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山红叶》的教学重点,在于分析老向导这个人物;难点则是在理解以物喻人、虚实结合的手法。讲授时宜以实见虚,以虚映实.讲红叶暗喻老向导,讲老向导照应红叶;相应地带出香山其他景物及传说、故事,作为红叶与老向导的背景,以丰富其内涵。具体步骤可由浅入深,由实到虚。可以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思考的、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的提问。如:一、文题是《香山红叶》,文章为什么不径写红  相似文献   

2.
<正>[考点聚焦]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查考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试题的命题角度有:1.汉字的认读、词语选用、词语在句中的含义;2.文章结构如呼应、过渡、铺垫、照应、层次划分等;3.表现手法如烘托、渲染、铺垫、联想、想象、象征、虚实结合、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以小见大、形散神聚  相似文献   

3.
刘海燕 《初中生》2015,(9):35-38
考点透视 1.整体感知,梳理情节.题型如: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题型如: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人物感情的变化;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文中人物的认识. 3.常见写作技法分析.如对伏笔与悬念、过渡与照应、倒叙与插叙、对比与烘托、细节描写等手法在刻画人物、揭示主题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判定文中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认识龚自珍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2.理解本文借梅议政、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点:1.文言文翻译、理解与掌握。2.把握文章的主旨。教学设计:教学难点: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课前准备:1《.病梅馆记》PowerPoint课件。2.  相似文献   

5.
<正>文本手法也叫文本的表达技巧,文本手法的概括是对文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等方面的判断、归类并对其作用、效果进行揭示的思维过程。所有的文本手法都是为文本传情达意服务的,所以文本手法的概括是在明确手法与文本意图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般思维程序如下:1.明确手法所在段落的主旨;2.理清主旨与文本手法之间的关系;3.对手法进行判断、归类;4.结合语境内容对手法进行分析;5.揭示手法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照应是构成语篇的衔接方式之一,通常分为外照应和内照应。不同的语篇在照应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文章从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官方网站的新闻报道语篇入手,探讨了这种特殊文体的照应特点。研究发现,在新闻报道语篇中,外照应和内照应的现象不仅同时存在,且概率大致相当。就前者而言,认知照应的比例远远高于情景照应;而对于后者而言,上指照应则运用得更加频繁。这一现象的原因既与语篇本身的线性特征有关,又与新闻受众的认知理解相连。  相似文献   

7.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考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一项基本要求。所谓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抒发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手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比拟、双关、排比、对偶、对比等;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等;说理手法———寓理于事、托物说理、以小见大等;描写手法———白描、渲染、映衬、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构思艺术———精心剪裁、奇妙组合、艺术想像等。下面就几种常见的表达技巧谈—些解题方法。一、对比手法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  相似文献   

8.
<正>【课文精析】《植树的牧羊人》以“我”与牧羊人的三次见面为线索,叙写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凭着一己之力和数十年的艰辛,在荒漠中种出大片树林,把土丘变成绿洲的故事。品析这篇小说,可关注其散文式笔法的表达魅力,以及“我”的视角、时间顺序、首尾呼应、鲜明对比、详略分明、照应手法、夹叙夹议、比喻生动、白描手法、映衬烘托等表达艺术的运用。教学《植树的牧羊人》,有两个方面的内容需要重点品析。一是显性的课文内容,即叙议结合、  相似文献   

9.
一、考点内涵解说综观近两年中考针对阅读语段的考查 ,在概括能力方面重点考查 :1 .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2 .对文章中心内容的概括 ;3.对段的表达作用的理解与分析 ;4 .对文与段的表达技巧、表现方法的理解及对艺术特色的准确剖析 ;5.感受人物形象、对象特点 ,把握论证观点 ,领会文章主旨 ;6 .对文章的结构特征、思路线索、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准确归纳。中考中关于概括能力的试题 ,意在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要在准确辨别文体的前提下 ,能迅速地捕捉、筛选重要的信息 ,并进行合并、归纳 ,以此来掌握文章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0.
军人的母亲     
记叙文阅读要点: 1.正确书写3500个汉字。书写规范、字迹清楚、文面整洁。2.能正确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的思路。3.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语言能力结合文本内容,发现并把握文章的关键词句。4.能了解表达方式的特点;理解设问、反问、对比等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分析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5.能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与作者对话,能清楚、正确地表达自已的阅读感受。  相似文献   

