《诗论》中说:“新诗是‘五四’运动的产物,……新诗是和共和国一同进入胜利的拱门的。”[1]  相似文献   

13.
陶保玺从语言结构入手 ,来把握诗人的生存体验和艺术想象 ,从而为诗学建构开辟了新局面。他善于从细处入手 ,以进入大处乃至深处的论析 ,成了他特具风采的“独门功夫”。其代表作是新诗诗体学理论专著《新诗大千》和近来发表的一系列诗论 ,尤其是台湾诗人论。这些论著很有创意 ,它将陶保玺的诗学之路引向了大家风范。  相似文献   

14.
艾青的诗论     
<正> 艾青自从一九三四年发表《大堰河——我们的保姆》登上诗坛以来,在漫长的半个多世纪的历程里,奉献给了我们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同时,他又在新诗美学领域里辛勤探索。一九三八年到一九三九年间,他在衡山、桂林先后写下了《诗论》、《诗人论》、《诗的散文美》、《诗与宣传》、《诗与时代》等精湛的诗论篇章。不久,诗人将这些篇章集成《诗论》一书于一九四一年九月由桂林三户图书社出版。此后,此书多次再版,到一九八○年八月出了第七版。这部诗论被文学史家认为“是自我的流露,语语都是活的,带有生活味,血肉气味和自性”,誉之为“新文学诞生以来,最具创  相似文献   

15.
艾青在他著名的诗集《北方》序中,对他的时代的新诗发展状况作了这样的估价:“中国新诗已经走上了可以稳定地发展下去的道路,现实的内容和艺术的技巧已经慢慢地结合在一起。新诗已经在进行着向幼稚的叫喊与庸俗的艺术至上主义雄辩地取得胜利的斗争。而  相似文献   

16.
侯少隽 《现代语文》2006,8(9):74-75
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与意境论密切相关,王国维还提出了诗人修养论。在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代序》中有这样一段字:“他认为伟大的诗人必然有高尚的人格,人格卑下不可能创作出伟大的学作品。”俞平伯在《作诗的一点经验》(《新青年》8卷4号)声称;“至于怎样才能解放做诗底动机?这关于人格底修养,是另外一个问题。”康白情的《新诗底我见》:“要预备新诗的工具,根本上就要创造新诗人;瘫就是要作新诗人底修养。”吕进先生提出“抒情诗人应该有两方面的基本修养:一个是人格精神,一个是艺术功力……诗人的人格精神的核心,一是他作为诗人在诗中的状态,二是他作为诗人对自己使命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作为20世纪中国的唯美主义诗人,邵洵美为中国新诗所引入的美的观念,意义不凡。他力图通过译介西方唯美-颓废主义诗人诗论诗作,为唯美-颓废艺术思想作为一种美学原则而融入中国艺术精神,拨去理论与情感上的迷雾。他对诗的品性的定位,把诗融入了哲学、宗教、历史、思维、心理等人类文化的总体构成里。他所强调的诗的形式要与诗的品性相和谐,把新诗引入了对美的姿态、颜色、形状以及灵魂的凝视。然而,邵洵美对官能享受的率真颂赞,不仅没有为他赢得新诗美学现代性追求的桂冠,反而使他被钉在"颓加荡"的十字架上。  相似文献   

18.
沙鸥诗论“主体外化”说试析赵心宪生前出版了31种诗集、4种诗论集的沙欧(原名王世达).既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卓尔不群的著名诗人,又是真正自成体系的理论家。如果说诗集可以看到诗人“主要不是用理论而是用作品探索瘛新诗的形式”[1]的艰辛足迹的话,上述诗论集...  相似文献   

19.
节奏的概念,在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中出现很早,汉代出现的《礼记·乐记》中就有“广其节奏,省其文采”的话。今天,我们弄清一下古代诗论中的节奏的概念,理清一下古代诗歌节奏的发展线索,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形式,对于研究新诗批判  相似文献   

20.
有一些人印象中,自由诗毫无诗意可言,郭沫若的诗似乎有些“空”,类似于一种“呼喊”,那么就请你读读《女神》吧。   《女神》 (1921年 )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部成功的诗歌作品。   “若讲新诗,郭沫若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时代的精神。《女神》不愧为时代的一个肖子。”闻一多先生的评价是非常中肯的。《女神》产生于“五四”运动高潮时期,作品所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思想,彻底叛逆的精神,强烈追求的理想以及讴歌自我、讴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