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水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那张黝黑的脸庞,那是多年来在新闻和事业的道路上历尽曲折磨练而形成的光彩……。1976年12月,王水林由老家湖北入伍,来到了南京军区某坦克师修理连,当了一名无线电修理工,还担任片战一上文化普及课的教员。那时,他用螺丝刀修理无线电!或是站在黑板前讲课的时候,是绝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上记者”的,说来凑巧,还是一位采访他外J战士报道员把他引上了新闻之路。一次,~位报道hi采访了他的事迹后,把写好的稿子拿给他看。他仔g田看了几篇,暗自掂量,这样的稿子自己也能写,别人能当报道员,我为啥不能…  相似文献   

2.
郭道庆,一个普通的团级单位政治处主任,在沈阳军区联勤部系统,熟悉他的人都说他:“这人,不写稿难受。” 23年前,他从湖北农村刚入伍时,领导见他聪明、机灵,想安排他当汽车兵,不想面对众新兵梦寐以求的方向盘,他偏偏喜欢舞文弄墨,指导员便让其当起了司机兼文书。 一日,连队到驻地“五保户”王大爷家挑水、劈柴、扫院子。事后没几天,当地报纸便以《子弟兵的深情厚意》为题报道了此事,署名:郭道庆。一时间,他成了闻名全团的“秀才兵”。新训一结束,他就成了团政治处的报道员。当年,他采写的消息、通讯居然爬上了《前进报》…  相似文献   

3.
人们都说,他是一支“笔杆子”。18年来,他的工作虽在不时地变化,但他执著勤奋地笔耕没有改变,理论文章、调查报告,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了500多篇。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成功在于他执著笔耕的志向。1976年,他入伍来到部队后,尽管任务重,条件差,却始终坚持认真学习,不丢报道这一行。入伍第一年,他利用休息时间写了反映连队生活的稿件100多篇,年底只见了一篇。第二年,连队执行国防施工,他白天参加施工,晚上坚持在煤油灯下写稿到深夜。这年,他写的稿件在《前卫报》见了7篇。为此,他荣立了三等功,后来调到连部当了文书。营领…  相似文献   

4.
某军械仓库政治处主任叶健,对报道人员精心培养,热情关心,使仓库的报道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在职4年,该仓库连续4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4年前,叶健从繁华的都市来到这沂山深处的某军械仓库。上任伊始,他发现该库连续6年没被电台报刊用过一篇稿的落后状态后,当即建议举办新闻写作培训班,并请来驻地报社的编辑、记者,为报道员们讲授新闻采写技巧等知识。他还订购了《新闻与成才》等近10余种写作刊物,组织大家边写作边学习,不到半年,就培养了5名能够独立见稿的报道骨干,在省市级电台报刊见稿30多篇,为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5.
某仓库政治处主任王静远来单位任职不到一年,该仓库就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刊播稿件百余篇,这些成绩的取得固然与报道人员的辛勤工作分不开,但大家心里都清楚,每一街稿件无不倾注着王主任的心血和汗水。让包子一天下午,单位机关食堂做的是肉包子,刚从会议室开完会的王主任,把文件放到办公室后就直奔食堂,可掀开蒸笼,里面只剩下最后几个了。因为散会晚,王主任饿极了,抓起一个就往嘴里塞,刚吃了半个,突然想起刚才路过报道组时,发现报道员小吴还在办公室。王主任想,他肯定是在赶写昨天在业务现场会捉的“活鱼”而忘户吃饭。便把剩…  相似文献   

6.
翻开某海防团的荣誉册,其中新闻工作有浓彩一笔:去年,他们不仅彻底摘掉了落后帽子,还以在《解放军报》、《前卫报》等军内外报刊、电台见稿430篇的好成绩,在某要塞区评比中第一名,并被山东省军区评为先进单位。对此,官兵们无不动情地说,头功应给在乾坤主任。严厉的领导去年2月初,庄乾坤从上级机关调到该团任政治处主任。当他得知由于团队担负着某重的海防守备任务、个别领导对新闻报道有偏见,致使报道组织瘫痪,人才流失,连年走不出后进的情况后,和蔼的脸变得严肃起来。参加第一次党委会,他的讲话围绕着新闻报道讲了足有十几分…  相似文献   

