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今中外的文人作家,对秋或歌或悲,要么直抒胸臆、热情颂秋,如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要么写得萧瑟暗淡、愁情悲秋,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瑾的绝命词“秋风秋雨愁煞人”……而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  相似文献   

2.
咏秋诗话     
残暑消退,伴着凉风,和着虫鸣,新秋来临。“天凉好个秋”是一种秋,“秋风萧萧愁煞人”又是一种秋。秋景、秋色、秋意、秋声、喜秋、悲秋,从楚国屈原的《离骚》到近代诗词,从晋代潘岳《秋兴赋》、宋代欧阳修《秋声赋》到现代峻青的《秋色赋》,抒写秋感几乎成了中国文学的一种传统。  相似文献   

3.
残暑消退,伴着凉风,和着虫鸣,新秋又来临。“天凉好个秋”是一种秋,“秋风秋雨愁煞人”也是一种秋。秋景、秋色、秋意、秋声、悲秋、喜秋,从屈原《离骚》到近代诗词,从晋代潘岳《秋兴赋》,到宋代欧阳修《秋声赋》,直至现代峻青的《秋色赋》,抒写秋天几乎成了中国文人  相似文献   

4.
秋之魂     
这本不是言秋的时节,但不知怎么却有了念秋的情怀。这是一种酷似对美好往事记忆犹新而渴望重新品尝的思旧情结,但我想说的,真的不是思旧……古人诗文涉秋,常离不开一个“愁字,这与秋的萧瑟凄清不无关系,且必定是借秋言人,托秋传情。“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古者的感慨,“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今人的心境;“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里有悲,“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里亦有喜;“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秋让人哀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  相似文献   

5.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名写景散。作通过景物的描绘,抒发了“悲秋”与“赏秋”的感情。由“悲秋”而“悲情”,由“赏秋”而“激情”。这种“悲秋”与“赏秋”的双重思想矛盾,正是旧中国知识分子在苦闷与希望的徘徊中,无可奈何地生发出的“悲”、“赏”的矛盾思想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6.
日本小说《源氏物语》所揭示的一夫多妻制度下妇女悲惨命运及贵族间矛盾斗争的重大主题主要借助于“物哀”母题来呈现。“物哀”伴随着主题一道贯穿作品的始终。其中那悲切的秋愁使我们感受到了作源于心灵的深沉感叹,而这深沉感叹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中国古代人悲秋化传统和心理的体验方式。  相似文献   

7.
孙长林 《文教资料》2005,(31):128-129
在众多的描绘秋的古典诗词中,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也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同样是秋,何来悲喜之别呢?其实,秋作为客观的存在之所以有悲喜之情,皆缘于诗人的悲喜之情。因此,秋只是成了诗人情感的外现。所以说,秋风秋雨总关情。下面,我们从“秋之悲”和“秋之喜”两大方面具体来感受秋与诗人情感的内在联系。秋之悲悲秋,说白了,只是借秋景以抒悲情,借景抒情罢了。梳理悲秋之作,其悲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羁旅之思、离别之苦、年老之悲、身世之叹和失意之感。羁旅之思:秋季,天地空旷,凉风透衣。长期在外的游子,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有一种基于历史感的时间意识 ,春秋二季最能使人感受到时间的变化。秋来成为悲秋情绪 ,春至则为伤春情绪 ,但不论伤春也好 ,悲秋也罢 ,它们在内在情感上却是相通的 ,此时的“春”“秋”已非自然之春秋 ,而是人抒发悲情的对应物 ,是人生之“春” ,“秋” ,心理之“春”、“秋”了。  相似文献   

9.
一、重点点拨问:同是写“重阳”,这首词与以往古诗词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哪里?答:古诗里有关重阳的名作很多,但大多蕴涵伤感、悲凉的情感。比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苏轼的“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不外乎花酒空愁,满怀岑寂。古代诗歌咏“重阳”,大抵离不开登高、赏菊、吟秋等内容,毛泽东同志的这首词也不例外,但他全然没…  相似文献   

10.
新版教材中收录了《秋魂》一文,这是一篇获奖文章。秋,不知被古往今来的多少文人墨客们吟咏过,但《秋魂》的作者却独辟蹊径,发他人未发之幽情。因而,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秋魂》都有他独特的艺术美感,值得一读。一、深刻的哲理美大凡写秋,不离一愁,秋风秋雨愁煞人,悲秋一说,千古皆然,连一代文豪欧阳修也未能免俗。而秋魂的作者却独具慧眼,发现了秋的别一番神韵魂灵,挖掘出了秋景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在《秋魂》一文中,愁字是不沾边的,有的只是深邃的意蕴。秋实,人们欣赏他的成熟,作者  相似文献   

