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李君 《兰台世界》2024,(1):136-139+144
伪满洲国的黄金走私始于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后的关税提升,兴于日伪策动的华北走私。黄金走私最主要的原因是朝鲜、伪满、天津等地的黄金价格不一致,导致走私者有很大的利润可图。走私者借助陆路、海路等途径从朝鲜、伪满洲国走私黄金。黄金走私促使日本加大了对伪满洲国的黄金统制与金矿开发力度,加速了其对东北黄金资源的掠夺。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8,(10):30-39
东北沦陷后,国人报业饱受日伪新闻统制摧残。伪满《出版法》限禁了新的国人报纸的出现,伪满洲国通信社垄断了新闻媒体的信息来源,伪满弘报协会的整顿使国人民办时政大报实质性消亡。1932年至1937年"满"苏边界纷争的舆论鼓动是东北地区国人民办报纸在日伪新闻统制下拥日反苏的实际表现。"不法越境"、外交抗议、军事冲突等新闻选题是日方对苏思想战在伪满地域内民间形式存在的新闻媒体中的具体反映,日方这些舆论鼓动的实质在于形成对苏外交的宣传攻势和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3.
虞文俊  黄萃 《新闻大学》2022,(4):57-71+121
抗日战争爆发后,伪满洲国继日本之后也出现了白报纸短缺的问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纸荒。这既是一个供给不畅与贸易受阻导致的经济问题,更是日本资源掠夺与殖民统治导致的一个政治问题。在日本与伪满当局的认知中,纸荒对报业的威胁既不利于伪满的“国家安全”,也不利于伪满的“文化普及”。伪满当局在日本的政治遥控下采取应对措施,如免除白报纸关税、建设白报纸工厂、寻求跨地区合作、颁布统制法令、成立统制机构、强推用纸节减等。然而直至日本战败投降,伪满纸荒问题一直未曾得到有效解决,最终将其报业推向破产边缘。伪满报业作为殖民政治附属品的特性,在纸荒问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4.
伪满洲国政权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产物。长期以来,一般认为伪满洲国政权就是单纯的傀儡政权。本文从尊重历史事实的角度出发,以还原历史的真实为目的,从日本扶植伪满洲国政权的目的、伪满洲国政权施行的政治、经济和奴化教育的实际活动等方面入手,研究和分析了伪满洲国政权与日本军国主义之间的关系,揭露了伪满洲国政权在性质上更是一个殖民统治下的殖民政权。  相似文献   

5.
赵宁 《兰台世界》2016,(19):136-140
伪满洲国电车事业在城市交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颇受统治者重视。日本帝国主义在实施殖民统治的同时,也将近代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到中国并应用到电车事业中,完善了电车的经营与管理,使电车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虽然伪满洲国电车事业中带有殖民印记,但其为后世电车交通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6.
张彦台 《档案》2014,(5):24-27
抗战时期,日本在华北乡村市场推行贸易统制政策与日本国内经济体制的转变息息相关,也是为获取支撑战争所需的各类物资和为防止社会物资流入抗日根据地。其采取的贸易统制政策主要包括:建立统制机关、固定贸易场所和严格统制农产品的收购。这使农村市场的中枢---牙商的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对农村市场的贸易统制,还是对牙商的剥夺,都暴露了日本侵略者“以战养战”的险恶目的。  相似文献   

7.
伪满洲国建国神庙,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修建的伪满洲国的“太庙”,建于当时的“帝宫”(即现在长春市宽城区光复北路5号伪满洲国皇宫旧址)之内。建国神庙的建筑风格和当时的“国都”新京类似,为白木日本式庙宇,由南向北分为拜殿、祭祀殿、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为例探析战后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瑚  樊昊 《新闻大学》2006,(2):30-33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宣称实施宪政,但其新闻统制制度却并未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以上海为例,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在战后的变化和特点主要有三:一、国民党党部及其宣传部门由台前退居幕后,政府行政部门开始介入并成为名义上的主管部门,形成了一个党政军特“四位一体”的多头管理机制。二、国民党仍将扩充党报实力视作新闻统制之重点,但在手段上则主要由国民党人、特别是国民党特务分子以个人名义办报,实行特务统治。三、利用所谓“技术”的控制手段,限制民营报刊的发展,摧残一切于国民党统治不利的异己报刊。  相似文献   

