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也是丰富写作素材的主要源泉。如何读书颇有学问。大凡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的人 ,大多勤于读书并善于读书。面对浩瀚无涯的知识海洋 ,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 ,汲取我们需要的知识呢 ?怎样才能提高读书的效益呢 ?我们不妨学习一下古代学者倡导的“六义读书法”。一、读书要正义。所谓“正义”就是要弄清书中的理论概念。一般人读书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寻章摘句式 ,读得很细心 ,钻研每一段 ,以至每一句 ,这样读书态度令人敬佩 ,但其缺点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把所读书的主要观点、思想忽略了…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都知道,读书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必由之路,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能够有质量地生存,读书就是一条捷径。古人把他自己的智慧通过书本流传下来,是为了文明的一个延续,我们去读书也是为了延续这种智慧。我们都试图在生活中,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时候,自己能高质量地生存,通过读书是最经济的捷径。我们获得知识,获得生存的本领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我们通过书本获得知识;另一个是靠你的  相似文献   

3.
师福林 《教育艺术》2011,(10):27-28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有这样一个认识,即认为学生学习就是听讲、读书、作业,把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的容器,从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当把知识、技能、兴趣、态度、个性、价值观都作为学习内容,看成是经验获取的过程。一个人的经验,就是他的知识。读书学习是获取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而要获取直接经验,则要参加实践,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  相似文献   

4.
4月23日,又一个"世界读书日"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今天你读书了吗?书是我们无声的朋友,它总是无私地敞开自己的胸怀,将承载的所有的人类智慧奉献给你!请相信,知识就是一种力量,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与书相伴     
《新作文》2007,(4)
人生好比一次长长的旅行,在旅途中有快乐、有烦恼,也有很多思想。曾经有人把这一切记下来,就成了书。读书就是读许许多多的人生,读书就是叫你如何去生活。所以,读书的本质就在于阅世读人。人的一生要读很多的书。"人生始自读书时",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都在读书。幼时读书,为的是识文断字。少时读书,为的是博览群书,汲取知识。开始上小学,教科书是我们读书的主体。长大一点,  相似文献   

6.
之一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 有人说,很简单嘛。读书就是为了获取知识,为了得到一张文凭,为了将来可以在社会上立足。这些都没错,但这只是读书表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所学的知识基本上都是来自课本,所以通过读书才能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全面的了解.读书的过程就是对物理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要同时阅读几本参考书,通过对比,对某一知识才能加深理解.课本乃学习之根本.部分学生的物理总是学不好,原因就是不重视读物理书,不会在读书基础上打破章节界限,按知识条块归类,并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将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楚,由点到面形成知识网络.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也是提高综合能力的过程,也是使物理学习升华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专家呼吁我们教师,应当以读书作为工作生活的第一要著,而且我们也努力这样做。我深深敬重那些在清贫中仍然和书连在一起的教师们。另一方面我在想,如果读书总是和清贫的教师连在一起,“知识就是力量”的话语喊起来岂不底气不足?我们谈论读书的重要时,我们更应该谈论怎样读书有用,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都知道,读书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必由之路,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能够有质量地生存,读书就是一条捷径。古人把他自己的智慧通过书本流传下来,是为了文明的一个延续,我们去读书也是为了延续这种智慧。我们都试图在生活中,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时候,自己能高质量地生存,通过读书是最经济的捷径。我们获得知识,获得生存的本领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我们  相似文献   

10.
鲁忠群 《宁夏教育》2009,(7):118-119
读书是一个有知识人做学问的基本功,是一个文化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读书,能使人通晓古今,高瞻远瞩;读书,能使人洞明世事,虚怀若谷。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读书,更要在我们的校园大兴读书之风,共同构建书香校园。一、构建书香校园的关键在校长。校长要成为读书学习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点明了校长在学校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书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据说,一个人一生中拥有的三分之二的知识是从书本上学来的。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项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我们教书育人的首要任务。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50年前明确提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首先要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主要有:(1)爱读书、多读书;(2)一边读一边想;(3)认真做读书笔记;(4)经常使用工具书。  相似文献   

