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鱼”人节     
大家看到这个题目肯定觉得很奇怪吧!四月一日应该是愚人节呀?怎么会是这个"鱼"呢?它们之间有何渊源呢?四月一日大清早,妈妈就把我拉起来了,说是要给我大开眼界,看什么"瑜伽"。我怀揣好奇,走到客厅,妈妈忽然把五条可爱的小金鱼拿到我面前,我一开始有点搞不懂妈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懵了一下,转而一想,我哭笑不得:"妈妈,你居然让我看这个  相似文献   

2.
每当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那些粉笔就会“下起雪”来,不仅会洒到老师的手上,还会“下”到老师的脸上。我听说粉笔灰对人的皮肤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呢!有时,一些粉笔写短了,大家就把它给扔了,这样多浪费呀!所以我就在想:如果能让粉笔既可以写完,也不会“下雪”那就好了。于是我就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希望能得到启发。晚上妈妈要出去,我看见她在涂口红,我仔细地观察口红,发现口红周围有个塑料套,不仅能保护手不被弄脏,而且还能把口红缩进放出,又卫生又方便。我马上联想到了粉笔。那粉笔不是也一样吗?如果能把粉笔套在口红套上,那不解决了吗…  相似文献   

3.
爸爸怕什么     
<正>你知道我爸爸最怕什么吗?怕蛇?怕老板?怕老婆?错!那他究竟怕什么呢?如果你想知道的话,还是和我们走一趟吧!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上城去买衣服。我和妈妈都买了漂亮的衣服,妈妈说要给爸爸也买条裤子,可爸爸总是摇头,我和妈妈硬把爸爸押进了服装专卖店。服务员阿姨热情地给爸爸拿了一条裤子,我一看,天啊!两只裤管可以装大象,可老爸一试,竟然拉到屁股处却怎么也拉不  相似文献   

4.
我发现妈妈也"撒谎"。什么,不相信?那就听我慢慢说来。妈妈有一个习惯,就是什么好东西都要留给我。有一次,夏日炎炎,爸爸特地买了一个大西瓜,回家切开一看:嗬!红红的瓜瓤,镶嵌着粒粒饱满的西瓜子儿。我禁不住口水都流出来了,拿了一块便咬。哇,又甜又凉又解渴,真好吃!咦,妈妈怎么不吃,只是站在一旁看我狼吞虎咽?我忍不住问道:"妈妈,你怎么不吃西瓜?"哦,  相似文献   

5.
她的背影     
<正>生活中,一名普通的保洁大妈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一次,我和妈妈逛超市,妈妈买了一大堆的东西。妈妈左手提一箱奶,右手提一大包食品,腋下还夹着一个钱袋。我说:"妈妈,我拿的东西少,我来帮您拿钱袋吧。"妈妈看了看我,犹豫了一下,不忍拂去我的好意,就把钱袋交给我,叮嘱道:"好好拿着,里面有钱和证件呢!一定要拿好!"我拍拍胸脯,自信地想:  相似文献   

6.
(三) 有一个六岁的女孩,每天都要妈妈提醒才去整理自己的床铺,如果不提醒她,她就不去整理。一天,妈妈看女儿又没整理床铺,就批评她说:“我给你讲了多少次啦!你为什么就记不住要整理床铺呢?”女儿回答说:“妈妈,你没有告诉我要记住嘛!”奶奶走去把床铺整理好了。妈妈对女儿说:“你看你不整理,却让奶奶来整理。”女儿说:“我和奶奶不一样嘛!奶奶退休了,没有事情做。”  相似文献   

7.
<正>一位老画家的小孙子在一次美术课上画了一匹长有翅膀的绿色飞马,结果遭到了小朋友的取笑,世界上那有绿色的飞马?孙子把画拿回家给爷爷看,爷爷一看乐了,问小孙子道:"你为什么给马画上一对翅膀呢?""孙子说:我想让它飞遍全世界!"那为什么把马毛画成绿色的呢?"因为  相似文献   

