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 歧义现象是指会让人产生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理解的语言现象,它常常会给我们的交际带来某些不便.但歧义又是现代汉语中很常见的语言现象,而且我们发现有的歧义现象比较容易辨识,而有些歧义现象却很难被发现.  相似文献   

2.
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我们虽然不必极端地理解歧义的普遍性,但其在语言中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忽视的。所谓歧义是指一个语言项目(包括词、句等)或一个语篇(一首诗,一段叙事,一则广告)具有两个或多于两个含义的语言现象,其中无意歧义则是由于语言使用者本身或语言结构自身的缺陷而导致交流受损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结构矛盾的自然显露。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英汉语言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特点,探讨如何消除语言歧义产生的负面影响、发挥语言歧义积极作用的有效方法。方法:从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境歧义和语法结构歧义四个方面对英汉语言歧义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引起两种语言歧义现象的原因和特点,结果:中英文化差异引起语言歧义现象的产生。结论:各种语言歧义现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并非所有的语言歧义都需要消除,因为语言歧义可以作为一种制造幽默的手段,用于相声、广告等言语交际形式和文学作品中。  相似文献   

4.
歧义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较为复杂的普遍的现象,它是指一种语言形式(包括词句等)缺乏清晰性,意义模棱两可,具有两种或多于两种意义,从而产生的语义理解分歧的现象。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语言的歧义现象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语言学家、学者对英语中的歧义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们从英语语言、语义的角度对歧义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论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语言形式能传递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这种现象称为歧义.歧义分为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本文对歧义的各种产生因素及可利用的排除方法进行浅析,同时,歧义也有其实用价值,它是产生幽默的常用手段.  相似文献   

6.
徐佳佳 《文教资料》2006,(21):120-121
语言学家普遍认为,歧义现象是指一个句子的含义模棱两可,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本文将从语义学角度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分类;剖析引起歧义的各种因素;并指出歧义在语言运用中的一些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语言的交际功能为线索.分别谈了交际与多义现象和歧义现象;思维与多义现象和歧义现象两方面的问题。为了使人们的语言交际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我们应该弄清楚语言中的多义现象和歧义现象。  相似文献   

8.
在汉语里往往会存在这种情况,一个语言片段可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我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为歧义现象。从语法角度来看,我们说话写文章时要把自己的观点准确地表达给听者、读者,此时我们就要消除歧义,力避语病,但这只是我们对歧义现象基本的消极的看法,如果我们巧妙地对歧义现象加以使用,便会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且成为使用语言的人驾驭语言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言歧义现象是普遍的,英语也不例外,英国Kess和Hoppe在Ambiguity讯Psycholinsuistics一书中指出,“Upon careful consideration,one cannot but be amazed at the ambiguity in language.”(仔细想一下.我们不能不惊奇地发现语言歧义现象普遍存在。)语言歧义现象较为复杂。它涉及到语音、词义、语法结构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歧义是英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虽然给人们彼此交流带来了障碍,但它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文章着重对歧义现象中的蓄意歧义和无意歧义进行了探讨,并就消除无意歧义中的不合理歧义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歧义,指一个表达方式含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英语中歧义现象比比皆是,这常常给语言交际带来困难,所以一般情况下,使用语言应尽量避免产生歧义。但是,某些特定条件下,对歧义的巧妙运用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它来生成幽默。  相似文献   

12.
许长岭 《现代语文》2006,(1):127-127
我们平常说话、写文章要语言明确。要做到语言明确,就要避免歧义。所谓歧义就是同一语言形式有不同理解的语言现象。歧义也是产生语病的原因之一,1998年全国高考第七题作为专项知识进行考查。可见对现代汉语中的“歧义现象”有必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Kess和Hoppe在其专著《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一书中甚至提出“语言无处不歧义”的观点。他说,“Upon careful consideration,one cannot but be amazed at the ubiquity of ambiguity in language.”在语言中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忽视的。Kempson指出:“词和句子都可能含有一个以上的意义。”而英国Leech则将歧义定义为“一个语言项目具有一个以上的认知意义”。因此大部分语言工作者都普遍相信,当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其深层可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释义,则会出现歧义(ambiguity)。在语言运用中,我们也会发现在大于句子的语段和语篇中存在歧义现象。因此,本文认为,不妨把歧义理解为“一个语言项目(包括词、句等)或一个语篇(一首诗,一段叙事,一则广告)具有两个或多于两个含义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和言语技巧,语句歧义在英文中具有相当高的出现和使用频率。它是英文多种客观语言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英文歧义可根据语句作者或说话人的语义意图分为无意性歧义和故意性歧义两大类,其中故意性歧义又可根据其出现和所使用的场合分为文学性歧义和实用性歧义两种。  相似文献   

15.
英语歧义是语言本身一种内在的现象,产生歧义的原因很多,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表现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歧义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但另一方面正确地理解和恰当地运用英语歧义,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6.
张翠云 《考试周刊》2009,(45):89-91
1.英语歧义现象 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我们虽然不必极端地理解歧义的普遍性。但其在语言中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大部分语言工作者都普遍相信,当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其深层可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释义,则会出现歧义(ambiguity)。不过,  相似文献   

17.
英语交际教学中歧义现象的分析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英语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蓄意歧义和无意歧义,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理解歧义现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语法里的歧义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比较常见的语法现象.最普通的歧义由多义词引起.另外,句子构造层次、语法关系、成分的类型不同,也会造成句法歧义.词汇以外的原因引起的歧义是语境歧义.这三种歧义现象使语言的运用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9.
辛楠  鲍志坤 《海外英语》2020,(6):119-120,125
歧义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普遍存在各类语言中,影响人们的日常交际及文化交流.该文深入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歧义现象,先对歧义及相关概念进行综述,随后从多种角度说明歧义的类型,探讨歧义在语言运用中的影响,以期深化对两种语言中的歧义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歧义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出现在语言的不同层次,苯文主要阐述歧义的分类以及对如何排除歧义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