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9年1月1日,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西藏广播的声音开始传遍辽阔的西藏,传向世界:近年来,西藏电台的发展进步,备受业界关注:在西藏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西藏电台”)开播50周年之际,《中国广播》杂志的记者采访了西藏电台台长刘长江。  相似文献   

2.
正1959年1月1日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简称西藏电台)正式开播以来,特别是1964年2月14日西藏电台开办对外广播节目以来,在中央和自治区的亲切关怀下,几代西藏广播人艰苦奋斗,西藏人民广播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发展。西藏一直处于达赖集团和分裂主义势力斗争的最前沿,西藏广播也处在同达赖集团斗争的前沿阵地,担负着十分繁重的涉藏对外宣传任务。50多年来,西藏广播面对反分裂斗争的严峻形式,发挥了不  相似文献   

3.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从1959年1月1日正式开播以来,已走过了40多年的光辉历程。4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几代广播人的努力,西藏广播事业伴随着西藏和平解放,西藏民主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前进的脚步而不断发展壮大。西藏广播这  相似文献   

4.
李富 《中国广播》2008,(5):78-78
《圣地西藏》栏目是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藏语新闻综合频率2002年5月1日开办的一档英语栏目,每天15:00~15:30播出。  相似文献   

5.
本人亲密“接触”藏语广播,断断续续、前前后后已有近30年历史,我发现它对藏族听众有着令人震撼的亲和力。本文试图结合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广播的实际,对藏语广播的亲和力做点分析,权作引玉之砖。在西藏,人民广播的藏语广播最早诞生于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已经走过将近半个世纪的漫  相似文献   

6.
《声屏世界》2006,(2):52-52
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联手在“国际在线”网站平台上共同建设的藏语广播网已于2005年底正式开通。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刘长江说“:藏语广播网的开通不仅结束了以往在网上听不到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节目的历史,而且为对内对外宣传社会主义新西藏开辟了一个重要的窗口,架起了西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又一座桥梁。使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通过互联网的即时传播,为热爱西藏、关心西藏和渴望了解西藏的广大听众和读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在线平台,这是西藏广播发展史上的又一次新的飞跃,是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联合开创网站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20年来,西藏的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78年,西藏全区只有一座广播电台,每天两套节目(藏、汉语)共播出24小时,人口覆盖率仅为18%;今天全区已有广播电台2座,仅西藏人民广播电台一家,全天三套节目(藏语、汉语、调频)的播出时间已达41小时,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了65%.1978年,西藏还没有电视台,经过20年的努力,今天全区已有两座电视台,同时开办了有线电视,各地区也有了自己的电视工作人员。目前,西藏电视台全天两套节目共计播出20小时,全区电视人口覆盖率已经达到55%。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电台理论节目普遍不景气,大家为如何办好理论节目而困惑的时候,2005年,河北电台新闻频率推出了解读政策法规、评论新闻热点的《燕赵论坛》节目,这档理论节目一改过去板着面孔播读大篇文章和政策条文的传播方式,确立了由专家学者结合实际对新闻事件或是政策法规进行深入剖析,阐述独到的观点,梳理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使理论广播变的鲜活、好听。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播》2006,(8):F0003-F0003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创办于1959年1月1日.呼号为“拉萨人民广播电台”,同年3月改为“西藏人民广播电台”。1961年6月.成立编委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藏语为主.藏汉语并举.各有侧重”的节目宣传方针。1985年8月25日.立体声广播正式开播。1989年11月1日.藏语广播节目上卫星播出:1993年1月1日.汉语广播节目上卫星播出,2002年,开办有藏语新闻综合频率、康巴语频率.汉语新闻综合频率和都市生活频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2006,(9):79-80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以扩大西藏、新疆等边疆民族地区广播覆盖为重点的“西新工程”于2000年拉开序幕,到今年7月底,西藏广播覆盖率由2000年的77.73%提高到90.77%,其中中波覆盖率由14.8%提高到39%。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夏秋之交,我在拉萨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连续半个多月,每天清晨,我习惯地打开收音机,收听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的《西藏新闻联播》节目,总能在广播中听到这样一个声音:“听众朋友,我是广播电视记者百乡行阿里采访组的记者甘韵琪,我们现在来到了……”随着这清脆悦耳的声音,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令我魂牵梦萦的阿里高原,走进了那熟悉的措勤、改则、革吉、狮泉河、日土、普兰和札达,又来到了神山圣湖和我曾经生活了3个多月的纳木那尼峰脚下,又来到了淳朴善良的阿里农牧民中间。  相似文献   

12.
程锐 《中国广播》2008,(4):37-42
在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由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唐山人民广播电台共同选送的作品《追逐太阳的青春》荣获了“中国新闻奖”广播专题一等奖,这对于西藏台和唐山台来说都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两台记者长达十年追踪、关注一桩新闻事件,通过扎实的采访,精心的提炼,艰苦的创作才成就了这样一部广播精品!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区,西藏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也为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对外部(CTB)《圣地西藏》"Holy Tibet"英语外宣报道带来新的机遇。《圣地西藏》应该配合"一带一路"战略进行英语外宣报道,为推动西藏跨越式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4.
南京的新闻节目竞争一向颇为激烈,这次它又走在了改革的最前列。2010年7月。南京被国务院确认为首批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之一,短短一年后,由“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融合而产生的云媒体电视正式上线。它整合了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四大媒体,上网;中浪、电视读报、在线游戏、电视购物、视频通话等等都能在电视机上实现,为用户提供融合三网的全方位服务。另外,我们也看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广播》2006,(8):I0001-I0001,F0002
会议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杂志社和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承办,大会主题是“广播新媒体的自身发展及与其他产业双赢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任波 《声屏世界》2008,(10):22-22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充满了对新闻工作者的关心、信任和期望,让我们备受鼓舞。我们广播人更要充分认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认真贯彻“五个必须”,以创新精神,增强宣传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赢得发展的广阔空间。具体说,就是要不断通过节目和管理的创新放大广播优势,做强广播。  相似文献   

17.
西藏自治区藏族人口271.6万人,占全区人口的90.48%.①藏语广播影视节目是藏族群众了解国内外时政大事,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获取现代科技知识和生产生活经验的重要渠道.西藏的广播事业1951年伴随西藏的和平解放诞生.和平解放以来,藏语广播影视无论是覆盖能力还是译制制作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本文采用文献和历史分析法,旨在对60多年来藏语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路径进行描述和勾画.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 ,某乡大搞种植业结构调整 ,仅辣椒一项就种近3万亩 ,占全乡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报纸、广播、电视都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 ,表扬这个乡种植业调整的力度、规模和效益等。但“街头舆论”却不认帐 ,甚至和新闻舆论对着干 ,大谈其劳民伤财 ,大骂乡领导耽误了他们的农事 ,减少了他们的收入。更对媒体的宣传嗤之以鼻。那么 ,新闻舆论如何引导“街头舆论” ?一、尊重实践 ,不跟“街头舆论”起哄回顾20年来的改革开放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80年代的调整 ,实现了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 ,丰年…  相似文献   

19.
李伟 《中国广播》2011,(1):19-20
在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的日子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站成立45周年座谈会2010年12月17日下午在北京召开。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伟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20.
网络信息时代,信息呈多源传播的同时也造成传媒领域的无序。而广播作为传统主流媒体,凭借自身的品牌优势和权威性的媒介形象,舆论引导的优势依然明显。因此,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完善责任广播定位,既是广播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其提升社会影响力、践行责任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