8.
初上讲台,我就不假思索地拿起粉笔按照教案上了一节课,从那以后,直至现在,我就一直采用"拿粉笔,按教案"的模式进行教学,因为大家都是如此,教师上课哪能不讲呢?我实在不放心. 当初,我接过教材与教参的时候,我该如何去讲课呢?这是我从事教师工作的第一个问题.我想起了:我以前的老师是"拿粉笔,按教案"给我上课的,我的左右同行们也是这样在进行着的,所以这是一种没有创新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9.
被妈妈冤枉     
<正>妈妈,我真的没拿您的钱!您为什么不相信我呢?不错,早上是您给我一百块钱让我去买鱼的,可村里卖鱼的叔叔说没钱找,让我下次再给。然后我把鱼拿回家,就将那一百块钱放在了您的抽屉里,这您也看到了呀!下午,我从同学家玩回  相似文献   

10.
寒假里,我回到老家过年。吃完年夜饭,我决定向爷爷奶奶要压岁钱。我把爷爷奶奶带到一个隐蔽的地方——千万别让妈妈发现,如果被妈妈发现我就会"死翘翘"。妈妈肯定会把我的压岁钱拿走自己用,还批评我:小孩子花什么钱?要花钱也是乱花钱!一听我要压岁钱,爷爷奶奶就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红包给了我。我急忙打开红包数起来,八百!哇!今年真是发大财了。我又蹦又跳开心得要疯了。有这么多钱干什么才好呢?是去吃一顿大餐,买一个玩具,还是买一本我最喜欢的漫画书……  相似文献   

11.
给杨树理发     
今天,我看见妈妈拿了一把超大的剪刀走进小院,我惊奇地问:“妈妈,你拿这么大一把剪刀干嘛呀?”妈妈笑着说:“我要给黄杨树理发呢!”“啊?黄杨树又不是人,也要理发吗?”我越发惊奇了。妈妈扬了扬剪刀说:“对,因为黄杨树如果不修剪,枝条就会长的长,短的短,很难看,而且如果不常修剪,枝条粗了硬了就很难剪了。”  相似文献   

12.
感受善良     
妈妈急匆匆地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单位里有事,让我自己打的去乡下看外婆。这下可难倒我了:平时坐车都与大人一起,而这次却自己一人。没办法,谁让妈妈没空呢!我犹豫了一下,便硬着头皮找车去了。在电话里,妈妈千叮咛万嘱咐:一是别让人“宰”了;二是别让人“拐”了;三是别让人“丢”了。妈妈还说,现在的司机心眼可黑了,近道不给你开,偏往远道行,上车时得告诉他:这条路我熟悉,别蒙我!听同学们说,上车得先看他有没有把计时器上的小圆片按下,如果没按,就自己动手。哦!对了,上车前先记下车牌号,万一他耍什么花招,就告他,让他吃不了兜着走!这是我从电…  相似文献   

13.
自制桂花茶     
暑假里的一个大清早,妈妈就把我叫醒。我穿上衣服,刚一出门,便闻到一股桂花的香气。只见妈妈正拿着一根长竹子,在桂花树上捅来捅去。她这是干什么呢?突然,妈妈说“:你快过来帮忙啊!我们今天做桂花茶喝。”咦,做桂花茶?新鲜!好玩“!快点去拿个干净的扫把和簸箕给我。“”哦。”我兴奋地答道。收集好桂花拿回家后,我和妈妈早已是气喘吁吁了。妈妈忙着把桂花放到一个大盆子里洗干净,之后,就让我在桂花上面轻轻洒上糖。最后,我们小心翼翼地把装桂花的盆子用保鲜膜包起来。第二天一大早,我就爬起来看我们昨天做的桂花茶,只见包了保鲜膜的盆子里有…  相似文献   