11.
家乡的木船     
<正>八年级(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一、确定写作的重心。弄清自己要表达什么,强调什么。二、注意文体要求。一般记叙文,注重叙述的生动性、形象性,要考虑开头、过渡、照应等诸多因素,有时还要运用设悬念、埋伏笔、作铺垫等写作手法,力求文意曲折、耐读;如果是议论文,则要有观点,有正反方面的材料进行论证,有总结归纳,力求层次清楚,结构严谨。三、叙述详略得当。要合理安排文章结构,文章的详略显得尤为重要。最能突出主旨的部分,要详写;和主旨相关的内容,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考点解析】近几年,中考现代文阅读注重了对表现手法的考查,这类试题的命题意图主要是通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表现手法,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使学生领悟文章的表现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说,指的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不同文体的作品,其运用的表现手法有其相同之处,也有区别。抒情散文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记叙文如首尾呼应、铺垫照应、以小见大、详略安排、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等,小说如描写方  相似文献   

13.
<正>【锁定考点】1.理解文言词语:掌握常用实词的意义、理解常见虚词的用法等。2.句子翻译。掌握句中重要实词的意义、掌握典型句式等。3.会读简单的文言文:能够根据大意正确断句。4.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或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写作意图,分析重点句子的含义、作用,评价人物形象,等等。5.赏析写法。品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写作手法等。6.谈阅读感受。结合生活实际,谈阅读文章的感悟。7.迁移与运用。运用课内所学文言文知识,读懂课外浅易文言文。  相似文献   

14.
所谓的“照应”,是指文章中不相邻接的内容之间或者文章内容与题目之间的互相关照和呼应。这种手法,在记叙文中属于常用的方法。记叙文照应运用得当,可以使文章环环相扣,节节紧凑,摇曳多姿而又脉络清晰。反之,则会出现结构松散、层次不清等问题,影响文章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5.
【能力定位】文章的层次、段落要前后连贯 ,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就需要通过“过渡”的手法使其连接起来。“过渡”在文章各部分之间起连接转换作用 ,使文章上下连贯 ,结构严谨 ,层次清楚。“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呼应和说明 ,目的是为了把意思表达得更为完整和透彻。总之 ,过渡和照应都是使文章脉络清晰、文气通畅、内容严密、结构紧凑的重要手段 ,写作者必须熟练掌握这两种写作技巧。“过渡”在文章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在表示各段落或层次间并列、因果、承接等关系时 ,需要适当地过渡 ;在叙事中内容上有转折时 ,需要过渡 ;在总结上文、…  相似文献   

16.
【考点内涵解说】纵观近几年中考阅读语段,有关概括能力的训练题,主要重点考查以下内容:1.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2.对文章中心内容的概括;3.对段的表达作用的理解与分析;4.对文与段的表达技巧、表现方法的理解及对艺术特色的准确剖析;5.感受人物形象、对象特点、把握论证观点、领会文章主旨;6.对文章的结构特征、思路线索、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准确归纳。中考中关于概括能力的训练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要在准确地辨别文体的前提下,能迅速地捕捉筛选重要的信息,并进行合并、归纳,以此来掌握文章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了解…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朗读在稳定儿童阅读时的注意力、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帮助儿童理解阅读材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章中的人、事、景、物,引起情感反应等方面的分析,结合实际教学中体验,提出朗读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认为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加强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与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比较中西方悼亡诗之间存在的异同.文章将从忧伤和独孤的表达、今昔对比、赞美亡妻优点、意象的使用和表达手法等方面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似点;从表达忧伤的方式、回忆爱情的尺度、赞美的内容、悔恨之情的表达、手法的运用和对待死亡的态度等方面研究两者不同点.造成相似之处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感情的相似相通和中西创作手法的契合,不同之处则是中西思想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使然.  相似文献   

19.
正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语文教学,相对于基础知识传授,更应注重学生对文本内涵表达的透彻理解,以尽快实现知识技能与情感等教学目标。除此之外,力求通过破解文本表达密码,促使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句式特征与写作手法等,夯实缀文与迁移等写作基础,提高作文内涵与质量,最终实现读写结合以及善于表达的语文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比较中西方悼亡诗之间存在的异同.文章将从忧伤和独孤的表达、今昔对比、赞美亡妻优点、意象的使用和表达手法等方面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似点;从表达忧伤的方式、回忆爱情的尺度、赞美的内容、悔恨之情的表达、手法的运用和对待死亡的态度等方面研究两者不同点.造成相似之处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感情的相似相通和中西创作手法的契合,不同之处则是中西思想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使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