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汉名将皇甫规,一生经历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数朝,其战功显赫、人品高尚、文章传世,被誉为东汉“良将”,“文武上才”。然而良将身后,竟有一位才色俱佳、文章人品不在其下的贞烈女子,为其不惧强权暴力,慷慨赴死。二人事略同载于《后汉书》。  相似文献   

2.
龙洋 《中国广播》2023,(1):53-57
<正>“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两句诗。如果用某种颜色形容我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简称总台)的成长之路,我会想到哪种呢?我想,是三种颜色!就像三色风帆,让我在总台创造的思想和艺术的海洋中扬帆远航。红色经典给我力量第一种颜色,是红色。红,是国旗、党旗的颜色,也是初心使命的象征。“中国红”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心底最坚定的信仰。2021年,恰逢建党百年,总台推出十集大型文化专题节目《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在紧张的答题比拼与党史专家的深情讲解中,我们一次次流下泪水,为高唱国际歌、留下一句“此地甚好,开枪吧”慷慨赴死的瞿秋白,也为断肠明志、“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陈树湘;一次次欢呼,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为新中国的成立;一轮轮鼓掌,为“三军过后尽开颜”,也为“敢教日月换新天”.......。  相似文献   

3.
何来宁波县?     
7月16日,北京一家报纸在第六版刊出《凫溪河上“看水人”》一文,副标题是《——记全国水利技术能手、浙江省宁海县水文站站长吕吉法》,其中明确提到“浙江省宁海县水文站”。而在文章的第一段、倒数第三段和最后一段中却三次写成“宁波县水文站”,文中其它地方则都是“宁海县水  相似文献   

4.
《中国图书评论》今年第五期刊出周伟先生《由新“青岛版”(毛泽东自传)所引发的三个问题》:一、“《毛泽东自传》与《西行漫记》孰先孰后”;二、“《毛泽东自传》有无英文单行本”:三、有无“新建版”的《毛泽东自传》及毕正其人。他认为,青岛版的“代序”有“重大作用”。“尤其是所附《<毛泽东自传>的问世与版本之研究》一文,搞清了一个重大  相似文献   

5.
读罢《想起了旅行记者》(见今年第六期《新闻战线》)一文,笔者颇有同感;然而又觉得意犹未尽。据笔者所知:人大新闻系为开拓育才之路,特丛奇紧的经费中拨出一笔专款,来资助两位研究生沿着当年范长江走过的道路,进行新中国的“西北行”。也堪称“创举”。笔者还了解到:此举得到不少新闻单位的赞赏,有的报纸还保证:给那两个研究生以“特约通讯员”证件,象当年的《大公报》对  相似文献   

6.
报纸文章中应有语言创新,但必须准确、明白地反映事物,要合情合理。我在看首都一家报纸时,发现作者和编者在运用语言时不太慎重,让人读起来磕磕绊绊,有的还难以理解。今年3月27日这家报纸刊登的《规矩的分量》一文,第六行中称:“……关系一条生命的存亡,一个家庭的笑泪……”其中“笑泪”二字的运用很难让人理解。理解成笑出来的泪吧,不合前句“生命的存亡”之意;理解成喜笑与哭泣吧,极少见到如此的组语。如果把“笑泪”换成“悲喜”就会比较贴切一些。5月30日该报刊登的《远离野味》一文,第三行:“一条‘过山峰’动辄三四千块钱,还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7.
《新闻战线》自发行以来,我是期期看的。有很多好文章使我受益非浅。其中“读者论坛”办得很好,文章短小,小中见大,切中时弊,颇有启发。但新出版的第三期禾子同志的《不科学的科学报道》一文应在例外,看过之后,实在忍俊不禁。因贵刊读者多在新闻界,所以拟一短文,讲点意见。其一,禾子同志开首云:十分荒唐的耳朵认字奇闻,经“有的报纸明确指出用耳认字违反科学之后,还有不少人不以为然”。原因何在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某些报纸尤其是有些科技报作了不科学的报道。”奇怪的是禾子同志为什么不琢磨一下,科技报登过之后,至今(以北京一般读者所见)已有五家全国性报刊(算贵刊则六家)发表十篇(可见此事之大)文章指出反科学了。“笃信不疑”、“不以为然”者仍“不少”,同样“白纸黑字”难道地方科技报威力  相似文献   

8.
珍藏于河北省抚宁县档案馆的《榆关抗日战史》,真实详尽地记述了1933年抗日爱国将领何柱国将军率领部下保家卫国、英勇抵抗,直至与侵榆日军“血肉相搏、慷慨赴死”的爱国情怀和悲壮一幕,其碧血丹心足以“彪炳千秋,永远为中华民族之骄傲!”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档案春秋》编辑部:贵刊2006年第12期刊登拙作《抢救<四库全书>的陈布雷之弟——陈训慈》一文,有六处将“文澜阁”的“澜”字印成了“渊”字,特此指出。《四库全书》原有七部,即所谓的内廷四阁(北四阁)和江南三阁(南三阁),分藏于“七阁”。七部中的第一部即藏于北京紫禁城的“文渊阁”,文澜阁的那部《四库全书》是藏于杭州圣因寺(现今的浙江省博物馆)的“文澜阁”内。因为原稿上,我用的手写体不够规范,把印刷体的“澜”字写成了“”,也足以引以为戒。此致!礼!编读往来@童然星  相似文献   

