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庭菊  李建申 《教师》2014,(2):114-114
一年前的一次家访,让我和我的同事们感到十分辛酸。我们家访所去的村子,距离涌泉完全小学仅仅3公里.走访的两个都是单亲家庭,都只有爸爸和孩子,年轻的妈妈早早离家出走了。爸爸往往都是常年在打工。通常是晚上才回家和孩子团聚。孩子在学校忍受孤单和同学的漠不关心,心灵的痛苦不能得到释放.这是单亲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最无助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章文 《幼儿教育》2000,(1):43-43
小杰是个很不错的小男孩,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强,思维活跃,可就是不爱画画,每次对老师布置的画画“任务”总是草草几笔了事。还有做操总是提不起劲,加上他的调皮常引来四处告状声,弄得老师头痛不已。“老师,小杰把你的磁带弄坏了,让他赔,让他赔。”看来,得来次家访,争取家长的配合教育!可怎样才能使家访摆脱“告状式”,真正取得家长的信任,以达到沟通及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带着这些问题我  相似文献   

3.
“尹老师,尹老师……”身后传来同事小吴急切的话语,“你们班的小敏和她妈妈在校门口大吵一架后回家了!’,“小敏?不会吧!她文静懂事,是个孝顺的孩子啊!”  相似文献   

4.
10岁的映莲在这群孩子中衣着最朴素:一套洗得发白的校服,脚上一双母亲缝的“千层底”。她一说起话来就脸红,平时很少说笑,上课经常发呆,课后的作业有时也做得马马虎虎。为迟交作业的事,我曾多次批评,她除了点头就是沉默,一副想掉泪的样子。  相似文献   

5.
“老师,小李又在捣乱了。把班里的图书翻得乱七八糟,还骂我们女生。”几名女生来告状了。  相似文献   

6.
潺潺 《家长》2013,(11):13-14
那大,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教历史的周老师找到我,说她收了我班学生的笔记本,想根据学生做笔记的认真程度打平时分。学生们都交了一个笔记本,冯磊却交了4个,而且据他说还有一个本落在家里找不到丫。周老师说她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真不知道该拿冯磊怎么办了。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家访     
“蒋妍,今天下午我和吕老师到你家去家访,好吗?”“今天?几点啊?”“下班后,五点左右吧,你家有大人吗?”“外公外婆在家的。”“那好,就说定了。”孩子没有吃惊,没有难为情,更没有不乐意,我不免有几分说不出来的感受:孩子听到家  相似文献   

8.
及时的家访     
新学期刚开学,我看到班里大部分孩子都穿着漂亮的新衣裳,兴奋地相互交谈着,调皮的男孩说到趣事的时候还手舞足蹈,个别同学在攀比着彼此的压岁钱。可是当我看到我最喜爱的罗壮壮时,他正趴在桌子上,无精打采地摆弄着一块橡皮擦。  相似文献   

9.
“调皮大王”孟庆天无人不晓。上课时,他会趁老师不注意,不是撕同学的书,就是把别人的本子藏起来,或用彩笔画在女同学的脸上;下课,他好欺负小同学,时常有一些孩子哭着向老师告他的状。  相似文献   

10.
我刚接手三年级一班时,学生张兵,学习努力.各科成绩优异,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可是,在以后一段时间里,常有人来我处“告状”,他不是拿了别人的钢笔、就是别人的橡皮擦……一时间班上被搞得如临大敌一般,他脸上天真的笑容从此烟消云散了。我多次和他谈心,多方打听,终于了解到他家经济富裕,父亲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脾气暴烈,对孩子的要求近甲“残酷”,一心要将他培养成为一个“有出息”的孩子。  相似文献   

11.
那年秋天我刚接任一个班,前任老师告诉我班上有个学生叫为为,暴躁、偏激,顶撞老师,打骂同学,随意旷课,但他有一软肋:害怕他爸爸。可我还没来得及观察和了解他,我们之间就发生了一次正面冲突。开学后第二天,课间休息时,一个同学不小心碰了为为的课桌一下,他竟恼羞成怒地大打出手,我快步跑进教室,在学生们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制止了他。我把喘着粗气的为为带进了办公室大声质问:“你为什么打人?”“我就想打人,我看他不顺眼!”毫不愧疚的回答和满不在乎的样子激怒了我,我提高声音对他吼道:“你打了人,还强词夺理,不可理喻!”“下次看他不顺眼,我还会打他!”他也大声地吼道。我惊  相似文献   