7.
146医院政治处主任乔金平,善于给报道员出点子,想点子,定点子,对报道工作倾注了自己一副火热的心肠,报道员亲切地称他──“点子”主任。实点子。报道员(特别年轻报道员)写稿子,由于上稿心切,往往出现一些“艺术”拔高现象。乔金平主任每次把关审稿子,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不留情面地把水分拧干。一次报道员小李采写了一篇医院为老区群众服务的稿子,将13人组成的医疗队写成了30人,乔主任在审稿时认真严肃地给以纠正,并十分诚恳地告诫小李:写稿要求真务实,遵守新闻的真实性,不能把文章写得花里胡哨。5年来,146医…  相似文献   

8.
提起某团政治处主任孙如意,报道员们总是竖起大拇指夸不完、赞不够……1993年底,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孙如意走马上任该团政冶处主任。当时,团里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报道组,新闻报道工作处于低谷,一年内共上稿5篇。他上任不久,首先从政治处挤出一间房子作为报道组办公室,把原来的新闻干事从日常生活的杂事中解脱出来,专职负责报道工作,并在机关会上多次强调,无特殊情况不得给报道组人员安排勤务性的工作,以保证报道组人员有充足的采访和写作时间。他听说在团里烧锅炉的战士小曹擅长写作,已有文章在报纸上露面,通过调查,马上把小…  相似文献   

9.
1996年初陈艺园由组织干事提升为第141医院政治处主任后,熟悉他的朋友都不免为其捏一把汗,因为当时政治处的现状是:组织、宣传干事都是刚改行的业务干部,新闻报道骨干也已调走,这对政治机关来说好比伤筋动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这个摊子,担当主任这个角色——难。谁知道,两年过去,141医院政治处连年被分部评为先进政治处,陈主任用实际行动给朋友们一个圆满的答复。熟知政治工作的同志,喜欢把政工文章、新闻报道、对台宣传称为三个关口,因为这三个关口最能显示政工干部的文字水平,是衡量政治机关业务素质的窗口c…  相似文献   

10.
有着20年兵龄的武警某医院政治处主任裴进堂,在武警河南总队政治机关算得上是位尽人皆知的“笔杆子”,却少有人知道他是画家。 裴进堂出生在豫北南乐一户农民之家。幼时随祖父一起生活,祖父不仅做得一手好木匠,还画得一手好画。 “挥写意中象,抒发胸内情”。这是裴进堂从小就有的一个五彩斑谰的梦,希望长大了当一名笔走龙蛇、淋漓挥洒的画家。这一理想就像一粒种子似的,在他的脑子里逐渐地生根、发芽、生长。读初中时,他在班上已成为能写会画的“小画家”了。 1980年,裴进堂投笔从戎。火热的警营生活,为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  相似文献   

11.
与他坐在一起聊天,总感到就是在学习,他身上有让人学不完的知识。翻阅他已发表过的稿件剪贴本,一篇篇新闻作品,是他用爱的音符谱写的一曲曲军人赞歌。他叫于洪波,现任济南军区第107医院政治处主任。他入伍18年来,没停下手中的笔,多次被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多次立功受奖。1981年10月,以2分之差高考落榜的于洪波带着作家梦,踏进了驻抚顺空军某部的大门。入新兵连第三天,军营那互帮互助的战友情深场面,激发了他写作热情,他拿起笔来试探着把当天发生在新战友之间的好事写成稿件投给了《空军报》社,没想到稿件寄出第…  相似文献   

12.
在侦察英雄杨子荣战斗过的林海雪原,有一位被称为“快枪”、从报道员走上领导岗位的人,他就是209医院政治处主任董明。1976年,董明怀揣军旅诗人郭小川的几本诗集,告别常州12中学,应征至北疆长白山脚下某仓库哨所。置身群山绵亘、溪水淙淙、獐狍嬉戏的哨所,他生发灵感写下了《长白情怀》一诗,寄给《吉林日报》,不久便在副刊版登出。“我的诗见报啦!”手捧散发油墨芳香的处女作,他兴奋地面山而吼,以至一只野鸡惊慌远适。哨所傍山而居,吃水较难,而偏又浪费严重。见此,战士陈国华发明了一个自动节水器,解决了这一困扰哨…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一个团级编制的后勤医院来说,能一年在报刊、电台见稿百篇是不容易的。报道人员都说,这成绩应当首先归功于“老报道”出身的政治处主任沙锦军。“选种”医院报道面比较窄。有人把医院宣传报道工作说成“有心栽花花不开”。”沙主任却说,事在人为。要把报道工作搞好,首先要有人才。而眼下,政治处编制只有4名干事,一名老报道员,既放电影,又办简报,成了公差兵。为了充实报道力量,沙主任把工作重新作了调整,除了把这名报道员专职专用外,又从战士中挑选了业余爱好新闻写作的人才,建立了报道组。没有办公室,他把医院分给他的一…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沈阳军区某装甲团的报道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不仅培养了新闻人才,也促进了军事训练、政治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该团不仅全面建设在师里站了排头,而且新闻报道工作也名列第一,多年被  相似文献   

