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赫提出“绘画六法”作为评画标准,作为中国古代画评画论第一个有系统的画论体系,影响至深。六法作为绘画艺术的形式批评理论,一定反映着谢赫对绘画,乃至艺术精神、性质的理解和把握。在其对被他品评为第一品第一人的陆探微的评论中,谓其能“穷理尽性,事绝言象”,而无一字提及六法。说明在六法之外,还有着一个更高的原则和精神。它一直潜藏着,从先秦直到后世,评画谈艺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遵循、坚持着它。  相似文献   

2.
有唐一代,文学、艺术全面繁荣并互相影响,题画诗创作兴盛,爱好绘画艺术的诗人杜甫,被公认为唐代题画诗创作的“第一人”。从盛唐到中唐,政治与社会、文化都经历重大转折,绘画艺术精神也同步发生重大变革。杜甫身处这一时期,高度关注绘画,以“诗人之眼”赏画、论画,其题画诗体现诗、画会通的美学思想:以“神”“气”论画,追求“传神”,强调“立意”;以画“遣兴”,在题画诗中表达山水隐逸的趣味与立意。杜甫的绘画艺术理念,体现出诗歌思想的影响,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绘画实践变革的动向。杜甫题画诗及其绘画观念入宋以后深得推崇,不仅影响了唐代画史的建构,也对“文人画”理念的生成与绘画创作实践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对传统文化的怀疑和否定,同样也影响着中国画的何去何从。黄宾虹的艺术实践是坚持绘画民族性和尊重艺术规律的时代性的具体体现,基于绘画发展观上的“宁迂毋妄”的主张是对中国画传统的重视和强调,是对艺术家的学术良知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呼唤,本文通过对黄宾虹的画学理论和绘画作品的研究,从而确认黄宾虹这一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元代观画理论承继宋代而来,在探讨如何欣赏“高人胜士”画作的问题上,汤垕《古今画鉴》标举“天真”之说,对宋代的士人画精神进行了有力弘扬,并初步建构出中国绘画史上追求“逸趣”的流派统绪。元人的题画艺术将诗性思维融入绘画欣赏中,在人品胸次、人格境界以及艺术精神等层面进行解读。题画艺术的情感性与观画品鉴的理论性相互辉映,共同推动着元代文人画的趣味发展与艺术诉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中国特有的“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影响下的中国画。它能融合其他外来文化艺术的优 点,确立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绘画抽象性的特点,中和艺术思想和行为上的极端性。  相似文献   

6.
浅谈水彩画     
水彩画是广为普及的一个画种.作为独立的绘画形式,水彩画形成于西方,是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而来的,由于它低廉的成本,使它在所有的色彩画种上有最大普及性.小学、中学以及初学绘画者都往往从水彩开始培养色彩感,此外,它的工具比较轻便,在户外写生时易于携带.由于水彩画采用的工具与所用材料和制作过程的特点,水彩画与其他各种绘画有着显著的区别.同时,也是因为这样的因素,水彩画具备了一个能够独立存在的画种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7.
形式精神论     
绘画,是视觉的艺术,它将我们熟悉的视觉世界用多种方式绘制出来,让人们面对它时,以非理性的情感和思维直接得到某种感受,这也是绘画艺术最有价值之处。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不少画家们总是刻意地去挖掘绘画的“哲学深度”,而这也正是在扼杀着绘画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本质,就是形式  相似文献   

8.
劳伦斯·宾雍在诗学方面的造诣,直接影响着他对中国画的理解以及对诗画关系的思考。宾雍将“节奏”视为诗歌与绘画的基本原则,以弥合诗画形式间的差异。他又从诗学的视角对中国画的“气韵”作出了丰富的阐述,并从华兹华斯等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表达中发现了中西艺术有着沟通的可能性。宾雍对中国画的认识没有局限于艺术史的概述,而是在研究中体现出了一种跨文化的诗画关系思想,不仅为欧洲人欣赏中国画树立了一个新的审美和思维方式,同时也以独特的视角为中国画研究提供了富有启发的实践范本。  相似文献   

9.
元代画家黄公望在其著作《写山水诀》中提出绘画四忌“邪、甜、俗、赖”。明清画家在尝试为这四个字作解释的同时,又提出一些新的评画标准,其中的很多观点对我们今天的绘画创作及品评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以黄公望提出的绘画四忌为出发点,重点梳理明清画家、评论家对这一绘画思想的认识,探讨“邪”“甜”“俗”“赖”之间的关系,试图更加深入地理解黄公望的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是具有中国艺术精神的、明显区别于其他画种的、有强烈个性特征的独立画种;中国艺术精神是中国文化的彰显;中国画个性特征是不同于其他民族绘画样式的独立的绘画艺术形式,只有中国艺术精神和中国画个性特征的完美结合,才能保持中国画的纯粹性,中国画在世界艺林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也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要了解中国造型空间艺术,首先要明确人类的空间意识,通过空间意识的分类来了解绘画带给人们的艺术空间感。从中国画造型空间的基础以及中国画造型空间的要点两个方面出发,来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进一步了解和体会中国绘画艺术中,空间艺术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2.
绘画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绘画种类繁多,从体系上可以划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两大体系.追溯世界绘画的源流,不难发现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  相似文献   