12.
一次家访     
小光,是一个让我头疼的男孩。这学期他常常不能按时交作业,即使勉强"讨"来的作业,也是字迹潦草。最让我头疼的是,他不仅特别会偷懒,而且话很多,恶作剧不断。譬如,写作业时趁同学不注意拿同学的作业抄,抄完后还把别人的作业藏起来;在同学的衣服上乱涂乱写;抓一把废纸洒到同桌的位置上;经常迟到……种种"恶行",真是"罄竹难书"啊!开学第三周的一天早上,他又迟到了,这已经是他这个学期第三次迟到了。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狠狠地训了他一顿。下午上课时,他的座位空空的,他到哪里去了?是不是早上  相似文献   

13.
家访手记     
张梅 《广东教育》2007,(3):61-61
上学期刚开学我就向学生宣布:“这学期我将对部分同学进行家访。”话音刚落,本来热闹的教室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每个学生脸上都呈现出凝重的神色,脸上仿佛都写着“不要”二字。我赶忙补充说:“这学期老师将本着‘发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农村出现的“两多一少”(独生子女多、父母外出打工的多、学生人数减少)的新特点.农村小学的家访就应该采用一些新方式。本人对此作了一点探索,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家长工作方面,除了入园前对每位新生进行普遍家访外,还特别重视对个别特殊幼儿进行不定期家访。一般说来,有特殊问题需要家园双方下大力气合作教育的幼儿,都应被列为家访重点,通常有这么几类:1.性格内向的幼儿我班林甜甜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孩子有轻微口吃毛病。分析原因,我们发现主要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因为孩子本身胆小,说话时常会产生不流畅的现象,一旦说话不流畅就会受到大人的呵斥,久而  相似文献   

16.
邹广华 《幼儿教育》2000,(12):38-38
这是一次事故之后的家访,一次变被动为主动、由坏事变好事的家访。户外活动时均均用石头把源源的手指砸破了。我立即送源源到医务室包扎了伤口,并让她吃了消炎药,还批评教育了均均。放学时,我向孩子的父母介绍了事情的经过,如实说了孩子的伤情,并向源源的父母表示了歉意。源源的父母虽然对老师的工作表示理解,但明显地表现出对均均的父母有意见。  相似文献   

17.
汪卫红 《教育文汇》2013,(16):25-25
大凡学生在老师面前说谎,用虚假的语言掩盖某个事实真相,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逃避责任,躲避老师的批评和责备;但也有一种情况需要老师特别关注,那就是说谎的学生心中可能另有隐隋,其谎言是为了掩盖心中的某个“隐私”或“痛楚”,或者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和满足某种虚荣心。  相似文献   

18.
家访是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教师联系家长、联系社会,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手段,家访虽是古老的话题,但在当前的素质教育大潮中,如何优化家访,搞好家访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张静 《教育文汇》2011,(3):56-56
一天我和数学老师到志培同学家家访。他的妈妈正在昏黄的灯下收拾碗筷,见我们进来,忙拿出两条凳子,给我们坐下了。她立在旁边,看看志培,看看我们,笑着不说话。  相似文献   

20.
家访     
马德 《教师博览》2009,(12):19-19
下乡去做一个高一孩子的家访,到了村里,正是正午,热浪翻滚的街道上看不到一个人。向谁打听好呢?正无计可施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去年毕业的一个叫姚磊的学生是这个村里的,便拨通了他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姚磊的妈妈。当我报出身份并说明来意后,她马上说,老师,你就等在村口,我这就去迎你。没几分钟,姚磊的妈妈便从一个巷道出来,一边疾步走,一边使劲向我招手。你是县中的?是姚磊的老师?赶紧,这儿热,先进家。见面后,二话不说,她便领着我往她家里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