12.
专家呼吁我们教师,应当以读书作为工作生活的第一要著,而且我们也努力这样做。我深深敬重那些在清贫中仍然和书连在一起的教师们。另一方面我在想,如果读书总是和清贫的教师连在一起,"知识就是力量"的话语喊起来岂不底气不足?我们谈论读书的重要时,我们更应该谈论怎样读书有用,怎样使读书的教师成为教育社会甚至整个社会中最有力的竞争一群。  相似文献   

13.
经典的教诲     
关于读书的想法由来已久。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让我又不得不反省自己10多年来正在做的事。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毋庸详述,其中一点就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因为读书能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这是对抗浮躁的一个办法。这时有一种快餐式的读书方式很快流行起来。我们也是在读书,而且对那些畅销书可谓如数家珍,但是我们真正从书中获得了多少知识,又有多少书能够真的给我们心灵震撼呢?现在的书真的很多,而且哪一方面的都有,无论走进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有不少学者在探讨农村基础教育的得失,普遍结论为咱们中小学教育缺乏人文关怀。通俗地说,就是我们的教育仅仅是把知识、概念传授给了学生,而没有把文化、文明和健康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缺乏"有文化"的教师。"有文化"的教师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爱好读书,善于从中外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实际上,教师读书情况令人担忧,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队伍逐渐老化,知识的更新换代日渐落伍,部分教师甘于平庸,不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更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除了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人的底气哪里来?"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1)因有着特殊的身份,肩负特殊的使命的教师,读书是不能懈怠的人生功课,更是成长的动力源泉。书是不得不读的"活水"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不得不读书。著名语文教师王崧舟曾说:"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文化底蕴怎么修?只有一条路,就是读书。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王老师在这里明确给我们指出了文化底蕴怎么修的一条路:就是要读书。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的文明是我们前代多少世纪以来所累积而成的知识和纪念。我们只要能和前代学人的思想接触的话,我们就可以享受这种累积的文明。唯一能够这样做的,且可使我们变成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就是读书。任何事物都不能取代读书,演讲或银幕上的映画,在启发人智上,都不能有读书那样的力量。插图固然是说明一部用文字写出的  相似文献   

17.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前人说的读书体会,不是让我们通过读书去想入非非,而是指读书能使我们浮想联翩,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发现和认识生活的美好。所谓"开卷有益",最大的益处就是通过读书可以提高自身,改变我们生存的命运。人的一生会有许多陪伴的事物,而书籍则是我们最好的伴侣。"黄金屋"也好,"颜如玉"也罢,也许也是我们生活的目标,但盯着这样的目标,人生的意义也就显得急功近利和微不足道,我们应怀有更远大的志向和目标,这才是我们生存于  相似文献   

18.
不读书,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不读书,无以知知识的力量。校同是学习的“伊甸同”,我们在书香校园读书、思考、丰富思想;我们在心灵沟通中对话、感悟,品味生活;我们在求索之路上实践、发展,积淀人文精神。渎书,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幸福;读书使我们的思想更成熟、更健康。“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多读书”,让书香洋溢生命的魅力,这就是营造书香校园的收获。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决战中考,群雄角逐,谁能脱颖而出?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同学们马上要进入总复习阶段。复习的目的是:梳理知识、巩固记忆、综合提高,而梳理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读教材。现在有不少同学形成了一种坏习惯。首先是依赖老师讲,自己不会复习,也不愿意自己复习;其次是不愿意再去读书,尤其是数理化课本,觉得没意思,读不出名堂来,因为要考个好成绩,所以除了听讲以外就是苦苦做题,而没有真正领会怎样读书。谁都知道读书学习要“动脑”,问题是我们很多同学有脑用不上、不会用。下面我们谈谈总复习过程中,读书怎样用脑。一、印象思考复习时先将教…  相似文献   

20.
冰心奶奶教导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是对全国少年儿童的殷切希望。我们21世纪的少年儿童要勤奋学习,认识到当今是个知识竞争的时代,谁读的书多,谁的知识就渊博,知识面就宽,否则你就是一个孤陋寡闻的人。要把书当作老师,"书中自有黄金屋"不是没有道理的,要像小牛犊进麦芽地那样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