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永征 《新闻记者》2008,(10):29-29
<新闻记者>第8期刊登唐远清<从"母爱短文,考证精细,逻辑严密,是一篇好文章.文章基本倾向要求媒体强化转载核实责任,我也是同意的.不过文中涉及我的观点,我想作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2.
捅"窗纸"     
世上有些事情的症结聪明人往往不肯将其点穿,只是一味地在周围兜圈子.此时倘有人直截说出来,就显得特别可贵.比如,对于近年来久盛不衰的假新闻,许多人说来说去,无非就事论事,隔靴搔痒而已.近日读唐远清的<对新闻打假者的困惑的辨析与反思>(刊于<新闻记者>2009年第2期).觉得终于有人来捅"窗纸"了.现在,我们就唐文所论,来看看纸窗内的物事.转载媒体无需承担  相似文献   

3.
我曾在<震灾面前的本色报道>一文(见<新闻记者>2008年第6期)说,"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是成功的",这当然仅是指地震报道的初期而言,那时的报道确实是感动人的.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中国新闻界"最出名"的记者,莫过于陈永洲。只不过这个"出名",并不是让媒体同行与有荣焉的骄傲,而是给中国记者行业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雾霾"。2014年来了,"雾霾"仍没散去,"陈永洲事件"给媒体从业者带来的警示仍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不搞有偿新闻、新闻敲诈、虚假报道。这是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底线。另外,该事件也暴露出了一些  相似文献   

5.
为及时报道今年全国"两会"的盛况和温州代表委员的风采,温州日报特派两名记者赴京采访,并在一版开设了<感受两会>和<京城传真>两个专栏,刊发了30篇新闻稿件和新闻图片,为地市级媒体主动参与全国"两会"报道作了新的尝试.作为赴京采访的记者,我深切地体会到,在报道全国"两会"这样的重大新闻中,虽然我们地方媒体有先天不足、条件有限的一面,但只要组织得当,善于创新,同样可以在这样的新闻盛宴中抢得一杯羹.  相似文献   

6.
2010年7月25日,<华西都市报>在第5版刊登<都江堰市政府副秘书长驾车撞人>一稿.这篇稿件为<华西都市报>采写的独家新闻,见报当天就几乎被全国所有新闻网站转载,数十家电视媒体跟进报道,网络评论两天内超过4万条.当天傍晚,都江堰市政府以新闻通稿的形式正面回应本报报道:这位市政府副秘书长已被正式批捕,并承诺继续追查"公车私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窦 丰昌先生的《两种新闻源与媒体的审核责任》一文(载《新闻记者》2001年第10期 ,以下简称窦文)通过对陆俊诉《羊城体育》报(以下简称陆案)、卞峰诉曲乐恒侵害名誉权案件(以下简称卞案)的比较 ,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即如何把握媒体发表有关犯罪嫌疑报道的审核责任。窦文肯定了学界的某些通说 ,同时提出了若干令人感到新鲜的观点。比如 ,犯罪嫌疑报道的“新闻来源足够公开”可以免除媒体的审核义务等 ,就颇具新意。然而 ,类似观点缺乏正确的新闻和法学理论支撑 ,现提出若干浅见与之商榷 ,并求教于读者。报道审核责任的分类…  相似文献   

8.
□赵振宇从香蕉催熟剂事件说起 2011年4月19日,深圳一家电视台播出一则名为《记者暗拍市场摊贩卖香蕉滥用催熟剂》的报道,称香蕉催熟剂误服以后会导致呕吐恶心及烧灼感,长期服用对人体百害无一利.报道一出,很多媒体纷纷转载,也让不少消费者对香蕉"望而却步".此报道不仅对受众有影响,还造成对企业的损害.报道出现之后,海南香蕉地头收购价从4月19日的3.5元/斤骤降至4月25日的1.9元/斤.<中作者单位一>=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9.
我在2001年第9期<新闻记者>上读到白子超先生的<中国当代新闻史的缺憾>(以下简称<缺憾>)一文,文章指出了近20年中国当代新闻史撰写中的一些缺失.在缺少争鸣与探讨的新闻界,这样的文章很少读到,我仔细拜读,收益颇多,但对于文中的观点并不完全同意,下面逐一论述.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4,(10):73-75
<正>民生发展、法治建设始终是法治类媒体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前者是永恒的新闻主题,后者是媒体使命所在。每年全国"两会",境内外媒体云集,三千名中外记者参与报道。面对近三千名人大代表、两千多名政协委员如此庞大的采访对象,哪家媒体能在这场新闻大战中制胜?哪位记者能够捕捉到高价值的新闻?不仅考验记者的业务技能,更检验记者的采访策略。笔者连续三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个人认为采访策略应做到"人事地"三点合一:  相似文献   

