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郑骞说“旷者,能摆脱之谓也……能摆脱故能潇洒……”。苏轼之词旷源于人之超然,他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努力摆脱,依然做到不失快乐之心。这一点在他的《超然台记》中有充分的体现。他在文中说“游于物之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也因此,很多人认为《超然台记》表达了他超然旷达的情怀。对于这种认识我很赞同,  相似文献   

2.
苏轼不仅“以文入诗”,而且“以诗文入词”,一扫晚唐五代以来绮靡绮丽之词风,开创了与婉约词家截然不同的豪放一派。正如胡寅在《洒边词序》里所说:“(苏轼之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了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埃之外。”一方面,苏词在题材上冲破了闺中词、怨妇音的旧框架,抒写重大社会题材;另一方面,苏轼词风矫健,善于以浓墨重笔描绘古今之英雄人物、虚实之雄奇图景,而且高远之志、  相似文献   

3.
一历代论东坡(苏轼,北宋著名文学艺术家)词,皆推崇他的豪放词风,公认他是上承范仲淹,下启辛弃疾的豪放词派的创始人。我们说东坡创立了豪放词派,并不是从豪放词作的数量上来说的,也不是说豪放词在他笔下已十全其美,登峰造极。而是说他在词的发展史上,有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以极大的勇气、魄力和创新精神,使自己雄豪俊爽的作品,屹立于纤巧轻靡之风盛行的词坛之上,开宗立派,“自是一家”;他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与文学发展的趋向,“以诗为词”,在整个词体上进行了大胆的再造,形成了词史上的一次解放与革新。文学史上,历来将词分为传统的婉约与“苏辛”为代表的豪放两大派。但这仅是粗线条的划分。  相似文献   

4.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一扫晚唐五代词的绮罗香泽之态和绸缪婉转之风。其词意境博大深远、感情真挚凄厉、风格自然清新,摆脱了“花间”之町畦,开了豪放派词的一代先声。李煜词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艺术语言美、意境与传神、艺术真实。  相似文献   

5.
一、兼词古汉语中的兼词,常用的有“诸”、“焉”、“曷”、“盍”等。这些词可分为两类。1、合音兼词“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或助词“乎”)相结合的兼词。它不但在意思上是“之”同“于”或“之”同“乎”的相加,而且在读音上  相似文献   

6.
<正>余华之子余海果在《收获》发表短篇小说处女作,再次将“二代”一词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作为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二代”一词在历史演变中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贬义色彩,甚至一度成为“复制品”“败家子”的代名词。对此我以为,只有“二代”赋己以“志”,才可使自己摆脱成见,成为“革新者”。“二代”词义变化的根源,在于“二代”自身。从“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的“诸侯二代”,到“持身不谨”“信谗不寤”的秦二世,再到如今惹是生非的一众“少爷”们,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郑骞说旷者,能摆脱之谓也……能摆脱故能潇洒……。苏轼之词旷源于人之超然,他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努力摆脱,依然做到不失快乐之心。这一点在他的《超然台记》中有充分的体现。他在文中说游于物之外  相似文献   

8.
宋词发展到苏轼的创作,起了很大的变化:“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胡寅《题向子諲酒边词》)。苏词开辟了词的新蹊径,“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 (王灼《碧鸡漫  相似文献   

9.
北宋词人苏轼对词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但他并没有开创豪放词派。苏轼对词的贡献在于:集前人词作之大成,在继承“言情”词作的优秀传统基础上所进行的多方面的大胆革新。豪放词的创作只是其革新词坛的一个方面。苏轼对词的革新主要是:“以诗为词”,扩大题材,提高词品,拓展词境,使词摆脱了作为音乐附庸的地位,使词成了可以和诗歌比肩的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10.
0.引言“属性”与“特性”是初中物理教材中出现的常用以表征事物某些物理本质特征的词。“属性”指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特性”指事物特有的性质。仅就解词释义看,两者近义,差别无几。但在物理学中,我认为两词在阐述、揭示物理本质上却不尽相同。下面谈谈我的理解,以求同仁见教!1.两词阐述、揭示的物理实质不同“属性”主要用以揭示物体的某些性质特征。就属性而言应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不依据外部条件改变而改变的一种永恒的性质、特点。这种性质和特点,完全摆脱了时空的约束,在经典力学范围内,也摆脱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物体一旦…  相似文献   

