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发展区域经济必须完善区域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完善区域市场是现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重点之一;区域市场具有经济性、区域性、综合性和互补性等特征,它是在劳动地域分工、区域开放、地方市场发育良好、经济体制较完善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完善的区域市场能够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活跃区域内外的经济竞争与合作,加快全国统一市场形成的进程;区域市场又存在着某些功能缺陷,即区域市场缺陷和区域市场失灵,要弥补这些缺陷,就必须发挥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获利机制与规则,逐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区域经济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2.
有的学者认为,第一,加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紧密联系和合作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需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推移理论与辐射理论,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不断拓展空间,而周边省区需要承接广东的产业转移。第二,构建“泛珠三角”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中国加入WTO与APEC、CEPA的签署,使构建“泛珠三角经济区”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广东文化大省建设呈现出快马加鞭之势:多项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陆续“上马”;打响城市文化品牌的大型文化会展、比赛,高潮迭起,硕果累累;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大突破;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区域文化合作也迅速启动,成果初显。  相似文献   

4.
经济合作的关键在于市场的对接与统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提出并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不少区域性市场建设的成果,但是其空间发展指向的不明确已经制约了该区域市场向着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从空间维度来看,泛珠三角区域市场应该包含三个层级的面向,一是区域市场,二是国内市场,三是国际市场。构建这一多维的市场体系,应遵循整体观、层次观、区位观等指导思想,并且完善和培育政府、社会与企业市场三个行为主体。  相似文献   

5.
刍议泛珠三角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6月3日,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 2”)在广州正式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正式全面启动。就合作的领域来看,重点放在经贸合作,其战略意义就在于形成中国当前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体,提升该区域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泛珠三角”条件下, 川、粤两省的区域总体竞争力具有互补性, 产业协调发展具有互助性,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基础具有互动性, 可持续发展具有互依性。因此, 川粤两省在产业与投资、商务与贸易、旅游、劳务、科教文化等领域进行广泛的区域合作, 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川粤两省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理论分析】(一)经济学分析1.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为了巩固和扩大集团内部市场,增强经济实力,加强集团同外部地区的竞争,共谋发展。泛珠三角区域就是一种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的表现。2.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泛珠三角区域加强合作,共谋发展,是市场经济竞争性和开放性的要求。3.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要坚持务实精神,着力抓好具体项目的落实。当前一是要进一步推动CEPA(推动港澳与内地更紧密合作的协议)的落实;二是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逐步实现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三是…  相似文献   

8.
加强泛珠三角区域航空港合作是一个比较紧迫的问题。目前泛珠三角区地区空港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只有通过合作才能产生共赢。合作的形式应由浅入深,可以考虑3种合作形式,并代表3个合作阶段:组建泛珠三角航空业同业公会,在客流、货流方面进行业务协调,使客流、货流达到合理、高效,减少内耗,降低运营成本;机场之间相互参股,把大家利益捆到一起,加强机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机场之间相互投资,促进泛珠三角地区航空业经营的一体化。随着泛珠三角区内的空港业合作深入,必须有配套改革措施,简化出入境手续,深港的2个机场之间尽快建立快速海上和陆上通道,香港国际机场要进一步发展与泛珠三角城市的人流、物流业务。  相似文献   

9.
时事回放2004年6月3日,泛珠三角区域的内地9省区政府行政首长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广州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合作正式启动。根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内客,泛珠三角区域内将形成9大协作网络:西电东送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远远落后与于政治、安全领域的合作,这一定程度地限制了成员国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合作。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应依次按以下四阶段路径进行,即完善各国国内基础设施、政治、经济和法律法规环境;加强在重点和急需领域的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促进,同时开展通讯、农业、环保、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1.
从政治晋升的角度,建立数学模型对地区市场一体化现象进行经济机理分析,指出如果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则带来官员晋升可能性的提高,驱使地方政府选择市场一体化;反之,则选择市场非一体化。采用相对价格法计算珠三角地区9城市2002--2010年市场一体化指数,在构建市场一体化指数数据库的基础上,研究了珠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发现:珠三角地区9市市场一体化没有出现模型分析中的非市场一体化产生地区经济增长,这只能说明珠三角地区9市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较高阶段。这一结论为理解珠三角地区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的行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改变这一形势,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成功转型,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很多学者都倡导把农民组织起来,以扭转小农分散经营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合作,正成为农业现代化转型的一个方向.现有的合作组织可以分为两大类:市场化合作和非市场化合作.基于单纯经济动机的市场化合作,由观念、意识落后所导致的问题使其面临严峻挑战.注重培养农民现代观念、素质以及生活方式的非市场化合作弥补了市场化合作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海南在泛珠三角的合作中,首先应该加强自己的优势产业,这是海南在泛珠三角进行合作的基础。其次,应该充分利用CEPA之后香港等地进行产业调整的机会,主动接受这些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海南的工业。在合作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与泛珠三角合作区内的龙头进行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另外,要充分发挥海南的海空交通优势,使之成成为泛珠三角与东盟合作的战略跳板。  相似文献   

14.
中间性组织、市场拓展与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是“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要使区域合作获得大推进,就要建立有效的协调互动机制。为了实现在资源配置和生产技术上的区域协作和专业化分工,必须在市场交易体系上实现降低成本的组织创新,尤其是供给出以往有所缺位的市场中间性组织。通过中间性组织来承载单纯的政府之间合作和企业之间合作所达不到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市场网络枢纽功能和利益契合功能。  相似文献   

15.
论述两岸共同市场提倡从商品、资本、人员、技术自由流动的角度去整合两岸经贸。对两岸共同市场的相关文献作了简要综述并就构建现状作简要分析,总结出两岸共同市场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开放度不对等,台湾当局以两岸经济规模不对称为借口,宣称对大陆开放台湾市场会给台湾经济造成严重冲击,长期对大陆实施限制性的经贸政策。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台湾当局应该取消对来自大陆出口产品和陆资入台的限制,从共同市场角度去整合两岸经贸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旅游区合作与竞争并存,在不同背景下,其表现形式存在差异。在泛珠三角合作的大背景下,分析了湖南省张家界(龙)和凤凰(凤)的竞合关系:在近程客源市场上,张家界和凤凰均作为周末旅游终极目的地体系而独立存在,二者的关系以非替代性竞争为主;在远程客源市场上,客观上要求张家界和凤凰建立组合线路,两者的关系以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合作为主。提出了远程客源合作与近程客源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牡丹江地区作为黑龙江省对俄战略合作的"桥头堡"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合作密切,教育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和人才基础,中俄地区间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必须跟上步伐。试阐述牡丹江地区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之间开展教育合作的政策、地缘及市场背景,探讨开展高等教育合作的四种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8.
茶油产业作为当今食品油消费市场的“朝阳产业”具有极大发展前景,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作为国家扶贫开发攻坚区,茶油产业开发潜力巨大。通过对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茶油生产区位优势的影响因素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四大地区各区位优势的权重并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处于该区域的湖南湘西地区在茶油生产方面比其它3省的相关区域有更大的区位优势,这为发展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茶油产业提供了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面向企业教育的开放大学课程建设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开放大学都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但在企业教育市场往往受到冷遇。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提供的课程与企业教育实际需要相脱节,教学与考核方式单一,已不满足转型期企业教育的迫切要求。对开放大学课程建设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从企业教育课程需求出发,以校企合作视角,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设计校企联盟课程建设平台架构,探索校企合作共建共享课程资源机制,为开放大学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