9.
赵宁 《兰台世界》2017,(7):104-107
伪满时期,东北交通事业的发展受到日伪当局的异常重视。日本侵略者为实现殖民统治,对海、路、空交通体系进行的严格统制。统制手段多元、统制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不仅包括交通营业管理、交通安全管理,还包括了交通税务的管理。日伪当局不仅通过垄断交通经营、控制交通税收,谋取了大量利益,而且通过交通统制有效维护了殖民统治,对东北地区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殖民当局强占吉林医学校,更名为"新京医科大学"。该校入学竞争率逐年升高,主要采用日语授课,注重实际操作,毕业生大多充当伪满洲国官吏。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伪满洲国时期辽宁地区的报刊出版情况,介绍了"满铁"及"满铁资料",对辽宁地区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报刊进行了评析,阐述了伪满洲国时期报刊文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历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基于这点,伪满洲国政府对于职业教育中的教师群体是十分重视的,对职业教育中的教师的管理也是十分严格的,伪满洲国政府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李顿报告书发表后,黑龙江省多个汉奸团体代表致函国际联盟。本文所收录的是所谓“黑龙江省民众代表”、黑龙江省民治指导会、黑龙江省教育会,以及奉天省农务会、教育会、商会、总工会等汉奸团体致国际联盟的信函。这些汉奸团体的代表寡廉鲜耻地为伪满洲国和日本侵略者辩护,美化伪满洲国,要求国际联盟承认伪满洲国,无耻之尤!下列档案出自联合国欧洲办事处图书馆下属之国联档案馆,特照录全文如下,以供历史学者和广大民众参考、批判!  相似文献   

14.
何村 《新闻大学》2012,(3):28-33
中国新闻史的研究划分一般分通史和断代史。目前,相关专家对新闻断代史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作为异态时空下的伪满洲国,却缺少一部专门的新闻传播史。伪满洲国新闻传播史在东北的新闻传播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开展伪满洲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而且对于进一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嘴脸和法西斯暴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胡锦涛同志在纪  相似文献   

15.
周海娟 《传媒观察》2014,(10):69-7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政府在台湾施行了严厉的战时新闻统制,广播成为总督府进行舆论强化与战时动员的重要工具。台湾总督府既加强海外广播,又对台湾民众实施"皇民化"教育。同时,通过广播节目的调整,强化战时舆论管制。总督府的战时广播宣传是日本实施殖民统治和战时扩张的帮凶。  相似文献   

16.
中日大谍战     
出版单位: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11年3月内容简介:日军统治下的伪满洲国歌舞升平,长春笼罩在东洋文明的迷雾之下。日本天皇御弟巡视伪满洲国,情报外泄,专列被抗联军炸毁,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为找出敌方间谍,请出已退居幕后的前情报大  相似文献   

17.
《档案与史学》2000,(6):10-16
1937年12月24日,日本内阁会议"处理中国事变纲要"规定了"以上海为据点,确立帝国向华中方面经济发展的基础"的经济侵略目标.1938年初,日军在先后占领了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后,为实现上述目标,扩张日本在华中地区的经济势力,掠夺华中资源,日本华中派遣军召集现地日方各界首脑会议,制定了其经济扩张与统制的纲领计划.该项文件对研究抗战初期日本统制华中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较具参考价值.庄志龄选编,黎俊玲翻译.  相似文献   

18.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后,策划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它以"独立国家"的名义,与日本政府签订了出卖中国东北主权的《日满议定书》。随即,日本政府宣布声明,承认伪满洲国的国际合法性。执政溥仪为了答谢日本的仗义援助,特派外交总长谢介石为答礼专使,东渡日本谒见日本天皇裕仁,递交国书,并宴请日本朝野人士。2013年12月,见证这段历史真相的两件文物——谢介石的《晚宴邀请函》和《答谢词》被伪满皇宫博物院收藏。本文以这两件罪证文物为全新视角,全面揭示日本帝国主义,承认伪满洲国的交易内幕,深度剖析伪满洲国,卵翼于日本政权之下的傀儡外交。  相似文献   

19.
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越来越将掠夺战争物资重点放在伪满洲国,相继在伪新京、哈尔滨和奉天开办数所大中专学校,大力推行"满洲国建国精神""归源于东洋道德,以图王族协和,日满不可分,王道立国主义教育之实现"[1]692的教育方针,大力宣扬"日满是亲邦,日本是根,满洲是叶,根深才能叶茂"[2]5的殖民思想,精心挑选日本政客和伪满汉奸文人,组成"教科书统制编纂委员会",全面篡改教科书,鼓吹"满洲国"自古就是独立国家,与中国无关;大力宣扬"大和民族"是"天孙人种",是"最优秀的民族","满洲国人"要与日本"日满一心"、"日满一体",以便将"满裔"学生教化为日本帝国的"良民".  相似文献   

20.
汪伪全国商业统制总会述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国商业统制总会(简称商统会),是1943年初汪伪政府向英美宣战,参加“大东亚战争”后设立的物资统制机构。对这一机构及其主要活动展开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汪伪统制经济的本质,对研究沦陷区的经济结构、日伪与资本家的夫系等课题也不无神益。一、商统会成立的背景与经过商统会的成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日伪原有的物资统制政策日益陷入困境,日本被迫实行“对华新政策”,改由汪伪政府出面进行经济掠夺的背景下产生的。其形成经历了一个日伪互相勾结又彼此摩擦冲突,最后达成妥协的过程。1.日伪的物资统制日益陷入困境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