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8岁孩子问妈妈:"妈妈,什么叫吃苦呀?"妈妈对孩子的这个问题,在回答时进行了一个巧妙的设计.首先,妈妈给孩子准备了一些略带苦味的食物,让孩子来尝尝,孩子吃了一点后马上问:"这是什么味道呀?"妈妈告诉化:"这是食物的苦味呀."孩子似乎有所理解.过了两天,孩子感冒咳嗽了,妈妈没有像过去一样从医生那儿买来止咳糖浆,而是特地准备了一些带苦味的中药水给孩子喝,孩子张口服了一点后忙说:"好苦,我不要吃了."  相似文献   

2.
聪明妈妈看孩子可用以下四种"镜子":一、"望远镜"孩子让你越来越不满,别人的孩子见到人大方有礼,你的孩子见人就往后躲;别人的孩子安静乖巧,你的孩子满地打滚;别人的孩子会弹琴、会画画,你的孩子却什么都不  相似文献   

3.
"我的孩子什么兴趣班都不喜欢,怎么办?" "我的孩子什么兴趣班都喜欢,应该都让她学还是我替她选呢?" 这是不同家长反映的两个问题,表面上看,这两种情况完全不同.其实,这是同一个原因所致,那就是孩子没有选择权,无论是上兴趣班,还是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多数情况是第一种,家长替孩子选择了画画、舞蹈、书法等兴趣班,孩子当...  相似文献   

4.
"101"行动     
你们知道什么是"101"行动吗?这可不是什么反恐等刑事活动,而是一个家庭教育行动.它源于美国,在美国,家长们将孩子最想听的赞美话列出101句,然后写在小纸条上,贴在醒目的地方,如冰箱、门、书桌、灶台、窗户上,就是为了提醒父母要时刻鼓励孩子,使孩子们充满信心,能够天天开心.这下你们知道什么是"101"行动了吧?也该明白这个活动的目的和苦心了吧?……  相似文献   

5.
教育需要惩戒这是不争的事实。放眼美国、新加坡等国家,他们的教育惩戒是有板有眼、上纲上线的。大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合理合法的惩罚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而惩罚带来的警戒作用才是惩罚教育的真正目的。留美博士黄全愈在《家庭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谈到惩罚的原则时说,“惩罚的目的是警示孩子什么不可以做,做了会有什么后果。不是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而是为教育孩子而惩罚孩子。换一句话说,惩罚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这又让我想起新加坡一位原中学…  相似文献   

6.
许多家长在接孩子时总要问一句:"今天吃的什么?"为什么不问一下今天学了些什么呢?对此,我一直有些迷惑不解.  相似文献   

7.
暑假里跟一位朋友闲聊,闲谈间朋友禁不住发起了牢骚。"现如今,什么都变化快,你们老师给孩子布置暑假作业也与时俱进,变得五花八门。"朋友说,"这两天真让孩子搞败了,天天缠着我给他搞什么‘奥运剪报’,搜集奥运场馆照片,研究什么奥运场馆的高科技,还得整理什么研究报告。你说,看看奥运也就罢了,怎么还得搞得这么麻烦!"  相似文献   

8.
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大了以后,在家里总爱给自己的抽屉、柜子上一把锁,似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在父母面前,孩子就不应该有什么隐私.而孩子们的看法却截然不同,有一位初中生认为:"这是我们独立、自尊意识的一种体现,我们的行为在向家人宣告:我们已经长大成一个拥有个人行为秘密的人,我们应该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总是千方百计地窥视、猜测孩子的隐私,甚至偷看孩子的日记,追查孩子的电话,翻孩子的书包.近年来,家长对孩子的"关爱"更加升级,也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与争议.  相似文献   

9.
(一)几乎每个犹太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具备理性的思维方式。每个孩子都要回答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  相似文献   