14.
如果妈妈给你一个苹果,爸爸给你一个苹果,奶奶给你一个苹果,皮皮,你手里一共有几个苹果?给我苹为果什?么爷爷不每天就知道玩游戏,作业写完没?过来,我出一道数学题考考你!……爷爷爷?爷爷工作忙,没时间给你苹果……他早退休了,明明整天遛鸟,怎么没时间给我?我的好孙子真会说话。……问你什么就回答什么!大伯和爷爷没有苹果。算了,那大伯为什么也不给我苹果呢?那我错怪他们了。唔……不过舅舅呢?前天他还往家里抱了一箱红富士呢!为什么他现在不给我苹果?那是舅舅单位发的,早就吃完了。你忘了,你去舅舅家的时候连吃带拿,苹果差不多被你消耗了一…  相似文献   

15.
打短工     
假日的早晨,我们一吃完早饭,妈妈便开始 做清洁了。 我看妈妈做清洁做得很辛苦,便对妈妈说: “妈妈,我来给你打‘短工’吧。”“那好呀,我正缺 一个帮手呢!”妈妈微笑着问我,“你给我打短工, 那你打算怎么收费呢?”我也笑着回答:“不贵不  相似文献   

16.
四岁那年的大年初一,我们全家去逛商场。刚一进门,我就被一双鲜红色的靴子吸引住了:那双靴子的颜色艳丽夺目,外形新颖别致。我迈不开步了,拉住妈妈让她给我买。妈妈看了看我脚上的靴子,皱着眉头:“你年前刚买的靴子呀!”“那我今天什么都不买了,只买这双靴子,好不好?”我央求道。妈妈看我实在喜欢,便叫售货员帮忙挑一双。  相似文献   

17.
第一节下课的时候,毛毛虫伸手到口袋里拿餐巾纸。咦?手指头碰到了一样东西!毛毛虫拿出来一看:是一包口香糖。老师规定过不可以带吃的东西到学校里来的,可是因为今天早晨比较冷,妈妈临时拿这件衣服给毛毛虫罩在校服外面的,而衣服口袋里的口香糖,是昨天跟妈妈在超市买的,毛毛虫忘记吃了。怎么办呢?要是让老师知道了她会相信吗?毛毛虫站起来又坐下去,心里想老师知道了一定会生气,一定会认为是毛毛虫故意不听老师的话!毛毛虫的手紧紧捂住袋口,就好像口袋里有一只蚂蚱会自己跳出来。怎么办呢……对,把口香糖分给同学,这样毛毛虫的口袋里就没有口…  相似文献   

18.
雪的重量     
2月份下了一场大雪,一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我和爸爸、妈妈外出看雪景。一路上许多树的树枝都被雪压断了,特别是有两家厂房的屋顶也被雪压垮了,咦!难道这看上去轻飘飘的像棉花似的雪有那么重?我望着被雪压垮的厂房问爸爸妈妈:这雪有这么重吗?能把那屋顶压垮?妈妈说:待会儿我们回去拿些雪称一下,看它有多重。我们回到家里,妈妈拿  相似文献   

19.
一天晚上,我照常喝了一瓶妈妈递过来的葡萄糖酸钙,喝完后,妈妈转身去扔瓶子,"噌、噌、噌……"我怎么突然长高了,哎哟!房顶都被我顶破了,长啊长……哎呀!我伸手都可以摸到月亮了。妈妈一转身,找不着我了,只看见地上有一双拖鞋,还有十个又大又厚的脚趾头。妈妈抬头一看,哎呀!巨人呀!他把我的孩子给吃了吧?怎么办呀?怎么办呀?妈妈急得大哭。因为我长高了、变大了,耳朵也变大了,可以听见很远地方的声音,甚至连瓢虫在  相似文献   

20.
一天,我把两张纸条,一条竖着贴在墙上,一条横着贴在墙上,然后让孩子和他妈妈猜哪一条长,哪一条短。妈妈先说,横的长。孩子盯着墙看了看,又拿尺子量了量,得出了横竖一样长的结论,高兴得连连大声说:“妈妈错了,妈妈错了!”是的,孩子对了,我表扬了他不轻易相信大人而坚持自己量一量的求实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