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宗教视角对《红楼梦》的创作宗旨及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进行重新审视,提出了“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合流归一于‘石头’”的观点,并分别从三教归一的整体趋势、《红楼梦》中的梦幻世界以及禅机谶语的点化手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2.
汤玫英 《生活教育》2014,(18):61-62
通过对《红楼梦》宝玉挨打部分的文本分析,探讨了其对写作的启示:一是巧妙安排矛盾冲突,二是高度统摄人物言行和性格,三是合理剪裁内容材料。  相似文献   

3.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其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得到了初步的显现,描写宝玉第一次与黛玉见面的场景极为精彩:  相似文献   

4.
以“宝玉出家”这一《红楼梦》中男主人公的最终结局作为出发点,探寻《红楼梦》中深层叙事的因果关系,可发现这一条因果关系链—黛玉之死直接导致了宝玉出家,而黛玉之死是由宝玉成亲一事造成,宝玉成亲又是封建家长们一手促成,封建家长们之所以酿成悲剧,是因为男权中心、男尊女卑思想以及拥有权力和财富是他们的核心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5.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的第一个高潮。贾政这一顿噼噼啪啪的板子打下去,不仅打得宝玉皮肉受苦,动弹不得,也打得整个贾府上下眼泪纷飞。而众人纷飞的眼泪,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不同人物的复杂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6.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前半部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围绕着这一事件,曹雪芹在生动刻画出贾府众生相的同时,也借这一事件揭示了贾府面临的三大危机:危机一:贾府荣宠今不如昔  相似文献   

7.
晴雯是《红楼梦》中最有生气和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她是宝玉的丫环,是大观园中的奴隶。她一直反对奴性,向封建统治者喷出反抗的怒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丝毫的屈服。而就在她的反抗中,却与被视为统治者接班人的宝玉相知相交、平等相待,在纯洁无私的交住中达到了心灵的契合,真情的交融。晴雯对宝玉的那种炽热情感,直到生命行将结束之时,才火山一样爆发出来,而宝玉在《芙蓉女儿诔》中,也表达了对晴雯极尽的怀念。晴雯与宝玉间那种看似平常却特别、看似平淡却深刻的纯真感情,成为曹雪芹笔下最美丽的诗篇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拍《红楼梦》之前,杨洋的简历近乎一片空白:“我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没有经历过比赛竞争,一些90后热衷的选秀都与我无缘。”杨洋是一名军校生,小学还没毕业,他就考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一待就是五年。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中“宝玉挨打”一事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把它视作解读这部著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且在这个问题上见仁见智,说法不一。其中,在周先慎的《我的古代小说研究》中让笔者再次睹见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就《红楼梦》中“宝玉”名字的意蕴,作不同意前人作出的解释,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宝”字含有“功用价值高”的含义,此字揭示了宝玉对于贾家的重要意义,也指出了宝玉被利用、被牺牲的悲剧命运,而“玉”字则评价了宝玉的人品,“玉”在中国传统化中,多用来比喻君子的道德。“玉”永远无法成为世俗人眼中的“宝贝”,这就预示了宝玉最后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11.
“聋婆子”是《红楼梦》第33回《宝玉挨打》一文里.当贾政要打宝玉,宝玉在情急之下,却找不到人向内报信时,遇到的那个耳聋的老婆婆。一个聋老婆子怎么能跟汉初名将陈平放在一起说,这似乎有点不伦不类,不过笔者这里并非要比较两人的身份、功劳,只是想浅谈一下他们分别在《宝玉挨打》和《鸿门宴》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的一出重头戏。“严父教子”,这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屡见不鲜的情景,在曹雪芹天才的笔下却写得那样波澜起伏、曲折有致,写得如此错综复杂、精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宝玉挨打”一节在情节结构的布局上,人物形像的塑造、思想感情的表达上,都具有很高的水准。挨打的原因很多。情节如此错综复杂,但叙述得却是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挨打的冲击波还一直延续到第74回,为后来抄检大观园种下了根苗。在这一事件中,每一个人物都有精彩表现。贾政先是“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泪流满面”,后是“又急又痛、泪如滚…  相似文献   

13.
陈净 《教师》2009,(18)
本文从<红楼梦>的版本、神话结构等方面着手进行讨论,探究石、瑛、玉的相关关系,即三者各有其独立存在、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一面.却也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14.
高语第六册中《宝玉挨打》(《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一课,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众人对宝玉挨打的态度以及宝玉挨打之后众人的情态。  相似文献   

15.
古人认为石是一种载体和大地文化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和文学中,"石头"是一个有着特殊内涵的意象,是一个承载着极其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审美蕴涵的特定文化符号.曹雪芹对这一意象创造性的成功运用,使得<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具有终结性意义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宝玉挨打》节选白《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是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的一篇重要精读课文。宝玉挨打是全书的第一个高潮。儿子挨打这本来是一件极其普通的家庭事件,但作者写来却极不平常。在这一节中,他几乎让书中所有主要人物全部出场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少语文老师往往只注意对宝玉、贾政、王夫人、贾母、王熙凤这些主要人物的分析,却忽略了对聋老婆子这一形象主题意义的开掘。  相似文献   

17.
甲戌本《石头记》的发现揭开了更接近于曹雪芹原著的脂评本研究的新页。在脂本《凡例》中提到了小说的诸多异名,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视角。名称作为表层的符号载体有着深厚的内在蕴涵。对《石头记》本名作一番探寻,阐释其承载的叙事功能、神话结构、象征意义以及隐藏深处的作者的价值关怀是必要的。曹雪芹以“情”补天,然而缺乏宗教信仰的拯救是脆弱无力的,最终返回的仍是石头的清虚世界。  相似文献   

18.
主要分析《金瓶梅》和《红楼梦》的寓意和反讽艺术。两书分别在欲和情的漩涡中,展开对人物命运和现实社会的描写,从而寄寓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理想破灭的无奈与悲悯。另外,两书均以强烈的反讽意味,对污浊的社会现实进行无情的嘲讽和颠覆。  相似文献   

19.
曹雪芹的巨制《红楼梦》早入世界文学之林,但是曹雪芹诞生于何年,尚未发现直接文证。读了徐先生的文章,对关于曹雪芹出生的研究状况有了基本的了解,知道了论点的作者是以史料和《红楼梦》中关于宝玉的生日为根据的。  相似文献   

20.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一大高潮。突出表现了贾政与贾宝玉父子两代的思想冲突,明确展示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金钏自杀”等偶然事件激化了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宝玉挨打就成为必然了。贾宝玉是荣国府的核心人物,他遭鞭笞自然牵动了全家上下的心。王夫人、贾母等人闻讯先后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