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鲜活教材。我教学五年制人教版数学教材“正反比例关系”这一章节时,学生在课堂上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两种判断正反比例关系的方法,并且会运用正反比例关系解答应用题。  相似文献   

2.
正反比例应用题是“比和比例”这一单元的教学难点,要扎实地组织好系统的复习。一、基本训练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正反比例的意义,理顺正反比例中量与量的“对应”关系,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 1.(1)从甲地到乙地,所  相似文献   

3.
正比例和反比例在教材中是分开安排的。由于各自单一出现,教学时学生往往不重视分析和判断,从而出现正反比例的易混和易错现象,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据此,我打破了原来教材的顺序,按照意义、判断、应用题的顺序,重新组合教材,采用正反比例对教的方法。在教学中,突出正反比例意义这个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突破判断这个难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讲清意义,打好基础正反比例的意义是教学的重点,是判断的依据,是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能力的基础。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表格直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概括出正反比例的意义,使学  相似文献   

4.
正反比例的意义,教材安排的是分开教。先讲正比例的意义时学生掌握得较好;但学到反比例的意义时,两者就开始混淆了。如果把正反比例的意义同时教,在联系和对比中揭示规律,理解概念,组织训练,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揭示规律、建立概念。在掌握常用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填写并观察讨论以下表中两种量的变化规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学习正反比例,难点是对成正比例的量还是成反比例的量的判别。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量的变化关系,提高学生对成正比例的量还是成反比例的量的判别能力。  相似文献   

6.
季敏 《良师》2002,(10)
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如果它们的商一定,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如果它们的积一定,这两种量成反比例。第二,设未知数为X。第三,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比例式。第四,解比例,检验并写出答案。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缩聚反应的理解,在应用化工实验课程中增开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合成实验;摈弃传统按部就班的实验方法,通过正反实验的对比,将学生分组,分别探讨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比例及胶水的pH值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增强学生的实验兴趣,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8.
[复习要求]巩固判断正反比例的知识,使学生能正确、迅速、灵活地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复习过程]一、出示课题。提出本节要求(略)。二、复习解题关键和判别方法:1.解题关键。问: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答后板书:解题关键——正确判断)追问:根据什么去判断?(正反比例的意义)再追问:正反比例意义各是什么?指两名学生回答。2.判断方法。师:成正、反比例的两种量,它们扩大、缩小时,各有什么规律?如何根据这种规律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呢?答后出示  相似文献   

9.
一、复习要点 1.比的意义和性质。包括比的意义;比值;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化简等。 2.比的应用。包括比例尺;按比例分配;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的判断;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等。  相似文献   

10.
比例是小学数学中的传统内容,通常包括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及解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等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  相似文献   

11.
统编教材中关于比例应用题,从判断、列式到解题,都作了较大改革.用两种相关联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和商是否一定来判断正反比例关系,用简易方程来解比例应用题,使整个小学数学应用题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处理,紧紧围绕基本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过去,按教材编排的顺序,教学正反比例,都是先教正比例,再教反比例。学生刚开始学正比例时,比较顺利,但学到反比例时,就有些辩别不清,当把两种比例并在一起综合练习,就更易混淆了。针对这一情况,我把这部分内容重新组合,同时教学正反比例的意义。由于练习内容多样,学生要通过分析、对比才能作出判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还能缩短课时,收到较好  相似文献   

13.
正、反比例的意义,一般采用分别教学的方法。这样教的弊病是:讲正比例意义时,学生学得头头是道,讲反比例意义以后,就出现概念上的混淆,经常在判断正反比例时出错。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把正、反比例意义的教材组合在一起,分两节安排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一节,是在学生已学过一些常见的"三量"关系及有关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后面学习比例应用题的关键所在。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前,学生遇到的大都是某一组具体数量之间的关系,而学习正反比例的意义需考察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并且要用字母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此,问题就显得抽象、概括,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分步考察,揭示意义成正、反比例的量的主要特征有:(1)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2)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  相似文献   

15.
在正反比例的教学中,有两个特殊的问题应该引起注意。一、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不一定。在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时,有类似如下的题: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李总泛习教学中,常出现"炒夹生饭,的现象,师生均感枯操无味,X习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间题,我采用下面几点作法,收到了良好效益。溉草戴摆介鬓鬓霖气~~~~砂学数学总复习教学的一大关键。为此,我采用了"摸清底细,对症下药.的作法。例如,教学心比和比例,复习课之前,我精心编制了一份试卷,对学生进行了摸底考试。结果发现,在全班54个学生中,有48人对"15:20化简后是哥"一题判为错误;对是否成正反比例的题目判断,许多学生的答案也是错的。  相似文献   

17.
教学文摘     
教学文摘优化组台教学内容的几点尝试一、以旧引新。教学中,教师每教学一新知识时.都要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主动获取知识。二、联系比较.教师应注意充分挖掘教材的逻辑因素,加强联系比较,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如讲正反比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课堂实录] [片段一] 师:(课前发给每个同学一张印有正反比例实例的纸)谁能很快判断表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生:自由表达(重点说明判断的依据)。师:我们曾经从“数”的角度学习了正反比例的意义。简单地说,比值一定成正比例, 积一定成反比例。那么你是否想过,如果把有正反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图像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做数学”从“形”的角度继续学习正反比例意义(幻灯片1),相信你一定会有新发现。(出示活动要求幻灯片2)  相似文献   

19.
利用正反比例关系来解物理题时,能使解题步骤简单、快速、准确、清晰。现结合事例说明它的妙用。  相似文献   

20.
1.明确目标。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②明确关系式,并能够根据关系式解决问题;③在自主学习中感悟"对应"、"不变"等数学思想并能在解决问题中灵活应用。教师设计导学案时应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准确制订学习目标,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人为拔高。学生在新授课开始前就明确学习目标和探究方向,可以促进学生在各个学习环节中主动地围绕目标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