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白诗歌的魅力在于气象不凡。他的诗感情奔放、气势恢宏,极具感人的力量;他的诗意象奇特、境界超凡,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2.
李白诗歌的魅力在于气象不凡。他的诗感情奔放、气势恢宏,极具感人的力量;他的诗意象奇特、境界超凡,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3.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涉及气象、气候知识为数不少。其中借气象、气候景观表达真情实感最为亮丽,或热情奔放、直抒胸臆,或诙谐、暗喻,有浓郁的生活色彩。  相似文献   

4.
诗歌的美在很大程度上与模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诗歌的英译中离不开模糊性美学。在英译《红楼梦》中对诗歌的翻译能够直接体现出各国不同的审美联想、审美情感、审美理解等方面。文学作品翻译能够折射出不同国家审美的差异,文章以《红楼梦》诗歌的翻译为研究对象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叙事文学中的气象描写主要有三种艺术功能:一是作为天气状况的说明,让读者知道故事发生的季节以及天气状况,起到烘托氛围的作用,这是气象描写最基本的形式;二是气象在叙事文学中演化为情节,甚至成为叙事的“枢纽”;三是作为隐喻,对作品的人物、主题或是事件产生映射作用。后两种最值得重视。作为情节的气象,在叙事过程中展示出一个动态过程,成为情节的一部分,使作品带上明显的气象美学特征;作为隐喻的气象,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感觉和诗意,对读者的阅读会产生重要影响,是叙事文学极为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6.
论宋明心学对审美、艺术思维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物关系是审美活动、艺术思维活动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陆、王心学思考的对象,也主要是这一问题。从“心”对“物”的作用方面,引申出心物照应的两种观感方式:“单照”式和“互照”式。而对主客互照的通明状态的形成,又可分为三种相连的幻化境界,即主体物化、客体人化、物我为一;从心学体系建构中“物”的工具性作用,引申出释、道两家对文字的消解思想;从心学中“心”的流程轨迹,引申出正——反——合的思维论证方式,便构成宋明心学对审美、艺术思维作用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王维的诗或是对边塞沙碛壮丽奇景的描绘,或是对都市富丽堂皇气势的渲染,或是对苍茫壮阔汉江一带山川的刻划,体现了盛唐的富庶安定的社会图景及风调雨顺、民人熙乐的盛唐气象,即使只是借某些具体感性的东西来寄托、了悟某些理念,也都具有高洁淡泊、悠然闲远、希洒儒雅的风韵,体现出在盛唐那种较为安定、宽松的社会背景下,一部分悠游林下文人的生活及心理反映,归根结底也正是盛唐的气象和风韵。  相似文献   

8.
诗歌具有意蕴美、意境美、形式美等美学特质,这些是诗歌朗诵的基础,也是诗歌朗诵过程中着意要突现的内涵。该文结合对诗歌美学特质的分析,从“把握诗歌意蕴,梳理诗歌结构——突出诗歌的意蕴美;发挥联想和想像,形成形象感受——突出诗歌意境美;分析诗歌形式,设计朗诵方法——突出诗歌形式美”等角度探计了诗歌朗诵技巧。  相似文献   

9.
《流沙河诗集》集中体现了作者诗作的审美特色;历史的纵深感和现实的空间感;古典的韵味与民歌的情调,形式的端整复沓与内容的朴实浅白;深邃的哲理意味和率直的情感抒发。  相似文献   

10.
维吾尔古典诗歌在自身的发展历史上创建了丰富多彩的审美观念和独特的审美原则。本文就维吾尔古典诗歌中具有立体表现、完美、崇高、象征等一系列典型性质的审美范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正> 人类生活在一个被1000千米厚的大气层所包围的星球上,虽然99%的大气和浩瀚的宇宙一样安宁,但是在距地表10余千米的对流层,有一个奇妙万千的世界,正是这些不断旋转、骚动的大气,我们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领教了暴风雪和风、雷、闪电的威力。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不断地探究天气的奥秘,早在古  相似文献   

12.
艺术思维是复合混融的立体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象思维是外延比艺术思维大得多的概念,与艺术思维是两个不同级别并具有本质区别的范畴,形象思维具有认知和审美两大功能,其思维的结果有的是学艺术作品,有的是理论形态的作品,有的是一般社会意识,艺术思维不是过去学理论教材中所说的要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质的飞跃,满足人们认知的需要,思维过程也不是遵循形象的逻辑运动这种线性思维方式,思维的结果也不是一般性意识形态,而是要经历从一般生活形象到艺术审美形象的转变,创造出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艺术形象,其中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审美、情感与想象、灵感与感知、现实与梦幻等多种思维方式复合混融的立体辩证性思维,其思维结果是为了创造出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形象或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3.
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园地。发挥诗歌教学寓教于乐的教育功能,应重视诵读, 感受音乐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想象,感受形象美,陶冶学生情操;重视思考,领悟意蕴美,培养学生审美 能力。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文化沟通与交流的媒介,而翻译与美学的结合则是提高中国文化英译质量的一种途径,所以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美。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已建立完善的翻译美学体系,以其理论中关于审美主体与客体的观点,进行《唐诗三百首》古诗不同译法的比较,可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质量的保证必须基于其自有形式美与非形式美,再辅以译者主观能动性,否则将引起读者对中华文化的误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唐宋诗人在其创作中都有意无意地演示着才情,这就使得“才情”的意义由心理现象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转化为思维的特征。还着重论述了才情的演示是与想象、联想一同展开的;是在意象与立体思维中包孕着的。  相似文献   

16.
历来李白论者皆以浪漫主义鼻祖论,本文则试就其美学价值做一些尝试必珠研究。纵观李白诗歌,其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其思想美,李白诗歌不论是抒发个人情感亦或赞颂祖国风光都充溢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二是情境美,诗人能合理运用神奇想象,大胆夸张,想人所不敢想之想,夸人所不能夸之夸,但细品起来却又使人感到顺理成章,合情合理;三是形式美,李白诗歌或格律完美、或长短句并用,但却达到了形式内容的高度统一和完善结合;四是语言美,李白诗歌语言明白晓畅,绝无半点矫揉造作因文害义,从而体现了他驾御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意境审美心态的研究已取得可观的成果。文章主要从情景整合的特殊规定性、模糊心态的文化本源、超越心态的价值归宿与现实困惑、开放心态的当代与传统影响因素等角度对意境审美心态作进一步的剖析,以期对推动意境研究的深入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李贺的诗歌极富童话色彩与童话意蕴,文章把李贺的诗歌与童话在艺术思维范畴里做了比较,从3个方面阐述了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9.
杨利群 《考试周刊》2012,(94):37-38
在中小学古典诗歌教学中,唐宋诗歌教学是重点和难点,把握盛唐气象和宋诗理性的形成原因和艺术特点,通过规律分析和比较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盛唐诗人大多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开阔明朗的胸襟气魄,还有雄视古今的高度自信。孟浩然作为盛唐诗坛的重要成员,其诗歌自然会表现出这一共性,但其个性似乎更为鲜明。盛唐气象的光辉在孟浩然诗中以独特的方式获得表现,在错综复杂的成因中,其作为一名隐士的特殊生活方式对这一独特"气象"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