11.
何为词的“本色”,是有宋以来词作者及词论家无法逾越的一个文体评判标准问题。自五代始,词被定为艳科的传统确立以来,虽经晏殊、柳永、欧阳修以至苏轼等人对词体词境进行开拓扩大,力图使词摆脱“艳科”,然而综观宋代词作,词的婉媚特色依然盛行,豪放风格的词亦呈方兴未艾之势。因此以何种标准为“本色”遂成为有宋乃至以后词评界一个颇具争议的论题。秦现、周邦彦的词被认为是宋代最具“本色“特征的作品,因此,本文以二人词作为文本范例,以历代词评为线索,深入探讨“本色”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词“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浩怀逸气,超然乎尘俗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柳氏为舆台矣。”的确,北宋词坛,自东坡一出,词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苏词中那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激昂排岩,不可一世”的风格,“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可见,“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并非过誉。所以人们一直来都奉苏轼为豪放词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苏轼还足可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士绅人数剧增.而朝庭能够提供的官职非常有限.这使得希冀通过出仕而谋食的明清士绅面临的生存问题非常严峻;在文化观念上,“贫穷”一词的词义由过去的中性(或不带感情色彩)转变为贬义词.摆脱“贫穷”也就意味着摆脱与之对应的富含道德贬义的“懒惰”;商品经济的长足发展又为他们从事治生之业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也促使他们对工商诸业重新审视并逐渐参与其中——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多重压迫,使得明清士绅家训在论及治生问题时表现出普遍性、深入性和多元性特点.这些特点表明明清士绅家训中治生思想的成熟。  相似文献   

14.
一、闲暇的内涵与本质 从词源上看,古今中外对“闲暇”有不同的解释。《辞海》中是指空闲、暇时、悠闲自得貌。在西方,“学校”一词源于希腊语Skholk,其意即闲暇和教育活动。英语中“闲暇”一词leisure,源于古法语leisir,是指人们摆脱劳动后的自由时间和活动,该法语又源于拉丁语licere,意指“被允许”或“自由”。  相似文献   

15.
阅读文言文,有时遇到这样的词,在语法上作单个词来用,在意义上解释的时候,往往要分析做两个词来讲。具有这样特点的词.文言语法中称之为“兼词”。中学文言课文中为数不多,常见的有以下几个。“诸”有时要分析成“之于”或“之乎”两个词来讲。如: 例(1):投诸勃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将它投到勃海的边上,隐士的北面去。例(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相似文献   

16.
苏轼大量以游戏之笔入词,被誉为“为游戏之圣”。其游戏之作共四十一首,占全部作品的九分之一强。苏轼的戏作在当时影响了很多词人,对徽宗时期的御用文人及词作的影响最为明显。苏轼虽然以游戏作词,但决不小看词;相反,这种游戏化的创作方式,引导词体摆脱音乐的束缚,使欣赏者的重心由音乐转向文本自身,从而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从词体演进和词史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这种创作和这些作品,其意义是不容小觑的。  相似文献   

17.
《纳谏与止谤》一课中 ,有这样一句话 :“如果遇到一个暴君责以亵渎之罪也是责无旁贷的”。“责无旁贷”原意是什么?用的是否准确?“责无旁贷”原意是 :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在课文中是指暴君加给的罪责无法摆脱。这个词在文中用得不准确。如果暴君责邹忌以亵渎之罪 ,对邹忌来说是冤枉的 ,而冤枉的罪名又怎能说成是“责无旁贷”呢?更何况作为臣下 ,尽忠进谏是分内的事 ,责无旁贷。所以把因讽谏而获的欲加之罪说成是责无旁贷 ,有悖于事理。由此可见 ,应该更换一词———“难辞其咎”或“责有攸归”更准确些“责无旁贷”用错了@杨宗…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论的“中性词”,是指汉语词汇学里感情色彩意义下的相对于“褒义词、贬义词”而言的并与之并列的那个中性词。它既不指普通语法上的与“阴性、阳性”并称的“中性”之词,也不指汉语词汇学中语体色彩意义下的“口语”和“书面语”都可用的所谓“通用词”①的那种“中性”②之词。  相似文献   

19.
汪超  徐安琪 《天中学刊》2006,21(3):96-99
朱熹词学思想具有独特的内涵,是南宋时期的特定产物。朱熹关注词体缘起,针对词的起源问题,提出“泛声”的假说。承袭苏轼“以诗为词”,朱熹以为词应具有“奋然灭寇”的社会功能。在词的审美追求上,受词坛复雅之风的影响,朱熹确立了“雅正”的词学标准,推崇和平粹美的审美理想,成为南宋复雅之风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和平崛起论”不论在学理上还是在现实政策中都存在致命的弱点。从学理上讲,“和平”是修饰“崛起”这个动作的副词,而“崛起”一词在中文中本来就有与和平相悖的.受委屈之后愤然“冲破现存体制”的涵义,譬如雨后春笋之出土,地震后山石之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