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武术跳跃专门化知觉最佳培养方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伟  蔡仲林 《体育科学》2002,22(2):39-42
研究目的:解决武术跳跃等技术结构复杂的封闭性运动技能教学与训练的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研究方法:专家问卷调查法与教学实验法。研究结果和结论:在武术跳跃教学中把握专门化知觉的培养重点,针对不同运动水平的教学对象正确处理“动作焦点”与“意识焦点”的位置关系.并实施电化教学,是武术跳跃这一类技术结构较复杂的封闭性运动技能专门化知觉的最佳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2.
排球鞭打式击球的感知教学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确定排球鞭打式击球动作感知觉指标,即用力知觉、用力知觉反馈、方位知觉和方位知觉反馈等指标,并通过运动和心理测试的方法,结合指标设计感知教学方法,对不同班级学生进行对照性教学实验。结果证明,运用所设计的感知教学方法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教学法。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击球臂的动作知觉与反馈等感知能力,同步得到改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3.
章建成 《体育科学》2005,25(8):F002-F002
在动作控制与学习(motor control and learning)研究领域中,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是知觉运动技能(perceptual motor skill),这一技能是指个体根据环境和对手动作呈现的线索(主要是视觉线索)进行反应的能力。目前的研究表明,优秀运动员的知觉运动技能比一般练习者要出色;优秀运动员在对手击球前已经能够依据其前期动作线索做出较为正确的知觉判断;通过呈现比赛情景的知觉训练,初学者的知觉运动技能能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时与其心理定势的作用有很大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心理定势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规范的动作。本文运用实验法就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体操动作技术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时空知觉定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心理定向的教学,使学生在练习时减少盲目性,有利于正确掌握动作技术,从而提高练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动作识别是运动员在做出动作反应之前,对所知觉的对象进行辩认,并将知觉对象与其他动作区分开来,获得未来动作反应信息的过程。动作识别能力受训练水平的影响,运动员在动作识别能力上的差异是直接影响其在对抗性运动中,心理捷性或认知加工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以众多学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为参考 ,从一种全新的视角分析动作技能的概念 ,对动作技能进行重新定位 ,并阐释构成动作技能的三维因素———知觉、动作和练习 ,从而为更好地把握动作技能的概念奠定基础 ,也为更深入地研究动作技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虚拟现实技术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新范式,它具有多感知性、沉浸感和交互性等特征。它解决了传统知觉预测研究中知觉和动作分离的现象,使研究更加接近真实运动情景,提高了生态学效度。十多年来,国外研究者对棒球、手球、足球等虚拟运动情境中知觉和动作之间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运动员在虚拟情境中能够做出准确的拦截动作。关于外场手接球问题,研究者用查普曼策略(OAC)和视线轨迹理论(LOT)给予了详细解释;虚拟运动情境中感知和动作匹配程度高低影响知觉动作绩效,匹配程度越高,动作绩效越好。在心理治疗方面,基于虚拟环境的心理治疗对恐怖症、恐高症等心理问题疗效显著,但虚拟治疗仍以传统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为基础。已有研究重点关注运动员在虚拟运动情境中的运动表现及这种表现和现实情境中的一致性程度,较少研究对虚拟情境中的专家优势及其机制进行探讨,也鲜见研究使用虚拟环境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虽然沉浸感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关键特征,但大多研究很少对沉浸感进行评估。未来研究者除了重点关注虚拟情境中知觉动作关系外,还应进一步借助ERP/f MRI技术对专家优势的机制进行探讨,为运动员的训练和竞赛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在动作控制与学习研究领域中,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是知觉运动技能,这一技能是指个体根据环境和对手动作呈现的线索(主要是视觉线索)进行反应的能力。目前的研究表明,优秀运动员的知觉运动技能比一般练习者要出色;优秀运动员在对手击球前已经能够依据其前期动作线索做出较为正确的知觉判断;通过呈现比赛情景的知觉训练,初学者的知觉运动技能也能够得到提高。本文把羽毛球练习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编辑世界羽毛球大赛的录像,并制作成实验情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优秀运动员和一般练习者都存在着预判现象,但优秀运动员的预…  相似文献   

