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早在来中国之前,中国父母为孩子所做的牺牲就已经深深地震撼了我。我结识了一位中国女士,为了能给女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她独自一人带着孩子移民加拿大,她的先生则留在中国。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我有一位朋友曾离开妻儿到中国学习,  相似文献   

2.
林景 《广东教育》2011,(1):52-53
美国有一位作家把自己六岁的孩子送到中国上学,有人问她为何要把孩子送到中国接受教育时,她说:我宁愿犯过度的教育的错误,也不能让孩子教育不足。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问答,却无意中反映了中国教育的本质。其言下之意,中国  相似文献   

3.
她坐在我对面,头发散乱,面容憔悴,断断续续地抽泣诉说,不时地用手背抹着那止不住的泪水。原来,她的孩子离家出走了。她语无伦次地重复着孩子离家的前因后果,一次又一次地说,我好后悔,我不该那样对待孩子,我真的好后悔……悔恨,内疚,痛苦的神态使人为之动容。我不禁又想起了另一位我曾经接待过的家长,也是一位孩子曾离家出走过的母亲,她告诉我在寻找孩子的那些日子里,她是如何在担忧,思念,牵挂,等待中熬过了一个个不眠的  相似文献   

4.
母亲节     
张芳 《山东教育》2004,(31):56-56
母亲节那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位家长打来的,她在肿瘤医院刚刚做完手术,她得了乳腺癌。听她的语气很平静,告诉我手术做得很漂亮。因为暂时没法照顾孩子,只能让孩子临时住到了一位亲戚家里,  相似文献   

5.
因孩子在家不肯写作业,江苏无锡一位年轻母亲竟以跳楼相威胁,打算上演一出"苦肉计"逼孩子就范,不料此举没吓住孩子,倒是引来了好心人的报警救助。(中国新闻网)或许,这位妈妈会说,我是为了孩子好啊,这是我对孩子的爱啊。但是,这样的"跳楼教子"其实是冷心教育。她的爱,孩子肯定感觉不到,他(她)只会感到冷酷与恐惧。  相似文献   

6.
早在来中国之前,中国父母为孩子所作的牺牲就已经深深地震撼了我。我结识了位中国女士,为了能给女儿提供更好的受教育的环境,她独自一人带着孩子移民加拿大,她的先生则留在中国。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来说,是不可想像的。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骑车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家长,家长对我说:"老师,请您帮我教育教育我家孩子,我们现在几乎无法沟通,孩子压根不和我交流,我说什么她都不听,孩子自己说他就听老师的。平时我只要一说她,她就烦我,就乱摔东西,气得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听了家长喋喋的话语,我答应了她的请求。  相似文献   

8.
有一天,我的学生告诉我一个故事。她第一天送女儿上幼儿园,一进幼儿园的门,就看见一群孩子围着一位较为年长的老师,有的孩子拉着老师的手,有的孩子抱着老师的腿,有的揪着老师的衣服,和老师亲热。她的孩子也想去和老师亲热,但挤不进去。忽然看见一位年轻老师走过来,她的孩子就扑过去,但这位老师没有理会就走过去了,孩子伤心得不得了,回家说:“我再也不去幼儿园了!”  相似文献   

9.
一次,在我和几位骨干教师外出学习的第二天,与我同去的曹老师告诉我,她班上的另一位年轻教师打电话来说:早上一位家长怒气冲冲地来找她,因为昨天他家孩子在幼儿园跌倒了,额头上撞起了一块乌青。事情是这样的:那个孩子是自己撞上椅背的,当时教师因为看到孩子没什  相似文献   

10.
疼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在一次旅途中,我与一位母亲聊天,她谈起了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和欺负别人时她的不同感受。她告诉我:在她的儿子3岁时,有一次玩滑梯,被一个比他大的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微笑     
今天,有一位家长偏要把孩子转到我们幼儿园来,可是,因为名额已满,不能再收了。谁知这位家长要求强烈,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后来我们商定让她的孩子暑假后来上中班。最后,我问她:“您为什么坚持要给孩子转园呢?”她的回答给了我许多有益的启示。她决心要把孩子转入我园,有三个原因。原因之一,她所居住的院里有些孩子在我们园,孩子的发展及  相似文献   

