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一开头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两句总领全篇,不仅对作者自己生不逢时,命运多舛,常有不幸作了概述,又为下文历数自己种种遭遇作了提示。他出生六个月,其父就去世,而他四岁时,舅父又强迫他的母亲何氏改嫁。父丧母嫁,使他小小年纪就失去双亲,无所依靠。而他的身体又极度虚弱,“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他的生活环境又非常寂寞“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人丁稀少,形单影只,这些都表现了他既孤且苦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为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为不孝。”以守为攻、以抑为扬的《陈情表》将“孝”为核心的人性发挥到极致。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公元265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后又拜为洗马(即太子侍从官),即文中说的“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其一,祖母的确需要李密赡养,如文中所言,“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但这决非主要原因,因为他在蜀汉时曾离家做过官,当时其祖母亦处九十多的高龄。其二,…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篇文章的写作都有一定的目的性,或抒发情感,或阐明道理,使读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抒真情,讲道理,并在抒情、说理的言辞上下功夫。《陈情表》一文的目的在陈情辞官,全文说理委婉、抒情凄楚、感人至深。是一篇情真辞切,感人肺腑的好文章。《陈情表》选自《古文观止》卷七,是李密给晋武帝的奏表。  相似文献   

4.
李密《陈情表》“情”“理”相生 ,情真意切 ,结构严密 ,语言洗练 ,至今仍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李宗利 《学语文》2010,(3):16-17
情感,本是人的心理活动,也属人的隐秘,作为古文化人.对情感表述以含誉、委婉为美。而李密为何要把自己的情感世界展示出来,其目的何在?  相似文献   

6.
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更是不证自明的人生逻辑前提。至孝才能至忠,终能至善。同时我们也要反思,生活中孝敬思维的形成,只有了解孝的来龙去脉,才能尽孝,才能把中华民族的美德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7.
从博弈的视角看,李密写《陈情表》是对晋武帝的妥协,而晋武帝恩准李密“暂不赴命”,也是对李密的一种妥协.经过博弈,他们都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之间的博弈是一场双赢的博弈.这场博弈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特定的语境中,用特别的形式进行的,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8.
师:北宋大诗人苏轼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在这篇文章中,李密是怎样陈说他尽孝道的呢?  相似文献   

9.
李密《陈情表》是魏晋时期一篇有名的骈文。全文不足五百字,却字字真切,句句哀婉,其“乌鸟私情”,终于打动了皇帝(晋武帝),使他收回了诏令,同时,也使李密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得以缓解。究其原因,是《表》所陈述真情中蕴含的“名节”起了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陈情表》一直被当作一篇情感类文章来教,但阅读《陈情表》如果从“智”入手,体悟的空间会更宽,教学《陈情表》如果从“智”入手,教学流程会更顺畅。  相似文献   

11.
《出师表》与《陈情表》分别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和西晋初年蜀汉旧臣李密的传世名作.前者旨在为国事尽忠,后者旨在为祖母尽孝,两表均是天下至性至情之文,虽然两位作者所处的乱世早已成为历史,但其作品所彰显出的“忠”“孝”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却超越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穿透时空,影响着后世.  相似文献   

12.
《出师表》与《陈情表》分别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和西晋初年蜀汉旧臣李密的传世名作.前者旨在为国事尽忠,后者旨在为祖母尽孝,两表均是天下至性至情之文,虽然两位作者所处的乱世早已成为历史,但其作品所彰显出的“忠”“孝”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却超越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穿透时空,影响着后世.  相似文献   

13.
言由心生。一个人的言语代表他的心声。而对人的称谓,或敬或谦,或亲或疏,有时不仅是因为场合、对象的不同,还反映出一个人的为人与个性。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旅游服务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80年。经过20年的艰苦创业,开拓与发展,现已成为全市办学规模大,专业设置全,层次结构多,分配路子宽,培养人才优,辐射区域广,在全国颇有影响,起一定示范作用的旅游职业学校,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  相似文献   

15.
《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散文名篇,以其感人至深、率真而谦卑的抒情风格和言之凿凿、入情入理且意态诚恳的议论特色,历来为论者所推崇。学者对此文的评述,多由感乎人心的孝道入手,鲜有着眼枝节来考证李密隐忍难发的苦衷。本文着重从李密不避"秀才"之讳来探求作者陈情的沉郁、痛楚、无奈的曲语和婉饰,进而管窥其精神的痛处。  相似文献   

16.
《陈情表》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2.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3.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2.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3.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对“忠”“孝”的理解。 教学设想   教材、教法分析   本文的主旨,是向皇帝申诉自己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境况,申诉暂时不能应召为官的苦衷。因而申诉什么、如何申诉就成了文章的重点。本文出于情字,…  相似文献   

17.
《皇帝的新装》讲述的是一个西方古代的传说故事,很荒诞、也很有趣,是否真有其事,值得怀疑。但它却揭示了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有着极强的艺术概括性和象征性,达到了一种哲理层面的真实。发生在那位皇帝身上的荒唐故事,其实在历史上、在现实中是屡见不鲜的。譬如“指鹿为马”,就是说的秦朝时期,宰相赵高阴谋篡夺帝位,可又怕大臣们不服,于是想测试一下大臣们对他是否忠诚。一天他牵了一头鹿,献给秦二世胡亥。说是一匹马。秦二世说丞相你怎么把鹿说成马呢?赵高就请在场的官员辨认。赵高在朝里大权在握、专横跋扈,有的大臣吓得不敢说话,  相似文献   

18.
我又一次读罢李密的《陈情表》,又一次掩卷唏嘘,黯然神伤。眼前似乎出现了一幅凄苦的图景:青灯照壁,冷雨敲窗,“夙婴疾病”的李老太偃卧竹榻,以孝闻世的李密手捧冒着热气的汤药,高举齐眉,半跪于床前。画外传来了“郡县逼迫”的吆喝声,“州司临门”的马蹄声……“当当——”远处传来九下沉缓的钟声,我蓦地惊觉过来。正是晚自习攻书最酣时,四周静极了,没有人声,没有虫鸣,日光灯亮得刺眼。我怔怔地坐着,用整个身心在捕捉一个声音。哦,是了,那是父亲的声音,那样清晰,那样逼近。  相似文献   

19.
诸葛亮的《出师表》以“忠”著称,而李密的《陈情表》则以“孝”感人.少年时,阅读此文,略懂文意;青年时,阅读此文,为之动容;快到中年,重读此文,不能自己,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忠则《出师》,孝则《陈情》。被誉为千古美文的《陈情表》,是李密因祖母年老多病,须由自己侍奉,暂不能应征做官,而向晋武帝陈述衷情的表。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欲先尽孝而后尽忠是这篇表的主旨。作者处处围绕这个主旨摆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