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启超《新史学》共六部分,依次为“中国之旧史”“史学之界说”“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论正统”“论书法”“论纪年”,而对“中国之旧史”的批判是“新史学”论纲的突出部分。梁启超认为,“中国之旧史”有“四弊”:一是“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是“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是“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是“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相似文献   

2.
怎样把历史课教活?如何给历史注入时代的活力,让学生能站在2l世纪的今天,立体地感知、认识历史?这是我走上教学岗位之始就一直思考的问题,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有了颇多的感悟和收益。1·以“观点”作历史和现实的联结点梁启超在倡导“史学革命”时,曾狠批封建旧史学“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不知有理想”。就是指封建旧史学记载的仅仅是过去的事实,而不去研究这些事实有什么借鉴作用,更不从纷繁的事实中摸索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线索。作为资产阶级史学观的倡导者都能重视“今务”和“理想”,更何况我们从事唯物论史学教育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3.
“怎样把历史课教‘活’,如何给历史注入时代的活力,让历史也有现代气息?”长久的思考和实践,使我有了一点感悟,一点收益。以“观点”为历史和现实的联结点梁启超在倡导“史学革命”时,曾狠批过封建旧史学有四大弊病,其中就有两句说到封建旧史学“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不知有理想。”亦就是指封建旧史学记载的仅仅是过去的事实,而不去研究这些事实有什么借鉴作用,更不从纷繁的事实中摸索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线索。作为资产阶级史学观的倡导者方能重视“今务”和“理想”,更何况我们从事唯物论史学教育的人民教师?虽然当…  相似文献   

4.
考释《明清福建经济契约文书选辑》中的方言词语和契约套用语,可丰富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内容、提高大型语文辞书编纂的质量;校读该书释录整理中存在的文字讹误,可为该书将来修订再版提供有益参考,也可为明清福建契约文书的史学等相关研究扫清语言文字障碍,提高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5.
補白摘要     
知与不知—西方古谚知而自知其知,可以作领袖。知而不自知其知,尚须從師。不知而自知其不知,犹可爱。不知而不自知其不知,斯失之矣。人各有事,事各有功。天之生民未有無能者也  相似文献   

6.
<正>史学大师陈寅恪曾言,"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1](p.266)。  相似文献   

7.
历史为人类过去的活动,属于生活的范围;史学为研究这种活动的结果,属于知识的范围。且取其他社会科学以为譬:如经济生活,属于生活范围;而研究经济生活的经济学,则属于知识范围:社会生活,属于生活范围;而研究社会生活的社会学,则属于知识范围;政治生活,属于生活范围;而研究政治生活的政治学.则属于知识范围。生活为独立自存者,知识则依循生活而起。历史既属生活范围,故系独立自存;史学既属知识范围,则依循历史而起。有历史而无史学,事属寻常;正如有植物而无植物学。有动物而无动物学,有矿物而无矿物学等等,同属寻常之事。但谓有史学而无历史,或史学不是依循历史而兴起.则为自相矛盾而不可思议的奇谈。虽然历史与吏学之别.固截然不可混同者:但过去治史者或完全不知有这等区别.或知有这等区别而不十分措意,或十分措意而无适当之词以表示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范围。最后一点,尤为普通。  相似文献   

8.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丢失)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摇摇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者,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忧指忘心者诫》节选![战国]@孟子  相似文献   

9.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着知与不知的矛盾。有矛盾就有疑问,从不知到知,是一个提出问题(发现疑难)到解决问题(解决疑难)的过程。“学则需疑”,疑置得好,等于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自己研究了一种新理论,探索了一个新问题。因此,置疑与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10.
“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众;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曰知有事实不知有理想。” ——引自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第八章第三节 转引自梁启超:《新史学》,1902年  相似文献   

11.
孔丘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思的“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王充的“古今法”:“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史学转向浪潮中,老一辈学人陶孟和,春风化雨,兼容并蓄,为同仁们苦心擘画良好的学术环境。梁方仲、汤象龙、吴晗等史学新辈,参与明清档案的整理,自1930年至1937年倾力抄录明清财政经济史料,冀于二百年之中国经济发展作有系统的研究。他们创办史学研究会,阐释“新史学”,开创出独具特色的学术风格和学术实践道路。  相似文献   

13.
<正>"知道可以教而教,知道不可以教而不教,不知道可以教也教,不知道不可以教而依旧教。"不知有多少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属于知者,又有多少教师沦落至不知者而不自知。我们无法廓清知与不知全部的原因,但细细梳理,知与不知,大概与教师对作文的课程目标和达成作文课程目标方式的认知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现存明清契约文书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自19世纪末以来,在文物工作者和学者的努力下,各地契约文书的搜集和整理陆续展开,部分内容已结集出版。契约文书的史料价值逐渐得到学者的重视,研究成果颇为丰硕。  相似文献   

15.
《河西学院学报》2016,(6):53-58
敦煌契约文书卷帙浩繁,包括借贷、买卖、租佃、放书、分书等,系研究唐五代宋时期的民事契约行为、习惯之第一手重要资料。中外专家学者以历史学、法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敦煌契约文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已初步显现出契约文书之经济学、历史学、法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笔者从敦煌契约文书的刊布情况、通论性研究以及专题性研究等方面,对近五十年的敦煌契约文书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以探求敦煌契约文书近五十年来研究之特点和未来研究之取向。  相似文献   

16.
以计量史学和数理史学为代表的科学主义史学,虽不失为可贵之探索,但因其颇多偏失,而迭遭质疑.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进而简单地对历史研究科学化加以否弃,而应该适时地调整研究路径,积极而主动地适应历史学未来发展的需要.有鉴于此,笔者提出理想史学研究模式.理想史学由理想状态和理想实验两部分组成.理想状态是与经验现实相对而言的纯粹形态,理想实验是与直观测量相对而言的思维实验.科学之本质在于理想化,精确化、数学化、实验化,仅是理想化之不同层次的外烁扩延.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下列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穴一雪1.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1.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挈妻子而去之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穴二雪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1.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文献   

18.
贵州契约文书疑难词语颇多.训释这些疑难词,有益于训诂学、词汇学的研究与词典的编纂,同时也有利于贵州契约文书在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文献学、民俗学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拣盖”“借日”“转日”“加日”“存日”“骗害”“代书人”“授笔”“请代笔”“度用”“远永”“远远”十二例贵州契约文书中的词语在《汉语大词典》 《近代汉语词典》 《近代汉语大词典》 《汉语方言大词典》和《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大型辞书中未见收录,因而训释这些词语,对于《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编纂修订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9.
宋元以来契约文书校读研究是一项基础而又至关重要的工作,下面从两个方面简要讨论之。(一)可提高契约文书编纂整理的质量,恢复契约文书的原貌。近几十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宋元以来契约文书的不断发现和整理刊布,文书的数量十分可观。而契约文书整理质量的高低关系到诸多相关学科研究的水平,故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迄今为止,学界整理刊布的宋元以来契约文书可分为资料汇编、原件录文对照和原件影印等三个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契约关系广泛而深入地渗透于徽州民间社会。而维系契约关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国家法律和官方强制是支撑契约关系的根本,宗族规法以及藉之维系的伦理秩序是规范契约实施的重要方面,中证参与和证信是契约关系成立的必要前提,罚银、罚戏、神咒以及公众舆论等民间习俗性手段亦有效地制约了违约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