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论饶勒斯     
让·饶勒斯是法国近代史上一位风云人物。他的实践和理论不仅对当时的法国而且对国际工人运动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史学界历来说法不一。在法国大致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他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反战英雄;二是说他是伯恩施坦式的修正主义者;三是称其为幻想家、法国奸细.在苏联,有人称之为反对反动派和反对战争的勇士,也有人将他说成是无政府工团主义分子。在我国,多年来饶勒  相似文献   

2.
创意话题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呼声,邓小平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但是,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悍然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这场战争,牵动着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心。看到“战争”二字,你想到了什么?请以“战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题自拟,文体不限。古今中外描写反战的精彩句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尽管世界这样,我仍相信,人们的内心深处其实是向善的。(安妮·…  相似文献   

3.
美国作家赫尔曼·沃克的长篇小说《战争风云》,是七十年代风靡美国的名著。在我国,《战争风云》的中译本于一九七九年四月出版之后,影响很大,是解放以来三十多年中我国销售最广、最快和影响最大的美国当代小说。《战争风云》在中国受到如此欢迎,使美国出版界感到十分惊讶,连作者本人也感到意外。赫尔曼·沃克在我国读者中间,是个比较陌生的名字。其实,他早已是颇负盛名的老作家了。美国文化界权威人士、名记者、名作家白修德认为:“目前美国只有四个小说家可以说是技巧精通的头流作家。”其中第三个就是赫尔曼·沃克。由此可见他在美国文坛上的声望和地  相似文献   

4.
在俄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列夫·托尔斯泰是最复杂的文学家之一。他是个有名望的贵族,却维护农民(奴)的利益;他反对专制制度,却又宣扬“勿以暴力抗恶”的思想。列宁科学地揭示了这种矛盾现象产生的根源:托尔斯泰是“宗法制农民的代言人”,因而也是十九世纪最后四十年间“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他的这种复杂性,在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中反映得最为充分。  相似文献   

5.
去年美国全国性刊物《美国史杂志》聘我为特约编辑。在两月前我收到的季刊(1992年12月出版)中,读到一条图书广告,书名为《本杰明·富兰克林和威廉·富兰克林:爱国者和勤玉者》。原书还未见到,但广告却引起一些翩翩浮想。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建国早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对于美国独立革命运动所立下的功绩彪炳显赫。他能顺应明代前进的潮流,由一个忠顺的不列颠臣民,转向一个坚定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革命者。这种转变足可说明,他是一个正直英明的识时务者。 1757—1762年间,富兰克林是宾夕法尼亚殖民地立法会议的驻英代表。他驻节伦敦时,正值英法“七年战争”。当时他发表演说,反对同法国早日媾和,并在1760年匿名刊行一本小册子,题为“大不列颠与其殖民地间  相似文献   

6.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家,世界名著《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他热爱文学、也热爱数学.下面两道题是他与少年朋友在一起时出的,人称托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和平是当代世界一大主题的理论,是我国制定内外政策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前提;将维护世界和平与反对霸权主义联系在一起作为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方针,指明了我国国际斗争的主要方向;和平共处原则的流畅发挥,不仅妥善处理了一系列棘手的国际问题,而且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找到了一条更加切实可行的道路;邓小平虽不曾明确提出过中国“和平崛起”的概念,但我们可以从邓小平的话里话外、字里行间发现“和平崛起”理论的真谛,他是中国“和平崛起”理论的最早倡导者。  相似文献   

8.
(一) 在世界历史上,拿破仑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有一点颇为相似之处,即都出现过一个企图征服整个欧州的冒险家,这就是十九世纪初的拿破仑和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代的希特勒。他们两人在自己所发动的战争中也的确几乎占领了整个欧州大陆,最后却都失败了。关于描写这两次战争的小说很多,但是全面描写拿破仑战争的历史小说迄今只有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而全面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小说迄今只有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文豪,他的《战争与和平》早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的杰作之一。赫克曼·沃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即开始发表作品,七十年代他的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大潮引进了大量西方的学术论著和科学思想,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英国学者卡尔·波普尔独创性的科学思想。他的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哲学在中国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他阐发的具有科学本体论地位的“世界3”理论,为我们倡导的“科技立国”纲领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理论基础。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长期主宰全球局势的雅尔塔体制崩溃,东西方长期对峙局面结束了。当今世界,已经从两极“冷战”格局走向和平、发展格局,从政治军事战争走向经济贸易战争。经济贸易战争的核心是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为了赢得经济贸易大战的胜利,为了在…  相似文献   

