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韩愈的《马说》被选编于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中,编者对“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句是这样解释的:“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之,无意义。”对于这一解释,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从修辞上来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前后文是这样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很显然,作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排比的特点是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连串词语,把相似和相关的内容表达出来。这也就是说,这一排比句中的三个分句,应该表达的是相同或相似的意思,前两句都是…  相似文献   

2.
【我解读】 在教授韩愈的《马说》一文时,一个学生的疑问引起了我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马说》     
课前精析 韩愈的《马说》大约作于公元11年至16年间,是《杂说》的最后一篇。“说”是一种体,本用来说明千里马被埋没、不被重用的道理。全采用借物寓意的写作方法,将自己对统治的不满及愤慨寓于伯乐与千里马之中。作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得婉曲而又酣畅。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君主,借千里马的遭遇。揭露了封建统治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杨青 《文学教育(上)》2008,(16):100-100
教学目标 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2.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寓理的议论方法;3.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树立全新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5.
《马说》是一篇寓言性杂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对于本文的论点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是本文的论点,也有人认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是本文的论点。那么,到底哪句是本文的论点?这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2.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寓理的议论方法;3.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树  相似文献   

7.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大凡好文章,无不是作者在情感的激发下下笔的,并且将此一情感一直贯注其中.抒情诗文之外,以理性为核心的文字,同样蕴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是有的表现得较为明显,有的较为曲折隐晦,还有的似乎更为淡然.但不管如何,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价值取向、情感寄托,根本不可能做到纯客观的不偏不倚.<马说>就是充满韩愈一段仕途生活体验,寄寓自己不遇之叹的文字.其情感的强烈不亚于一首直抒胸臆的抒情诗.  相似文献   

8.
(注:见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比较阅读(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  相似文献   

9.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他是唐代杰出的古文家和著名诗人。他和柳宗元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扫荡了魏晋以来柔弱骈丽的文风,把我国古典散文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他不仅提出一系列的古文理论,还以他的优秀创作实践了他的理论。他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影响深远,直接支配中国文坛一千多年。他一生写了三百多篇散文。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撰写古文方面的卓越才能。他不愧是一位语言大师,无论论说文、记叙文、抒情文,都写得很好,不乏脍炙人口的佳篇。《杂说》就是他论说文中的杰作。《杂说》共四篇,中学课本选的是第四篇,《马说》是后人加的题目。  相似文献   

10.
正《马说》是一篇文言说理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之间,是韩愈《杂说》系列作品中的第四篇。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和层层深入的结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教学本文时,教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文言文教学的学段目标要求,结合此文的文体特点和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温故中“识体”,纠误中“学知”,诵读中“悟情”,探究中“育能”,发问中“明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的目的要求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一般教学参考书上大致确定为以下两点:(1)使学生认识封建社会里人才遭受压抑和摧残的不合理现实;(2)了解设喻说理的写法.上述提法是完全正确的,但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从开头两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出发,认为本文主要是论证了人才的重要性。这个看法值得商榷.我们承认,开头那两句话确实有总领全篇的作用,提出了封建社会里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但它是文章的议论出发点或理论根据,而不是结论.文章的结论是结句中“不知马”三个字.谁“不知马”呢?当然是封建统治者,是历史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23课。)【教材简析】《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  相似文献   

13.
一、韩愈为什么要写《马说》? 贞元元年(785)韩愈十八岁进士得第,“后又试博学宏词于礼部,又黜于中书。”贞元十一年(795)上宰相书求仕,“凡三上,不报”。不久,韩愈在东归途中,遇所献二鸟,作《感二鸟赋》,发出“余生命之湮阨,曾二鸟之不如”的喟然长“叹”。贞  相似文献   

14.
一、精读的准备精读一篇文章,先要输入必要的知识信息。导读者应引导学生由此及彼,查阅有关书刊,做好精读准备,进而培养起查阅有关资料的习惯与能力。查阅:①“伯乐”的典故,②韩愈的生平及《马说》写作的原因。(参阅《辞海》及有关书刊) 提示:①伯乐,神话中掌管天马的星名。传说春秋时期孙阳擅长相马,世人称他为伯乐。②韩愈,字退之。因遇天旱民饥,上书请求缓征遥役租税,后又因谏迎佛骨,几次遭贬,甚至险招杀身之  相似文献   

15.
韩愈,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早在青年时期,他就胸怀大志,才华横溢。刚踏上苍茫无际的人生之路时,他曾多次想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攀越而上,从而在政治上争取建功立业,有所作为。但是在那漫漫长夜。暗无天日的年代,出身于小官僚家庭的韩愈,渴望高升的理想和献身仕途的大略宏图是很难实现的。他二十五岁考中进士以后,仍长期闲居,久不得任。直到十年之后他三十五岁那年,方才被朝廷正式任职。  相似文献   

16.
一、策之不以其道课本注:〔策之〕鞭打马;〔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学生译:鞭打马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策者,鞭也;有双音词“鞭策”。这里,  相似文献   

17.
●一个教师事业有成,离不开10个字:热爱,环境,毅力,智慧,学问。●研究教材8个字:上下求索,左右勾联;教学设计8个字:化静为动,尺水兴波。●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是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好的语文课既表现出理性特征,又充满诗意手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篇幅短小,文字浅显,寓意深刻。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不仅易读懂且较爱读,据此设计如下:1.强调预习与积累。课前明确预习的任务与预习方法,安排学生整理文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虚词的用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上一节真正的能释疑解惑的“有意义”的语文课。2.依托活动展开合作探究,营造互动高效的学习氛围。其一,以读激趣活动。针对初二学生“爱听故事”的年龄特点,用说故事的方法引入新课、创造性地翻译课文、体会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其二,比读悟情活动。通过对比阅读法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而在教师的协…  相似文献   

19.
师:这一段写了千里马的什么遭遇?生:千里马食不饱,不能展示才能。师:对。(板书:有才能———食不饱)食不饱会产生什么后果呢?生:“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师:“见”是什么意思?生:显露。师:(板书:美不外见)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生:有,王敏平时跑步最快,但那天没吃早饭,结果体育课上连我这个体育差生都没跑赢。师:俗话说“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那怎么行?所以老师平时让你们多读点书,就是为了让你们“吃饱”。(学生及后面听课老师都笑了起来)请大家自读、背诵这一段。师:千里马不受礼待,才美不见,不被重用,都是食马…  相似文献   

20.
吴洪昌 《河北教育》2014,(11):34-35
常听到一些校长抱怨自己学校教育人才匮乏,"人才难得"。一些校长甚至把一些优秀学校的成功之处全部归结于人家人才资源丰厚。的确,人才是一所学校最重要的资源。有了人才,这个团队就有了战斗力,就有了成绩和荣誉。但人才是需要发掘的、需要培养的、需要重用的,这样才能让人才真正显现出他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