15.
在常年担负青藏高原运输任务的兰州军区某汽车团,只要一提起该团的新闻报道工作时,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俄们有一位关心、支持报道工作的好主任!”把我的那间卧室给报道员“小于,今后你就搬到我办公室隔壁那间卧室住”。原来,报道员经常加班写稿,有时,一熬就是半夜。小子的宿舍又高办公楼很远,上下班很不方便,因此,小于常常夜宿办公室的桌子上。当漆主任得知后,马上将自己的那间卧室变成了报道员宿舍。从那以后,小于便在那间宿舍里刻苦地钻研写作,仅半年时间就在军地报刊上稿近百篇。再难不准报道员再苦不着秀才兵要搞好新闻…  相似文献   

16.
去年,南京军区某炮团新闻报道工作成绩不俗,在《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和省以上报刊上用稿近200篇,政治处干部人人见报5篇以上,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政治处”。取得如此成绩,大家说,政治处主任周建平功不可没。(一)周主任是去年走马上任来到炮团的,刚到团里几天后,就使他有一种“让我欢喜让我忧”之感:喜的是政治处几位干事写材料很有一手,好多材料被上级转发,有的甚至被总政转发;忧的是机关干部结合工作搞报道却还不多见,有的是干了多年的老干事,报纸上至今只字未见。周主任心急啊!作为政治机关干…  相似文献   

17.
某仓库政委李树耀对新闻报道工作十分重视,在他上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该仓库就走出了报道工作的低谷,在中央级报刊、电台上搞80多篇。李政委到仓库上任后,发现报道员整天条在机关闭门道车,写出来的稿子新闻性不强,命中率不高。他便和报道员一起查根源,研究怎样深入基层挖掘有价值新闻的问题。为了带头下基层,扬捉有价值的新闻,李政委打起背包住进了仓库的勤务连。在勤务连,他通过了解发现,连里有名叫孙涛的战士,家是陕西西安市的,父亲是西安市一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母亲是一家财会公司的经理,孙涛自己入伍前是西安市个体出租…  相似文献   

18.
一踏入高中日书房,见正中挂着一幅行云流水般的横幅”学贵有恒”。对此,我可谓是“局中人解局中意”,我明白,横幅上的短短四个字,勾勒出了高中日十年来在新闻写作道路上艰难跋涉的曲折途径,也折射出了他那惊人的毅力和耐力,那倔强的性格和不屈的意志……“十年磨一剑,今朝从头说”,高中日的话匣子一打开便滔滔不绝,这我知道,每一个从事过新闻工作的都有几本“苦难经”,然而令我们吃惊的是,高中日在业余从事新闻报道工作长达五年的时间内,没有上过一篇稿子。其间,虽然他无数次地心灰意冷过,但却一次也没有撂下过笔。让我们追…  相似文献   

19.
一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新闻·新秀·新作》摆在案头,书中美本数十名新闻工作骨干的小传和作品。一篇小传写出一个新面孔,一篇文章反映一件新鲜事。它们留下了新星们在新闻道路上踏下的坚实脚印。其中一篇《史云政小传》,是这样开头的:史云政,1976年入伍,历任战士、排长、指导员,机关文化、组织、干部干事和政治协理员,如今是陆军第60医院政治处副主任。履历里小传主人的工作与新闻写作只是业余的缘分。在近20年的军旅生活中,史云政对新闻写作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他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爬格子上,并坚信:文章功自磨项出。…  相似文献   

20.
151医院政治处主任王玉峰有个称谓——“笔友”。这是那些爱好写作的医生、护士、还有刚入伍不久的新战士送给他的。王主任喜欢读报,处里订的10多份报刊,他总是一天不漏、一份不少有重点地看个遍,即使是出差,回来后,也要把所有的报纸洲览一遍。除了看报,他把节假日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新闻写作与学习上,他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星期天是和妻子孩子度过的。他女儿在一篇作文中写道:“……爸爸除了吃饭、睡觉在家,其余时间连他的影儿都见不到。今年,我已经10岁了,在我的记忆里,节假日爸爸没陪过我上过一次公园。一个星期天,我在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