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美国博士生教育国际化的历史、现状、成因及其对国内外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指出美国博士生教育本身即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产物,美国随后又取代欧洲成为世界各国留学生的首选之地。美国博士生教育国际化对其自身及国际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婧  吴坚 《文教资料》2009,(35):113-115
日本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始于明治维新时期。其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建立先后参照法国、德国和美国高等教育模式,因此其高等教育起步之时就具备教育国际化倾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日本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口号,并将此作为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任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已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本文以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引进型到输出型再到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脉络阐述了其国际化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博士生培养质量是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教育部推出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顺应教育发展世界潮流,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增强学校国际竞争力,迎接教育国际化挑战,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近年来美国国际研究生的规模变化及结构变化,总结了美国扩大国际研究生规模的举措。提出我国应从国家战略高度定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从研究生教育内在特性审视国际化维度以及从完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角度扩大国际研究生规模。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后期美国博士学位的历史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高等教育始于1636年哈佛大学建立,至今已有近 370年的发展历史。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已经走过了约一个半 世纪的历程,从萌芽到走上正轨,再到繁荣,直至今天的调 整和改革,博士生教育日趋完善。当今美国博士研究生的培 养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拥有国际公认的高质量的博士生培 养体系和模式,很多国家一直在参照美国的博士培养体系进 行本国的相关改革。目前中国教育学界对此也给予了高度的 重视,其中涉及美国博士生培养的过程、学位论文的质量、导 师的指导、奖学金的设置、招生的衡量标准等多方面的具体 问题。本文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最新公布的1966 至2000年的统计数据,对美国博士学位历年获得者的人数、 学科、性别、种族、国籍的分布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 以期能对中国博士培养的体制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前几天,媒体报道说,有关权威人士透露,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数据显示,中国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已超过310所,而美国只有253所。年培养博士生数量已经超过美国而居世界第一。闻听这一消息,笔者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中国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国,不但高校教育的本专科在校生远超其他国家,如今连最高端博士生也超过了一向以高等教育自傲的美国。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大学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大学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初探陈欣欣,林功实,白永毅美国自1861年}F始授予哲学博士学位U来,研究生教育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在校研究生达几百万名,建立了一大批能培养高水平博士生的世界一流大学。目前,世界一流大学实际上更着重于研究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霍丹  程永波 《考试周刊》2012,(83):152-153
在经济、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际化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明显趋势。如何应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国际化,建立研究生培养模式,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将从培养目标、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等方面阐述建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多视角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趋势之一。本文试图从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教育的不同视角,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进而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历史进程,为国家利益服务是其政治目的,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利益是其外在动力,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是其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美国研究生教育是世界一流水平的,自从美国独立战争后至今,研究生教育经历几百年的历史,经历多次的变革,借鉴了很多国家的成果,发展到今天的世界顶尖水平,成为很多国家研究和借鉴的楷模。美国的研究生培养从培养目标、招生制度、课程设置、授予学位都有自己的一套模式。深入研究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借鉴美国一些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美国独特的培养理念、多元化的招生制度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1.
博士研究生教育评估的探究与思考——中美比较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其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中美两国主要通过学分要求、考核制度和学位论文来对学生进行评估。文章从上述三个方面对中美两国博士生教育评估进行了比较,以为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1年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国家,为美国实现从工业化国家转变为知识型国家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和人力资源基础。美国高等教育率先实现普及化,具有原发性和创新性特点,在教育制度、发展模式和政策选择等方面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时代影响,对世界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韶刚 《教育科学》2013,29(2):73-77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趋势,但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教学理念与方式上严重滞后,研究生普遍缺乏创造性思维能力,国际化交流不足、参与性研究不多、国际化特色不强。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之路,在战略构想、理论研究、人才引进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完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机制,对推动我国在未来跻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之林具有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也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阶段,它对增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重要影响,世界各国无不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提高到战略地位。日本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有百多年的历史,既保留着民族文化特征,又引进德国的讲座制和美国的研究生院...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近二三十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潮流。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促进科学知识、大学教师与学生频繁的国际流动以及国际大学评价标准流行的同时,也使得大学模式的国际传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容易一些。当今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正在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目标的我国高等教育来说,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国模式应是面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论文提要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模式之擅变博士生:李盛兵导师:潘懋元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1994年6月论文着重系统地探讨世界(包括中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发生、发展的规律、特点。研究遵循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尤其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政治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的导师,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阐述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分析当前导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现实状况,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管理经验,探讨进一步推进导师队伍建设的策略,以此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实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发端于19世纪中期。1860年耶鲁学院引进了美国第一个博士学位计划,并于1861年正式授予了美国历史上首批3个哲学博士学位。这标志着博士生教育和博士学位制度在美国的产生。美国博士生教育发展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一百多年里,伴随政治、经济、科技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在培养理念、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之反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盛兵 《教育研究》2005,26(11):55-58
我国研究生教育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尤以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为重要。以往的研究注重概念分析、总结模式类型、侧重借鉴国外、关注层次类型,但缺乏对研究生培养模式划分依据的重视和研究;在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方面,忽视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发展背景相近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状况; 尚未提出与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急剧扩大的发展现状相适应的有效模式。今后的研究中,要注重划分依据研究,分层次探讨硕士生培养模式与博士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据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2012年6月11日报道,俄罗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未被看成是一个主要的参与者。相比而言,其他金砖四国参与的国际活动数量令人惊奇。巴西最近发起了"科学无国界"项目。印度和中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派送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三个国家都已公开地讨论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