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城市和农村两所小学的四、五、六年级学生及祖父母进行调查,考察隔代教育、城乡差异等因素对儿童学习动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儿童的学习动机存在隔代与非隔代及城乡差异而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城乡隔代教育在学习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和经商,把他们留在原居住地接受监护和教育,由此而产生了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和教育问题。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出现了很大的危机,主要表现在隔代教育者由于自身的素质特点而使隔代教育质量明显不高,家庭教育功能明显弱化,学校教育也深受影响。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我国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家庭教育模式,但是隔代教育却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了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因此,我们应从加强大众传媒对隔代教育正向宣传引导、兴办隔代家长学校、强化幼儿园对隔代教育的作用以及引导父辈家长回归家庭教育等四个方面提高对于学前儿童隔代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三个朝鲜族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家庭运用访谈法进行叙事研究,与留守儿童个人访谈,了解朝鲜族留守儿童对隔代家长教育的感知现状。对A、B、C三名儿童对家庭教育的不同维度的感知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朝鲜族留守儿童对隔代家长教育的普遍感知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差别、收入差距拉大,造成劳动力转移规模增大、速度加快,在农村,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和经商,把子女留在原居住地接受监护和教育,从而产生了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和教育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简要提出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社会生态系统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社会生态系统特征是针对性开展社会工作的前提。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社会生态系统由个人系统、家庭系统、实践操作系统、外部环境系统、文化系统与历史系统等六个部分组成。由于家庭形态的特殊性,这些社会生态系统蕴含着对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产生不同作用的具体特征。在对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进行帮扶时,应考虑其社会生态系统的不同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对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其社会化问题现已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关于隔代教育下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同样具有实践意义.儿童社会化的过程,就是角色学习与适应的过程.隔代教育对儿童的学习成绩、家庭观念以及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进而会影响儿童社会角色的学习与适应,对儿童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爱的缺失、教学方式的落后以及生活环境的封闭是儿童社会角色学习遭遇障碍的主因,围绕爱的补偿、教学方式的创新和社会活动的组织与参与等方面思考对策,将是促进留守儿童社会化顺利发展的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8.
隔代教养正在对众多儿童的成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教育方式将会对儿童的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应加强对父母教育责任的教育和对祖辈家庭教育的分类指导。儿童的父母要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角度来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使孩子快乐、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劳务经济发展,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人员愈来愈多,农村留守儿童接受隔代教育普遍存在.本文针对农村劳动力流失背景下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进行浅析,探讨隔代教育相关问题的成因,并为改善农村隔代教育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便提供一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和经商,把他们留在原居住地接受教育,而这些孩子大部分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管,由此而产生了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问题。本文从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现状出发,分析隔代监护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就其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A5):163-164
当下,在社会中存在着一种教育方式——隔代教育。隔代教育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不同,而且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教育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和年龄差距太大等,隔代教育对幼儿的教育会产生很大影响,有利有弊,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成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虽然祖辈对幼儿的教育也属于教育模式的一种,但是和父母教育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这种教育方式会对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针对隔代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现状,重点分析了隔代教育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产生的影响,并做出细致说明,希望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隔代留守家庭儿童是需要更多关注的留守儿童群体。基于优势视角理论,文章对影响隔代留守家庭儿童社会适应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祖父母对儿童的关心与照顾、同龄群体是隔代留守儿童不可或缺的社会适应资源;朋友数量与朋友间的情感表达以及班级内同学对他们的非"标签化"相处对他们的社会适应起到了较大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隔代留守家庭儿童时应该对整个群体进行正面评价、老师对于隔代留守儿童不应过分关注、注意保持与隔代留守家庭儿童的"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家庭中,祖辈监护人教育能力不足的问题制约着家庭教育水平和效果得以有效提升。本文对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的产生原因做出了论述,对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中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的代际差异、祖辈监护人在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中需要改善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以对祖辈监护人教育活动进行有效干预为出发点,对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家庭中的老年教育优化方向开展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隔代教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在城市中,父辈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主要由祖辈来承担。本文试图从隔代教育与社会化的相关概念出发,了解并分析研究价值。从祖辈、父辈、儿童三个角度分析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城市儿童隔代教育优化的途径,进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挥家庭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隔代教育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祖辈教养人由于思想观念、教育方式及教育期望等自身原因及客观资源的限制,使得隔代教育效率低、问题多,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安全、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障碍。针对这一现象,以陕北甘泉县张槐湾村为例,对65户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调查研究,采取入户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寻陕北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低效的原因及改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李星 《教育学术月刊》2011,(8):71-72,76
单亲家庭隔代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教育功能方面存在较大欠缺,使单亲儿童在情感、心理、学习及行为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不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解决隔代教育下的单亲儿童教育问题,关键在于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注重行为引导,提高隔代教育质量,让生活在隔代教育下的单亲儿童能够和同龄人一样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刘薇 《教学与管理》2005,(12):39-41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在养育、培养人逐步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作为客观教育形势的隔代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影响和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承认隔代教育的客观存在,重视祖辈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引导隔代教育中不良因素的转换是我们对家庭教育应取的态度,也是家庭学校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家庭教育》2004,(4):71-71
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和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两种主要形态。隔代教育一般在三代家庭和隔代家庭中进行。尽管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但有统计表明,我国三代家庭仍占家庭总数的37%,儿童年龄愈小,儿童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三代家庭所占比率愈大。在社会竞争加剧、工作节奏加快,父母需要集中更多精力干事业时,  相似文献   

19.
谢辉 《黑河教育》2014,(3):73-73
正影响幼儿成长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文化、家庭、学校、同伴、群体等各种因素,其中,家庭教育是影响儿童成长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中国特有的国情,年轻的父母渐渐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隔代教养的方式越来越普遍。对于孩子来讲,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在0—7岁,而隔代教养不同于亲子教养的特点势必将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什么是隔代教养隔代教养,指的是在家庭中主要由祖辈们来承担对孩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98):165-166
在当前时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依托于各种高素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工作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过程,因此,针对人才的培养活动要从小就进行,应该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充分做好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工作,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在初期成长过程当中,成长的主要场所就是家庭,而成长过程当中依赖性最大的则是父母,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儿童性格的养成以及后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这就要求家庭必须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父母需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以此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文章所论述的主要内容就是提高学龄前儿童隔代教育质量,首先分析了学龄前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随后进行探讨了隔代教育质量的意义,最后提出了具体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