9.
陈麒 《体育学刊》2000,(6):54-55
动作识别运动员在做出动作反应之前,对所知觉的对象进行辨认并将知对象与其他动作区分开来,获得未来动作反应信息的过程。动作识别能力受训练水平的影响,运动员在动作识别能力上的差异是直接影响其在对抗性运动中心理敏捷性或认辞别中工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专门知觉定义的探讨和界定,以逻辑推演的方法推导出排球正面传球的专门化知觉的定义及其组成要素,据此提出排球正面传球专门化知觉的培养策略,以期推动排球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探索表象训练是否能有效提高跳水运动员运动时间知觉的准确性,以及对时间的判断和控制能力。研究方法:在跳水训练中运用时间知觉复制法、表象训练方法及视频分析技术。结论:运用表象训练实验建立跳水项目的时间知觉训练模型,对于提高跳水运动员的心理调适水平,实现竞技体育的科技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学生掌握动作的熟练性、节奏感、力点的准确性等方面,往往忽视对学生进行动作美感的培养。对于动作的优美性,提高动作的表现力,却常常停留在"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性概念上。因此,有必要对影响武术动作美感的基本动作姿态进行初步的探讨,打破对动作形式认识上的误区,增强武术动作的优美性及表现力,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对伦巴舞动作要领及技术要素的掌握是学好拉丁舞的基础,伦巴舞具有重心低、胯部动作优美流畅的运动特点,基于对拉丁舞伦巴运动特点和艺术特色的整体把握和感知,对伦巴舞基本动作和姿态包括站立姿态、上肢动作、躯干动作、足部动作、躯干基本动的特点及要领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就舞姿、基本技术、运步、速度、音乐这五个基本要素对伦巴舞的技术训练内容进行了归纳,对技术训练方法和对策作了相应的探究.  相似文献   

14.
运动训练作为竞技武术的组成部分,是提高运动成绩和促进竞技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通过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对当前竞技武术套路训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竞技武术存在着训练科学化重视程度不足、训练内容比重失衡、训练保障条件弱等问题,为此,提出强化科学训练意识、合理制定训练内容、提高训练保障条件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用流水游泳池进行速度感觉练习与表象训练,来提高运动员100米自由泳前程50米速度感觉能力。实验将24名运动员分为A组(流水游泳池练习和表象训练);B组(表象训练);C组(控制组),每周3次共4周。结果为:1.A组速度感觉能力有明显的提高,2.单手5次划手频率感觉指标是有效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初论举重运动员的重量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量感是举重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 1种专门化的运动知觉。从训练和比赛实践中积累的大量资料中列举部分实例来说明重量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典型表现形式 ,着重讨论了重量感的定义、形成过程及主要特征。由于目前举重界对重量感形成的机制、原理尚不清楚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选材和训练过程 ,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游泳初学者水感训练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体育专业游泳普修课游泳初学者进行适当水感训练,提高游泳初学者躯体感受器的敏感度,提高对水的感知能力,促进蛙泳技术的掌握,从而提高蛙泳成绩。提示水感具有一定的可训练性。  相似文献   

18.
运用现场监测与反馈训练的研究方法,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集训队运动员进行助滑速度知觉控制训练。结果表明:在所构建的最佳助滑速度控制范围之内进行24次水池和16次雪上交替控制训练课后,运动员助滑速度知觉控制能力明显提高;助滑速度知觉控制能力与运动成绩呈高度相关,说明助滑速度知觉控制能力是提高动作成功率和运动成绩的基础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机制理论的高度,宏观地论述了武术中动作速度的各种运动学训练机制,包括神经生理学机制、肌肉生理学机制、生物化学机制等,较全面地阐释了武术中动作速度的训练机理,为武术中动作速度的训练提供一个提纲挈领的理论指导依据。从而对武术中动作速度的训练以及如何训练建立一个清晰的总体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教学训练实践,针对健美操项目的特征,研究递增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