10.
战争     
有个老师刚刚结束一个教学单元:战争与和平。他问学生:“你们有多少人是反对战争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列夫·托尔斯泰以长篇小说家著称于世,人们通常把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合称为“三大部”。这三部长篇巨著由于思想内容的不同,在体裁上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显示出托尔斯泰对艺术形式的艰苦探索和可贵的创新精神。一在《战争与和平》创作的刊期,托尔斯泰力图寻找一种适当的艺术形式,借以概括广泛的生活内容和描绘史诗性的历史画面,实现其非凡的艺术构思,完成宏伟的创作任务。托尔斯泰在为《战争与和平》写的一篇序言的草稿中,回顾自己开始写这部作品时  相似文献   

12.
伯爵的土坟     
“按人民的方式生活。”托尔斯泰说。就是这个大贵族出身的人,这个写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被列宁称为“俄罗斯革命的镜子”的大文豪,他的墓称不上墓,而是一堆土。  相似文献   

13.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绝大多数文学家都是“战争协力者”,然而战后关于战争责任问题的声讨和追究却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半途而废。日本战后文学的总体倾向,实质上不是反对“战争”,而是反对“战败”;不是反省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而是刻意表现日本人本身的受害。更有一批作家反抗战后的和平秩序,发泄对战败投降的不满和悲哀,甚至公开为侵略战争辩解。而揭露侵华战争罪恶,真诚反省的作家,半个世纪以来寥若晨星  相似文献   

14.
<正>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19世纪的大文豪。他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小说享誉全世界。至于如何读书,他也有个性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方法。一、善于总结和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并加  相似文献   

15.
席琴(以下简称“席”):在世人心目中,列夫·托尔斯泰(以下简称“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他以《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不朽著作而蜚声文坛。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托尔斯泰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巨大的文学成就似乎掩盖了他在教育领域所做出的出色成绩。王新炎(以下简称“王”):这多少有些遗憾。特别是读了你推荐给我的《托尔斯泰论教育》这本书之后,更是觉得遗憾;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府新世纪前10年阐述的十点反恐立场和政策是:恐怖主义是危害当代世界主题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公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向世界公布中国境内恐怖组织,严打中国境内恐怖组织;反对在反恐上搞“双重标准”;反对随意发动“反恐战争”,滥伤无辜民众;反对将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与某民族、宗教,国家挂钩;反恐要加强国际合作,发挥联合国的协调作用;反对核恐怖主义;反恐要标本兼治,重在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社会根源;反恐要服从和服务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7.
让·饶勒斯不但是法国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著名政治活动家,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本文仅就其史学思想作一评述。一 1859年9月3日,侥勒斯出生于法国塔尔纳省卡斯特尔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878年,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希腊文学和哲学系学习,1881年在该校毕业后去图卢兹大学任讲师。1885年,第一次被选为议员,从此开始了长达21年之久的议员生涯。在布朗热事件危机时期,饶勒斯坚定地反对这个事  相似文献   

18.
艰难的审判     
“9·11”恐怖袭击已经过去两年多。涉及“9·11”一案的惟一嫌疑,一个叫穆萨维的人,却还没有能够正式展开法庭审判程序。这个由美国司法部长阿希克洛夫特亲自过问的刑事案件,在联邦法庭上搞得司法部头痛之极。穆萨维一开始就表现出对美国司法的蔑视和仇恨,他公开表示不接受美国法庭的审判,拒绝法庭为他指定的辩护律师。他承认他是恐怖分子,忠于奥萨玛·本·拉登,是基地组织派来从事恐怖袭击的。这一点他从来就直言不讳。可是他也从一开始就说,他和“9·11”事件没有关系,和在“9·11”死去的那19个恐怖分子没有关系。和“9·11”事件有没有…  相似文献   

19.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公认的艺术大师。本文以托尔斯泰最负盛名的“三大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为对象,对它们的三种最明显的艺术特征——“心灵的辩证法”、“别致的结构,广阔的画面”、“自然风景与人物心理的‘比照”’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爱尔维修     
克劳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1715—1771),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也是启蒙主义思想家之一。他不但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还反对封建国家制度,反对掌握在教会手中的学校。他的著作《论人及其智力和教育》,死后才出版。爱尔维修反对天赋的观念,认为人的才智是在环境影响下造成的,而统治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对人的成长更有重大作用。他指出,当时统治者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