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贯彻落实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武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标准,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加强学生的基础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指导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武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并以此为指导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当前和谐社会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思想教育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和深化学生思想教育措施的改革。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当前高校思想教育的要求和现状出发,深入探讨我国高校思想教育在适应科学发展观下可以开展的有效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发展,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具体而言,要坚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重,落实以人为本;要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局部与全局的逻辑综合,推进全面发展;要坚持统筹好各种关系,澄清多种错误认识,实现协调发展;要坚持教学要素、过程、结果等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发展,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具体而言,要坚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重,落实以人为本;要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局部与全局的逻辑综合,推进全面发展;要坚持统筹好各种关系,澄清多种错误认识,实现协调发展;要坚持教学要素、过程、结果等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取向。在高校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落实以学生为本,这是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价值取向、目标选择和实现路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其健康人格,让所有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健康、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取向。在高校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落实以学生为本,这是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价值取向、目标选择和实现路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其健康人格,让所有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健康、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教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发展观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理论的丰富,具有明确的价值性和科学性。目前,我国各行各业正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必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文试图根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统筹兼顾”等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核,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际状况,系统地论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应正确处理好“政治方向与学术自由”“、理论研究与解决问…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指导和思想保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是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关于发展的重要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涉及民族振兴伟业的根本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秀丽 《成人教育》2008,(12):34-35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科学分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理念;坚持从传统思想指导理念向现代教育理念的彻底转化,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空间。这对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党的执政目标都具有重大意义。只有运用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建构前瞻性的教育目标体系和和谐的校园环境,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才能逐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工程,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宋惠敏 《职业技术》2006,(10):54-5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高校师生全面发展。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4.
"以学生为本"是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价值取向、目标选择和实现路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就必须从学生本身的发展出发,让所有学生得到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并让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创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辩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是:以人为本中的"人"是特指"现实的人";充分发挥"现实的人"的主体性,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不断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和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为本,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要大力张扬其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和提升人的价值性目的;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现代性和人性化超越。  相似文献   

16.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现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这一思想的提出,丰富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同时也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先分析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然后讨论了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未以人为本、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最后针对这两点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形式下高校要实现思想教育的创新必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统筹教育方法,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既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又是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高等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旨在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充分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为每个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关心和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有利于提高实效,有利于促进自身的发展,有利于探索科学的路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建立平等、互信、互动、互助的师生关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设一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积极建构"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20.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按照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倡人性化、人格化的教育,把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关怀,正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明确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用科学的内容和方法统领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