10.
两三岁的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为达目的,也会使用点儿小伎俩,采取“迂回战术”。做家长的,应当明察,以便采取恰当的教育对策。有一次,我刚要把一个废纸盒拿去扔掉,孩子发现了,问我:“妈妈,您拿那个盒子,是想让我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吗?”我也只好说:“那你就看看吧。”孩子有收集废旧纸盒、瓶瓶罐罐的“爱好”,什么东西在他眼里都是宝贝。为了将纸盒留下,他采取了一种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我的四个朋友带着各自八九岁的孩子相聚一处,大家让我出一道绘画题目,让孩子们比试一下。无奈之下,我出个题目:你们最喜欢什么就画什么。前三个孩子各显其能,分别画了梅、兰、竹。第四个孩子困惑了一会儿,开始用彩笔作画:蓝天上,一个小女孩穿着美丽的花裙,伸开两臂,各拥揽着一大朵白云,白云上生长着各种美丽的鲜花,她的花裙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幼儿园与小学存在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孩子人小学不适应的问题,进而引发了人们对"幼小衔接"的关注和探讨.那么,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究竟是哪些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孩子入小学不适应?"幼小衔接"究竟需要衔接什么?  相似文献   

13.
我们提倡父母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那么,家长与老师的交流需要什么?也要用“心”,是真诚的心态、平静的心情。都是一个目的——为了孩子好,还有什么不能交流的!  相似文献   

14.
有这么一则佳话:一天,美国人迪·恩·帕金斯的儿子,向他报告幼儿园里的情况,说自己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父亲面前显示一番。孩子取出一把他还不该使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要当着父亲的面切开,以便让父亲看看里面“藏”着什么。但是,孩子不是从苹果的顶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是横向拦腰切下去。按常规看,这种切法是“错”了。但当孩  相似文献   

15.
有一对中年夫妇因不知如何教育孩子而发愁,几次找到我请求帮助。我曾建议他们借阅有关孩子教育的书籍,或向青少年心理咨询机构的专家咨询,等等……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母亲又来找我,说希望能让孩子和我见见面,请我帮着看看孩子是不是有点问题。说孩子脑子慢,语文学的不好,是不是心理上不太正常? 我全神贯注地同孩子谈了一节课没谈之前我以为孩子一定有些古怪或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然而谈后令我大吃一惊,这个14岁的小男孩居然一口气同我说  相似文献   

16.
如今大多数家长都知道,放任、溺爱对孩子没有好处,但在遇到具体事情时,又很容易迁就和放任自己的孩子。还有一些父母不知道对孩子什么时候应该"放",什么时候应该"管",甚至出现该管不管、该放不放的情况。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孩子由于年幼,经常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父母对他们进行教  相似文献   

17.
近日看到《文汇报》提到的一个话题,叫做“教孩子自信”,很感兴趣。孩子的自信心在其成长中的重要性,人所共知,有道是“对自己都不信任,还会信任什么真理”(莎士比亚)。所幸孩子的自信心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我们真想了解,教师到底如何“教孩子自信”。为此,拜读过不少  相似文献   

18.
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为我的朋友家刷墙的那位斯斯文文的华人雇工,竟是国内某大医院的外科主任;我更不会想到,在洛杉矶一家超市里给鱼开膛剖肚的华人售货员和这位刷墙先生过去曾是同行。放弃在国内那么好的职业和前程,忍受没有美国医学文凭无法在这里行医的痛苦,屈尊当个小杂工,这究竟为了什么?“为了孩子!”那位刷墙先生说,他的孩子在这里上了几年学,好不容易读到了高中,为了能继续孩子的学业,他可以忘记和放弃过去的一切。开始我觉得不可思议,后来发现诸如此类的情况还真不少,尤其是许多中年母亲,放弃一切,远渡重洋陪孩子读书。她们中除了个…  相似文献   

19.
今夏,高考成了非典之外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孩子能够考上大学乃至名牌是家长们共同的愿望,然而你知道吗?在四川成都,有一个孩子却与众不同:他在去年主动放弃了大学学业,到报社做了一名足球记者。这个曾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的孩子叫肖兮,那时他是一名年仅19岁的大一学生。是什么让肖兮放弃了才上一年的大学学业?一年过去了这名“叛逆骄子”近况如何?  相似文献   

20.
黎惠清 《广东教育》2009,(6):108-108
教师要懂得如何“钻进”学生心里:做一把大伞,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呵护;做一屡阳光,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温暖;做一条大河,让学生领悟到什么是宽容……要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然后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