13.
克洛齐的“直觉说”在前卫画家中影响巨大,尤其对以“自我表现”为中心的各种流派发生重要的影响。“跟着感觉走…”的歌声回荡在年青人的心扉之中,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提倡“直觉就是一切”“绘画完全靠直觉”,“你感觉什么就画什么”等等。甚至在学生中提倡“绘画要在情绪好的时候才能画”“学生不想画时可以不来上课,这是艺术的特殊性。” 在许多高等艺术院校中,这些观点颇为流行,笔者曾和一些艺术院校的教师交谈过,他们很为奉行“直觉说”。至此,我想到,全国很多高等艺术院校之学风日下,实为令人感叹!如有的学院“一个班竟有95%的学生不到课堂上课,而封闭在宿舍和家中完成作业,”《艺苑88.4“我院教学管理初探”》我校美术班按学校规定,要能够维持正常之上课也很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轨迹来看,“个性化”的笔墨固然是山水画真正的血肉和灵魂,但其“程式化”的绘画语言成为了构造山水画艺术形象不可或缺的“骨架”。如果没有这个“骨架,”其“个性化”的笔墨也就失去了支撑它的身躯,因此我们应该肯定“程式化”的艺术原则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存在的价值和美学意义。中国山水画的“程式化”亦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随着绘画艺术的创新而创新。  相似文献   

15.
承德地域风情蜡染画的制作是秉承传统,在绘画技法基础上,提炼蜡染艺术风格,融入自己对民族艺术的体验和感受,将民间蜡染的冰纹神韵、蜡纹的肌理效果更好地与绘画艺术有机地结合,创造出具有承德地区特点的蜡染画作品。为我们的传统工艺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题画诗是艺术融合的典型与艺术接受的产物,它兼有诗、画、书的多重美,又体现着诗人与画家、图画之间的关系。元代题陶画诗有一百多首,从题材及美学意蕴上看,既艺术再现画中景象,发抒人生感慨和哲理内涵,又阐释绘画原理,上升到审美理性层面,并进一步了解陶渊明所体现的人生理想和审美追求,以及在他在元代及其后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精粹,至今还闪烁着无与伦比的光辉,自古以来,我国诗词与绘画之间就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古语有云:"翰墨无形画,丹青无语诗"便是诗与画之间紧密联系的最佳诠释。纵观唐诗宋词中描绘色彩的诗句并不少见,可见,将诗与画融合于一体,早已成为我国诗画艺术最高境界。本文将对唐宋诗词中的色彩美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罗红 《职大学报》2007,(1):83-84
中国的牡丹艺术源源流长,留下大量关于牡丹的诗词歌赋及绘画,给当代中国牡丹绘画艺术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当代的中国牡丹画在历史积淀之上,不断地推陈出新。欣逢盛世,今天的中国牡丹画家经过不懈的努力把中国牡丹画推向高峰。  相似文献   

19.
山水画作为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形式,通过艺术手法将自然对象升华为审美对象,在艺术处理中运用多样表现手法使各种对立矛盾的因素统一在一幅画中,形成协调而完美的画面.山水画家通过对生活(自然)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认识,运用取和舍、详和略、有和无、黑和白、藏和露、轻和重、浓和淡等虚实相生的处理手法.使种种矛盾因素相互转化,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本文试就山水画这种运用“虚”和“实”的辩证观阐述一得之见.虚和实的问题、虚实结合问题.从广义上讲,指的是生活和艺术的关系,美和真的关系.这是中国绘画类学中的重要课题.山水画可谓时空的结合体,形式美的规律更多地集中在虚与实的审美意识方面.艺术既是一种创造,就应把客观存在的真实化为主观情思的表现,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不但在画内,而且在画外,不但在笔墨之内,而且在笔墨之外,画内笔墨有穷尽,画外意境无穷尽.这也是虚和实的辩证关系.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即古人所谓的“立身画外,存心画中”.因此,虚实概念既是一个艺术意境的创造问题,又是一个空间观念和艺术形式的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画体,这种结构严谨,具有装饰意味的着色绘画样式,是中国绘画最早的风格和形态。一般而言,工笔画以线勾勒效色渲染的笔墨表现样式,在总体上呈现出精工细丽的审美风貌。但就其表现客体人物本身来说,不论是传统工笔人物画,还是现代工笔人物画,都存在着意象性的表现形态。中国画先有工笔后有写意,而写意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工笔,它们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画体。却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写意艺术观和一个共同的意象艺术方法。这一根本特性使中国画成为有别于任何写实艺术、抽象艺术、装饰艺术的意象,而立于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