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自舞蹈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走红之后,“原生态”一词使用率陡增。2006青歌赛中,“原生态”歌手异军突起,又给“原生态”加了一把火。顾名思义,那些未经加工、训练、雕饰、改造,原汤原水,原汁原味,本色自然的东西,或歌或舞,或曲或调,就叫“原生态”。其实,不仅歌舞有“原生态”,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原生态”,正因为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所以我喜欢。  相似文献   

2.
“世界的原生态摄影在中国,中国的原生态摄影在贵州。”美国国家地理资深摄影师路易斯·马萨腾塔在贵州采风时深有感触地说。他是第二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艺委会委员。第三届大展于2010年9月在“中国西部名城”贵州省铜仁市开幕,收到国内外投送的摄影作品4万多幅。对自己能担任第三届艺委会委员,他感到荣幸,并且欣然应邀举办摄影艺术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正式启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出,“原生态”民歌进入电视媒体,成为主流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和传承保护意识,保护代表我国各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歌的发展也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永久地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4.
沈玉华 《职业圈》2007,(5S):72-73
随着我国正式启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出,“原生态”民歌进入电视媒体,成为主流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和传承保护意识,保护代表我国各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歌的发展也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永久地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5.
刘晓春 《文化学刊》2009,(2):163-163
刘晓春在《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撰文指出:从“原生态”一词由发明到流行、乃至成为大众想象的本真的非物质文化代名词这一生产过程可以发现,原生态实际上是一个大众文化的符号,是大众文化制造出来的神话。长期以来,人们逐渐遗忘或者抛弃民俗文化,因为它们是以现代化的对立面出现的,是“落后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独具特色和价值的一部分。它承载着少数民族群体的历史、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是各少数民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精神财富。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威胁。为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需要寻找可行的路径和策略。本文围绕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展开研究,旨在为实现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一些较为典型的原始初姓与感生神话之间的关系予以剖析,认为“姓”之所出,源于“因生以为姓”,所以,姒姓犹言苡所生,子姓犹言卵所生,嬴姓犹言燕所生,姬姓犹言足迹所生,姜姓意为羊所生,姚姓意为桃所生。其原生态的文化内涵即是反映了原始初民的生殖崇拜和图腾崇拜观念向祖先崇拜的演进。而从社会形态来说,则反映了母权制氏族社会向父权制氏族社会的转变,以及家族公社向家族私有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原生态画家马文双,擅画家乡小兴安岭纯净自然中的原生态景物和动物。画作中充溢着对林区自然生态文化的解读。马文双画笔下的自然生态景象,渗透出的不仅仅是自然、纯净,更多的是对原生态自然景观的一些思考,就是怎样把家乡的自然生态风貌通过自己的画笔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宣传出去,并呼吁人们热爱自然、热爱家园、热爱生态,自觉担当起生态文化的传播者和宣传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五年企业发展靠机遇,十年企业发展靠老板,百年企业发展靠文化。”说明企业发展必须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才能享有文化品牌,提高知名度,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森林旅游中的名山大川、林海奇观、怡人风光、乡土民俗等均表现着生态文化特征,并且有很多属于原生态文化。正是这种生态文化,彰显了中国十大名山的亮点,突出了诸多森林公园的风貌,体现着森林旅游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1860年10月18日,享有“万园之园”美誉的北京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兽性样的浩劫。现今,广裹萧瑟的废墟上,漫润而出原生态大自然的情状,组成一幅含蕴深邃、况味隽永的生动画图。土坡上的蒿草,在风雨中诉说着曾经积贫累弱的中华民族经历的血泪岁月;株株挺拔的白杨树,又向世人彰示着龙的传人不甘屈服的倔强;斑驳的落叶覆盖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和熙的阳光,啁啾的鸟鸣,流水的轻唱,谱奏出一曲天籁般美妙的和声。这凝固的原生态之诗,之歌,之交响,便是北京土生土长的油画家杨爱国30载如梦如痴、醉心不已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1.
沈玉华 《职业圈》2007,(9):72-73
随着我国正式启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出,"原生态"民歌进入电视媒体,成为主流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和传承保护意识,保护代表我国各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歌的发展也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永久地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意蕴深厚的民族音乐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受到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举步维艰,甚至逐渐走向了没落。基于此,本论文分析了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及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传承和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3.
羌寨作为羌族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原生态场,是羌族文化的物质与精神载体,也是羌族文化最具体的固态表现与最鲜活的表现领域。透视羌寨就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当前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真实情况。羌族村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首先培养羌民的民族自信,唤起羌民的民族自觉,提出构筑原生态的羌族村寨,发展羌族村寨的文化经济,加大羌族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从多渠道和多层面拓宽羌族村寨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冉 《职业圈》2007,(4S):102-104
文章从五个方面对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旨在更进一步地了解和认识这种珍贵的、体现人性光辉的舞蹈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15.
正【曲彦斌访谈手记】像"下市话"这样一些乡土秘密语等亟待发掘保护的语言类民间文化遗产,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抢救性地采辑口述史性质的文本,还要不失时机地发掘、保护散存于各类文献中的文本并予及时准确地解读。此所言"文献",是指存在于各种形式载体的文献,不仅仅口述性的、文字性的还应涵盖可能存在的与之相关联的建筑物遗址遗迹、器物、可复原的场景等等,是全方位的文献,以期切近真实的认知和保存,力求全景式地复原和再现原生态本相,乃至切近其原生态的话语环境。  相似文献   

16.
赵世林、曾茜在2008年5月20日《光明日报》第11版撰文指出,"原生态"到底是什么?从文化解释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其界定为"事物原始生存的状态"是指在没有外力干涉  相似文献   

17.
谢灵运的山水诗中出现了大量的风景骈句,这些风景骈句主要有三种形态,体现了立体空间之美、光色印象之美与原生态的地理风貌。在山水诗创作中,谢灵运充分利用了骈句的形式特征来体现自然风景的美,树立了以骈句写景的范式。  相似文献   

18.
仲向平、叶全新、刘建林三位作者以众筹方式完成的《莫干山》再版。再版的《莫干山》,除了历史故事外,增加了一些足以让人惊叹的地理信息,以及一些原生态的的乡村文化小镇,为更多人带来优美自然的未来生活。  相似文献   

19.
作为第一位山水诗人,谢灵运的山水诗中出现了大量的风景骈句。谢诗中的风景骈句主要有三种形态,体现了立体空间之美、光色印象之美与原生态的地理风貌。在山水诗创作中,谢灵运充分利用了骈句的形式特征来体现自然风景的美,树立了以骈句写景的范式。  相似文献   

20.
《对外大传播》2009,(7):F0003-F0003
以摄影作品为载体,向全世界展示贵州绚丽多姿的原生态文化以及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民族文化风情。 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个权威性、国际化、高水平、多层次的摄影创作与展示平台。 展现世界各国、各地区民族文化的风采,促进全世界共同努力,更加自觉和有效地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