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时间的维度看,自文明起源始,以商业贸易和人员往来为主的和平交往就是不同文明间关系的主流,暴力冲突只占极小比例;冲突是古文明交往的另一种方式,在冲突中,古代诸文明间增加了彼此的了解,扩大了已知世界的范围,促进了不同文明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文化交流和语言接触已是不可避免的,因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交流必然产生语言冲突,本文以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媒介的观点,审视当今社会的一些语言现象的本质,进而论述语言冲突是客观的,不会动摇民族语言的根基,因而是不可怕的,待民族文化汲取外来文化历经冲突——磨合——融合过程达到重构后,语言冲突自然消弭,文化交流和语言冲突共同促进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观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而日益为人们所认同,在网络经济时代,因特网成为人们制造财富并与世界密切相融的重要通道,人们在使用它的过程中也在不知不觉地接受它的创造所具有的文化传统和文明成果。仿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的同时,文明的“全球化”已经到来。本文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尚未到来,未来世界的文明只能是而且应当是各种文明的汇合与交融,弘扬每一种文明中有利于全人类的因素,抛弃其中的糟粕,最终在不断的冲突中形成有利于全人类且为全人类所共同接受的新文明。  相似文献   

4.
民本文化与民主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近代以来政治现代化的历程来看,始终存在着民本文化与民主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问题。中国传统的民本文化虽然有其合理性,但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为专制政治服务的臣民文化;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企图超越民本文化的历史局限性;近代从西方传入的民主文化对民本文化提出了挑战;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本质上是实现政治民主化,而民主化又不能脱离民族化,因此在政治文化建设中必然把民主文化与民本文化融合起来,才是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文明,是人类开化和进步的标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文明差异。“文明冲突”是文明互动的结果。从进步的意义上说,“文明冲突”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各种文明通过“冲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吸取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发展壮大本文明。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崛起论"引发思考,借鉴公理化方法,归纳与分析中西方文化公理体系的主要公理,经过初步比较中西方文化公理体系的差异及其发展路径,评析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从而得出:中西方各自有其独立的公理体系,可以求同存异,但无法强加给对方;中华文化体系曾一时不敌西方文化体系,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中西方文化公理体系的差异可以导致某些理念的冲突,但它不会威胁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7.
8.
冲突与融合:大学组织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文化是特定组织的一套价值观、信念、态度和行为规范,它规定着人们的实践方向.大学组织文化包括学者文化、学生文化和管理者文化.学者文化存在利他和利己的冲突,学生文化有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冲突,管理者文化有效率和组织目标的冲突.而坚守大学核心精神、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管理中实施权变管理,是消解大学组织文化冲突、融合大学组织多元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影片作为媒介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功夫熊猫》系列影片为研究素材,探讨文化意象现象。从影片的文化符号中,探索中西文化意象之间的差异与融合现象,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跨文化交际之间的文化障碍。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文化是以深厚的理论积淀和前沿的学术研究为主,注重研究性、思想性等。中小学文化主要是对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注重实践性和日常性。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合作存在文化冲突与融合现象,二者在客观上存在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现象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互补互惠的条件。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需构建共同的组织文化、促进制度文化的融合、构建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与平等的话语权,以实现大学"研究型文化"与中小学"教学型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湖湘文化在内外交困的近代社会,受到西方文化的严峻挑战.湖湘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接触中,既表现出"惟我独尊"、"舍我其谁"的傲慢文化心态,又表现出虚衰受益、博采众长的非凡气度.湖湘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搏弈中,经历了一个由疑惧、排斥到被迫接受,再到主动融合的漫长过程,最终实现了近代文化的转型,并孕育出了湖南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群体,湖湘文化从此光耀寰宇.  相似文献   

12.
黄莉莎 《文教资料》2010,(22):52-55
翻译在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历史中起了重大作用,但也受到来自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以翻译和文化的相互关系为视角,论述了翻译和文化的多元融合与现实冲突现象,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探讨了认识这种现象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法律文化的交流与冲突逐渐增多,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较之以往都有了质的变化.中西法律文化冲突的趋势必将经过调适而走向消解与融合.正确把握和认识这一规律,对于我们恰当处理中西法律文化关系、构建当代中国先进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于百家争鸣,学术界一般都从阶级关系、政治倾向进行研究。本文在同意上述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百家争鸣的出现,和当时华夏文化圈内部存在着不同文化特征的区域文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诸子百家的争鸣是不同区域文化在接触后的冲突,而争鸣中各家的相互吸收则表明不同区域文化在冲突中逐渐走向融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百家争鸣不仅在我国学术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为西汉中期中华民族统一文化的最终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美国教授亨廷顿93年发表的“文明冲突”论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本文试从亨廷顿的观点出发,批驳其谬误,为近几年西方国家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及围堵、遏制中国做一些浅显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于目前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使用职业加实践的分析方法,利用过程性建设原理,引用典型高职院校事例,对现有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中一些初步的、误导性的、不深入的做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7.
文明是决定和影响人类活动的长期的基本因素。冷战结束后,特别是随着“文明冲突论”的提出,各种文明观的讨论逐渐演化成文明学的各种派系。当前主要有三种文明观:文明冲突论、文明对话论、文明交往论。在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实践中应承认并维护文明的多样性。文明发展的趋势是文明和谐和文明相处。人类真正的危险在于各个民族、国家间文明的互不相融,以及由此导致的误解、紧张、冲突乃至战争。世界的持久和平与持续发展有赖于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文明的对话、沟通和理解,有赖于文明间的和谐,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司铜生 《快乐阅读》2012,(30):124-125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The JoyLuck Club,1989)讲述了四个美籍华人家庭母女两代由于生活环境、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冲突到沟通、理解的过程,艺术地展现了中美两种文化的冲突与对立以及两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管娜 《考试周刊》2011,(4):239-240
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获取企业经营控制权为目的的产权交易活动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我国,民营企业因其特殊的成长历程,使得企业在并购后与目标企业在诸多方面面临冲突。本文在分析民营企业并购冲突原因及其融合动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民营企业并购融合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过程。文化作为影响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直受到研究者关注。多元文化的发展,使得师生在互动过程中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凸显出来,对教育活动产生严重影响。本文基于多元文化的视野,从文化、师生文化的概念及特征入手,探讨师生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明晰师生文化冲突产生的影响,旨在寻求解决师生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使师生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融合,以创建和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