11.
新华社记者刘子富在《新群体事件观》一书提出了自己的“新群体事件观”,即现场第一原则、就事论事原则,他所提到的观点是一种媒体报道的第三方观点,主张报道的客观性。笔者以为,在群体性事件中媒体除了如实的报道事实之外还应该自觉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传媒》2016,(18)
本刊讯(记者 左志新)近年来,新闻作品版权保护成为业界和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它关乎新闻传媒业生态圈的健康与否,也关乎媒体融合能否顺利推进,甚至关乎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传媒》杂志刊登的《我国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2016年第10期)一文,受到传媒行业的关注和广大读者的好评,《新华文摘》2016年第16期全文转载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3.
笔者最近翻阅<战时记者>杂志,偶见该刊第3卷第1期载有一篇<新闻杂谈>,该文署名为"夏衍讲、影子记".经查由周巍峙主编的<夏衍全集>,发现未将此文收入,会林、陈坚、绍武同志编的"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夏衍研究资料>的"生平年表与著译系年"中,亦未见著录此文,国内有关研究夏衍的学术论著、传记中对之也都没有提及.所以,<新闻杂谈>可初步断定为夏衍先生的一篇轶文.这篇轶文的发现,为研究夏衍先生的生平、思想观点和理论贡献提供了-份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每发生一次灾难,社会公众就会对媒体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否闻声而动、快速反应成为衡量媒体社会责任、专业水准的重要指标.通过芦山地震后的报道经历,指出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一线记者如何迅速而安全地奔赴现场并开展报道;新闻工作者肩负社会利益和媒体利益的双重身份,如何做到既恪守传递真相的积极责任,又承担起不对新闻当事人造成伤害的消极责任.  相似文献   

15.
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读到今年第1期<新闻记者>发表的<2001年十大假新闻>,我不知该笑还是该哭.笑的是这些假新闻之荒谬绝伦,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哭的是这些假新闻大多出自专业新闻工作者之手,并且被一再转载.我们的新闻媒体居然制造了这么多的假新闻,这是新闻职业道德的悲哀!  相似文献   

16.
我撰写的论文<中国媒体新闻创新的重大突破--"5·12"汶川大地震报道的思考>获得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论文一等奖,诚实地讲,这份殊荣应当归功于全国各家媒体当时忘我无畏采访报道的记者编辑们.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两称"<21>")现在已成为一张每周发行5期的日报,但在报纸定位上仍强调深度报道.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21>以深度报道起家,其渊源可以追朔到<南方周末>,"遗传基因"决定了这张报纸不可能主发那些消息类的新闻;二是,报社的决策层意识到,作为一张传统的报纸,在速度上无论如何没办法同网络竞争,但读者手拿一张报纸阅读深度报道的愉悦感却是纸媒体的优势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新闻记者>今年第1期刊登了由京沪两地媒体与法律界人士共同起草的<新闻侵害名誉权、隐私权新的司法解释建议稿>,引起新闻界和法律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选择:设置公共议程。媒体通过对海量信息进行选择排序,决定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怎么报道。这就对社会公共议程进行了设置。受众需要媒体的选择。胸怀大局是做好选择的前提;把握大势是做好选择的关键;着眼大事是做好选择的重点。核实:树立公信力。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公信力是媒体的生命。当下,新媒体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容真假难辨,公信力低下。  相似文献   

20.
2009年5月20日的<南方都市报>A12~13版刊发的深度报道<女服务员与招商官员的致命邂逅>,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质疑和不满.该报道被网络媒体转载后,许多网友也对采写本报道的记者乃至<南方都市报>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不少网友认为这是一篇"黄色新闻",甚至是一篇小说.一篇深度报道,为何会引发读者和网友如此激烈的反应?其根本原因在于该深度报道的写作过度文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