12.
学做老师     
最近,我认识了一位特殊的新朋友,是我孩子班上的来自深圳大学的实习老师——梁佩敏。说她特殊,是因为她是一位白化症患者。女儿班上的孩子们都很喜欢她。也因为女儿对她的喜爱,我和小梁老师有过一些接触。  相似文献   

13.
暑假家访,跟一位原本成绩比较糟糕的学生的家长谈她的女儿。这是一位豪爽的母亲,此刻她笑逐颜开,让我想起她不久前的忧心忡忡。她的女儿是我带的学生,是个喜欢成天在田里抓泥鳅捉黄鳝却对学习不“感冒”的野丫头。她母亲第一次来找我时,承认她以前对孩子太不负责任了,认为爱孩子无非就是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买什么。等  相似文献   

14.
昨晚一位家长打电话,说起孩子期末考试的分数,我说孩子这次考得不错,近段进步很大,她妈妈也说是比原来有进步了,但孩子回来不高兴。这时我猛然想起:昨天放假时给这个孩子发奖状了吗?不发优秀少先队员,起码应给她发一张进步大的奖状,发了吗?我在问着自己。我还不好意思的直言问家长,就让孩子接电  相似文献   

15.
朱敏华 《教育导刊》2004,(16):42-42
上午九点半,我带着幼儿到操场上做操,只见操场的栏杆外站着一位家长,正急切地寻找着自己孩子的身影,仔细一看,原来是我班一位孩子的家长,因为孩子来园时哭闹,害怕孩子刚入园不适应,一直在外注视着。忽然,听到她一声高呼:“朱老师,过来一下。”我安顿好孩子,走了过去,只听她着急地说:“我刚才看了一下,怎么没看到我的女儿,  相似文献   

16.
我约了一位家长进行交流。这位家长首先“表扬”了我。她说我最近为了与学生拉近距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特地设立了师生之间的心灵交流本。孩子很喜欢这个交流本。她的一席话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交谈中,我也实事求是地介绍了她孩子最近在学校的表现,尤其注意了将孩子的优点放大,闪光点放大,同时委婉地点出孩子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梁岗 《班主任》2009,(11):26-28
新学年,我新接了一个班。刚开学,一位女生的母亲就向我诉说自己的苦恼,说她的孩子特别爱说谎,几乎一张嘴就是谎话。她很着急,并希望得到我的帮助。于是,我便开始留意起这个孩子。  相似文献   

18.
朱炳霞 《班主任》2013,(9):16-18
一天,一位学生家长打电话告诉我,她女儿说班里有几个男生下课常常摸她,孩子以为闹着玩,和她讲时还笑嘻嘻的,她不知该如何跟孩子讲,想让我在班里提醒一下。放下电话后,我感到这件事很棘手。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位幼儿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以前回家从来不讲自己在幼儿园里的事,不管怎样问她,她也回答不了几句。可是最近孩子变了,每天回家都高兴地讲她在幼儿园里的活动,如“今天老师叫我上去唱歌、讲故事”等等。她还开口一声我们老师,闭口一声我们老师,似乎特别爱老师了。家长还告诉我,原来她的孩子过于文静,不声不响,班上有她无她似乎都一样,老师很少关注她。因此孩子对上课、活动都不感兴趣,有时甚至还不想去幼儿园。这学期,班上来了位新老师,对她与别的小朋友一样,经常叫她唱歌、讲故事,地很高兴,觉得老师喜欢她,对上课、活动也认真、  相似文献   

20.
一位老师告诉笔者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娇惯溺爱,孩子有了过错总是掩掩盖盖。有一次,她的孩子偷学校仪器室的东西,因手击玻璃被扎伤,尽管人证物证确凿,但其母亲却一口咬定:“我孩子的手破了,是罐头瓶扎的。”坚不承认孩子做错了事。平时孩子犯了错误,老师家访,她也总是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