11.
“秋”和颂秋、悲秋安徽师大语言研究所朱玲现代作家峻青的《秋色赋》,是一首秋的颂歌。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是一曲秋的悲歌,同样是面对“秋”,峻青充满了喜悦之情;欧阳修充满了悲伤之慨。对这种现象,人们常常说是时代的产物,这只说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审美意象中,“秋”大多都表现为“悲秋”的意象。王维作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笔下的秋景诗也为数不少,“悲秋”之作在前期创作中显而易见。然而,后期诗作《山居秋瞑》中流露出的却是“慕秋”之情。本文试分析王雏各阶段秋景诗的创作,探讨诗人对“秋”的审美意象产生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以“诗豪”著称的中唐诗人刘禹锡,是一位典型的“乐秋派”,在古代文学长廊里,悲秋伤暮的篇什比比皆是。诚然,秋到人间,草木凋零,生机殆尽。处处呈现了肃杀戾气,那些身世坎坷的骚人墨客,怀才不遇的有志之士,谁不沉浸在愁天恨海中呢?刘禹锡却一反常态,以昂扬奋发的激情相乐观向上的精神,唱出了生机勃勃的秋歌,实在是别开生面,令人叹仰。以饱蘸感情的笔调描绘秋色,赞美秋天,是刘禹锡咏秋诗赋的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在拓展中碰撞情感 教学古诗《春日偶成》时,一位老师引导学生从“哪些词语表现出春天景物的特点”、“哪个字表现了诗人的心情”以及“诗人为什么会乐”这三个问题来逐层学习,步步深人,感受诗人程颢在大好的春光下,陶醉于春风春花,无比愉悦、舒畅之情。可以说,是春天这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带给了诗人如此愉悦,这样的心情也感染着学生,让学生的情感也轻松快乐起来。但接下来,老师在课堂中补充拓展了一首同样是程颢所写的《题淮南寺》,诗句是:“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相似文献   

15.
吟秋     
金风入怀,落叶满目,夜凉如水,倏然秋深矣。远山草衰杨枯霜叶寥落,不见长空雁阵。阶前风瑟雨沥秋虫呢喃、难闻残荷雨声。萧索冷寂的秋夜,秋悲、秋愁纠缠着秋思,想写点什么,思之再三,竟难落笔,人说“愁”是心上秋,汉字里这愁字实在是形神兼备了。  相似文献   

16.
    
它是四季中很普通的一季;它短暂,但带给人们许多;它是大自然的一件新衣;这便是秋。秋,金色的秋;秋,丰收的秋;秋,清凉的秋。老师教我识字时,“秋”下一“心”便是“愁”。我诧异:秋进入人的心中,为何就变成了愁选幼年生活中,最快乐的事就是轻踩堆积在路边的一层黄叶,踩上去又软又松。满树的叶子像蝴蝶一样打着旋儿,飘落而下。进入花季,不知何时,在秋天,心中真有了愁。学习的压力,生活的烦恼,在秋天表现得淋漓尽致,难道是老师播下的种子发芽了芽万物是美好的,但进入秋季不免有些凄凉,是被愁搞得吗芽梧桐是百树之王,可有人却吟:“寂寞梧桐,深院…  相似文献   

17.
又到秋色十月. 这是一个自然、平实与如常的十月秋天; 这更是一个需要劳作、领悟与把握的十月秋天. 中国人有深远的"悲秋"传统,以至于"愁"与"秋"在字面上尚有血缘基因:"愁"者,"秋"天之人心也.是的,如花朵之憧憬果实,河流之投奔大海,一切辛劳、眼泪与汗水无不以秋收为归宿与尺度."春花秋实",多么简练的诗意概括!果实实现了花之憧憬,也结束了憧憬之花.秋天之于春夏,不也如此么?何况还有缤纷的落叶,腐死的禾草与旋至的冬令.  相似文献   

18.
小题·大做     
离合字之趣 汉字多数是“合体成字”,因而可以通过拆开、拼组的方式产生语文趣味,例如“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就用“秋”“心”可组成“愁”字来造句,借以表达离情。下面的对联,也是利用汉字的这一特性产生谐趣的是( )  相似文献   

19.
杨茂义 《学语文》2014,(5):49-50
通过赏秋来悲秋,才是《故都的秋》书写秋天的特色。许多人为文本点到的"悲凉"二字牵引,力图从字里行间挖掘出悲凉的含义,结果增加了学生的疑惑。作者虽然用故都之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点题,并指出故都的秋能够引起人们"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但通读全篇,给人的感觉是清静有余而悲凉不足。主人公仿佛是在赏秋,而非悲秋。《故都的秋》的悲秋独异处正在这里:赏秋在表层,悲秋在深层。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人笔下的秋大凡脱不了一个“悲”字,要么或多或少有一抹挥之不去的轻愁。该文将以中国文人写秋的诗文名篇为例,浅析这一中国文学中“秋”的鲜明的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