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一只年轻的虎站在离我不到五米远的坡上。斜阳从它背后照来,它被明亮的火焰包围,颀长优美的身子呈现在我眼前。它停下来的两秒钟,一只前足停在半空。  相似文献   

2.
动物寓言     
奇耻大辱 牧羊人:"过来,该给你剪毛了." 绵羊:"剪掉了毛,我就是赤身裸体,还有什么面目活在世上?" 牧羊人:"你要是不长毛,就该挨宰了.裸上几个月,换来生存权,还是值得的.过来吧!"  相似文献   

3.
孙卫民 《师道》2005,(8):41-41
枯井中的驴子:一头驴子掉进了一口枯井。驴子的主人想不出好办法去救它,就决定将枯井和驴子一起埋掉。人们拿起铲子开始填井,当第一铲土落到井里时,驴子似乎明白了主人的意图,发出悲哀的号叫。但是,当第二铲土落下去时,驴子反而安静下来。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土落下时,驴子都在做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它努力抖落掉在背上的泥土,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  相似文献   

4.
虎霸王     
韩滨悦 《小火炬》2011,(3):20-21
忆往昔,往事幕幕上心头,如品味一杯甘醇的陈年老酒,如品味一杯蒲香的浓茶,如吟诵一首无韵的小诗,如咀嚼一颗苦涩的酸果……一切一切,都留在记忆深处,而今回想,又仿佛回到了两年前……  相似文献   

5.
小虎     
我家有一只小狗,我非常喜欢它。小狗圆圆的头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小眼睛,身上的毛黑黑的,腿上的毛像穿了一双橘黄色的靴子,威风极了,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虎。  相似文献   

6.
7.
见虎色变     
狮子、狐狸、灰狼,提起老虎,怒火满腔。趁虎不在,列举虎的种种罪状。  相似文献   

8.
古代寓言     
  相似文献   

9.
虎年话虎     
韦继兰 《辅导员》2010,(3):8-9,11
各位小看官,“主题园”中的感觉不错吧。不知道大家对农历新年的习俗文化知道多少,好了,下面请进入本期的“悦读会”看看吧!  相似文献   

10.
张谨航 《新作文》2010,(7):45-46
2009年最后一天的下午,我们全班同学和老师在教室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迎虎年联欢会。  相似文献   

11.
戴正兴 《云南教育》2002,(16):30-30
寓言是寓哲理于短小故事的文学作品,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小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虽然寓言的结构模式十分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这一特点,但由于受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往往不能理解寓言讽喻的对象并非限于形象本身,而  相似文献   

12.
范粒 《中学生天地》2010,(2):F0002-F0002
虎年,让我们一起奔跑!我们有雷和闪电的力量,不要犹豫,不要退缩,把坚定的目光投向前方。  相似文献   

13.
焦文林 《语文知识》2002,(10):33-34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结构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无生物。它多采用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的手法,寓深刻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如我国的先秦寓言、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 2001年高考中,江苏考生蒋昕捷一篇寓言《赤兔之死》受到评卷老师的青睐,被评为满分作文。寓言这种文学样式也随之身价倍增,许多考生尝试采用这种形式作文。  相似文献   

14.
15.
最近我看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书名叫《伊索寓言》。你想听听这本书里有趣的故事吗?下面就让我来给你讲讲吧!  相似文献   

16.
经典寓言     
《山东教育》2004,(18):63-64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小孩苦恼,已经十五六岁了,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他去拜访一位禅师,请求禅师帮他训练小孩。  相似文献   

17.
18.
在原始森林松软的枯叶上躺了足足20分钟,我才知道自已的脚脖子扭得不轻。疼痛钻心。想起来真掉价:我是入伍一年多的老兵,刚才要在新兵宝山面前显摆一下自己的徒手上树功夫,不料脚底一滑摔了下来。宝山架着我这个“伤兵”加“饿汉”.一瘸一拐地沿着林间小道往回走。我们每人身背500米电话线,一对十几斤重的脚蹬子.一部野战电话机,再加上刚  相似文献   

19.
《新作文》2010,(5):33-33
又到了小虎姐姐教你一个可爱魔术的时间啦,一起来学一招吧!  相似文献   

20.
《扁鹊见蔡桓公》,出自战国末期韩非的《韩非子·喻老》,后又见于西汉司马迁的《史 记·扁鹊苍公列传》和刘向的《新序·杂事》,三书所记基本相同。人们常常把它看成实实 在在的历史事实。然而,它却是以历史真实性为基础编写的一则寓言。这个故事的历史真实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某些脏腑内伤疾病隐伏不知而突然发病死亡的可 能性是存在的;其早期诊断在扁鹊所处的春秋末期(关于扁鹊的生活年代后面还将谈到)也是 可以做到的。以望色断生死善恶的诊法,既见于约在战国成书的《黄帝内经》(简称《内经 》),也见于魏晋间王叔和、唐孙思邈等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