10.
我是10多家报刊杂志的特约通讯员或特约记者,也是《新闻前哨》的热心读者。自《新闻前哨》创刊后,我就坚持自费订阅,从未间断,并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五、六年来,通过阅读贵刊,我认为她有三个特点;一是新,贵刊每期登出的各栏文章都突出了一个新字,不炒“现饭”、不雷同、不步他人后尘,深受读者欢迎。二是文字通顺,精短文章较多,读者爱读不厌。三是实用,尤其是“通讯员生活”、“新闻随笔”、“报纸群众工作”等栏目文章,对基层通讯员有启发性、指导性、贴近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贵刊今年第四期上发展的《谈谈校对的视力保护》一文,对保护校对视力问题作了科学的分析考察,是一篇好文。但文章中提出“五号以下的字体”对眼睛较易疲劳,“五号以上的字体”对眼睛较舒适,既有“五号以下”,又有“五号以上”,引起我一点想法。“五号以下的字体”,包括新五号、六号、七号等字体,毫无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新闻知识》1986年第12期刊载了两篇文章,均说“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给文章下的定义。其一是岳鸣的《毛泽东同志论文章原理》(见第4页),其二是姚文华的《评论要素与写作程序》(见20页)。此外,我在由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文章原理初探》第4页上也见到上述说法。可是,我认真查阅了三遍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一文,竟  相似文献   

13.
《新疆日报》1988年5月6日一版头题位置发表的通讯《人民会记住这一切》(作者朱保章),读后令人耳目一新。它好就好在一个“新”:结构新、语言新。我看是一篇文学化的好新闻。结构新通讯入题不凡,开头就一反“老套”:“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拍到了几张照片。”接着象绘画一样,交代了背景(细心的编辑给文章配发  相似文献   

14.
谭辛 《新闻三昧》2006,(3):38-39
新华社主办的《新华每日电讯》报,从去年9月23日在第二版推出了一个栏目叫《有错即改》,栏目中将责任编辑、校对者姓名,在何版出了何种差错,正确的应该是怎么写,都一一公布于众,并在专栏底部写道:“本报向广大读者致歉!欢迎广大朋友举报差错。”还公布了差错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例如今年2月6日2版《特别的春节礼物:今年拍“合家欢”的特别多》的第四段第六行“家俱”应为“家具”。责任人:用黑体字标出编辑吴建路、校检王守荣。2月7日5版《丑闻缠身,小泉内阁患“晚期综合症”》第三个小标题下第一段第四行“对力挺”应为“力挺”。责任编辑…  相似文献   

15.
《新闻战线》1991年第1期,发表了凌大同志撰写的《何以“一稿三用”?》。凌文指出,凡署名文章,一般情况规定不得一稿两投(两用)或多投(多用)。我认为,如果一个稿子有若干家报刊发表,并没有什么害处。凌文也承认《点子与新闻》一文,“写得颇好,拜读后收益匪浅。”一篇文章有多种报刊采用发表,至少有以下好处:其一,说明了该文章的价值和质量。其二,扩大了读者面,增加了受益面。其三,有利于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作者提高知名度。其四,有利于克服编辑懒惰和组稿中的小圈子作风。其五,有利于满足不同刊物稿源的需要。其六,可以促使编辑竞争。  相似文献   

16.
刘建明 《新闻记者》2003,(12):27-28
2002年第2期《新闻记者》发表了笔者的《“传媒入世”的杜撰》一文(以下简称《杜撰》)。接着,《新闻记者》第5期又发表了潘玉鹏先生的商榷文章《“传媒入世”并非杜撰》。《新闻记者》2003年第10期发表的《如何认识“入世”对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影响?》一文(以下简称《如何认识“入世”》),也对笔者的文章提出不同看法。但是读过这些商榷文章,发现作者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文章,陷入自我争鸣,使学术讨论打了水漂。  相似文献   

17.
刘宾雁在《钟山《发表《人血不是胭脂—驳<中国水利电力报>程青一文》的前言中说:我还想借此机会提出一个建议。“文责自负”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成果。在世界各国,评论性特别是论战性文字必须署上作者的真名实姓,这是对自己言论负责的一个表现。论争应该是平等的。希望今后《中国水利电力报》或其他报刊上批判文章的作者,  相似文献   

18.
来函照登     
《新闻记者》编辑部: 贵刊第10期《报纸大样审读拉杂谈》一文读来确能给人启迪,但有美中不足之处。该文在“三·谨防题不对文”一段中,提出将“中国羽球三选手捧尤尼克斯杯/杨阳大胆扣杀转败为胜/李玲蔚获女单冠军吴迪西林瑛得女双第一”标题中的“三选手”改为“四  相似文献   

19.
近读4月12日《信息日报》《宿松:越狱静悄悄的背后》一文(摘自4月1日《浙江工人日报》),见“8月流火,监房里依然是难耐的燥热”一段文字,不禁愕然。 记得1994年第4期《新闻学苑》曾刊发笔者的《“七月流火”误用论列》一文,指出一些报刊文章常误用“七月流火”一词来形容暑热。其实“火”是星名,如孔颖达  相似文献   

20.
美中不足     
每期《新闻记者》杂志一到我总是先看目 录,然后再选自己感兴趣的文章阅读。在贵刊第八期中,我首选新辟专栏《中南海采访漫忆》阅读。不料,读完《“一致通过”的突破》一文后,发觉文中有处差错:文章倒数第五段尾句“……会场里响声热烈掌声。”应是响“起”热烈掌声。 这种差错出现在《新闻记者》杂志上,读者和作者都会感到吃惊。也许是“抢”稿、“拉”稿的忙乱所致。这只能说是美中不足吧。但,我还是期望在“抢稿”后的歉意之外尽可能不再有别的歉意了。美中不足@火存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